重度子痫前期早产与自发性早产母儿结局的比较研究

时间:2022-10-18 01:24:15

重度子痫前期早产与自发性早产母儿结局的比较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重度子痫前期早产与自发性早产的母儿结局。方法 120例早产产妇, 其中单胎自发性早产产妇60例为对照组;单胎重度子痫前期早产产妇60例为研究组。对两组产妇分娩后的母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剖宫产率、死胎率、住院监护时间、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他疾病几率均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早产;自发性早产;母儿结局

本文选取本院进行分娩的早产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单胎自发性早产产妇与单胎重度子痫前期早产产妇各60例, 对两组产妇分娩后的母儿结局进行比较,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0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早产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单胎自发性早产产妇60例, 为对照组;单胎重度子痫前期早产产妇60例, 为研究组。对照组产妇年龄21~32岁, 平均年龄(26.5±2.12)岁;初产妇42例, 经产妇18例, 孕周29~36周。研究组产妇年龄22~33岁, 平均年龄(27.5±2.17)岁;初产妇40例, 经产妇20例, 孕周28~35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两组产妇均给予临床基础治疗与护理。对照组给予产妇静脉注射硫酸镁, 以抑制宫缩减轻胎儿大脑损伤、降低胎儿死亡率[1, 2]。医护人员连续动态监测临床数据变化以及时调整硫酸镁的注射量, 孕妇症状有所好转后可改为口服硫酸舒喘灵进行保胎。医护人员应对研究组产妇进行心理疏导, 缓解早产产妇的焦虑、紧张情绪, 同时向重度子痫前期早产产妇详细讲解剖宫产的好处, 使产妇自主选择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给予研究组早产产妇科学、合理的营养治疗, 促进产妇体内循环的改善, 以有效降低其血液粘稠度[3],同时配以保胎药物治疗, 以促进胎肺成熟。此外, 对于出现抽搐症状的产妇予以注射硫酸镁来缓解;对于合并高血压疾病的产妇给予静脉推注柳胺苄心定以降压。

1. 3 观察指标 每天均对两组产妇进行连续、动态的监测, 监测项目包括血压、体重, 并记录变化情况。对产妇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常规、蛋白尿等临床指标每周检测1次。此外, 对胎儿进行实时、动态监测, 每天进行1次胎心监护无刺激试验(NST), 观察并记录胎动、胎心率的变化情况。每周进行1~2 次彩色超声检查, 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 记录胎儿羊水量、大腿骨长度、脐动脉血流S/D值等[4]。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研究组55例行剖宫产, 占91.67%, 死胎率11.67%(7/60), 新生儿体重(1898±612.5)g, 住院监护时间(21.1±6.8)d, 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几率为38.33%(23/60), 发生其他疾病几率为46.67%(28/60);对照组16例行剖宫产, 占26.67%, 死胎率1.67%(1/60), 新生儿体重(2516±516.8)g, 住院监护时间(9.8±4.9)d, 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几率为21.66%(13/60), 发生其他疾病几率为28.33%(17/60)。研究组的剖宫产率、死胎率、住院监护时间、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他疾病几率均高于对照组, 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重度子痫前期早产与自发性早产均对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但是相比于自发性早产, 重度子痫前期早产产生的危害更大。通过本文研究可知, 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进行剖宫产的几率更大, 主要是为了降低重度子痫前期疾病对产妇身体机能的损害, 但并不能消除重度子痫前期疾病对胎儿的影响, 再加上早产原因, 所以相比于自发性早产儿, 重度子痫前期早产儿的生命质量较差, 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他疾病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 早产对产妇与新生儿的生命造成严重影响, 而重度子痫前期疾病更加重了早产的危害性, 所以选择最佳的分娩方式与时机, 积极进行科学的产前检查与护理, 对提高分娩结局有很大的帮助,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梅芳, 生, 顾春健.医源性早产因素构成及结局分析.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15, 30(1):59-61.

[2] 崔建玲, 黄英.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及母婴预后解析.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5, 32(2):69-71.

[3] 陈蔓.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以及保守治疗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黑龙江医药, 2015, 27(2):416-417.

[4] 谢晓丽.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分析. 临床医学, 2015(7):119-120.

[5] 马玉燕, 王琳琳.子痫前期的治疗性早产与胎儿问题.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4, 6(1):25-27.

[6] 魏璐华, 罗艳, 张慧丽, 等.早发型和晚发型严重子痫前期合并早产198例临床分析.热带医学杂志, 2014, 14(7):913-915, 933.

[收稿日期:2015-12-11]

上一篇:他汀类药物引起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中不同辅助用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