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不退皆殒身

时间:2022-10-18 01:09:27

名利权位的诱惑真是非同小可。事实上,追逐富贵的人间豪客,明知头顶有悬剑,也没几个肯缩回脖子;明知脚下有挠钩,也没几个能收住步子。“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李白的《行路难》早就揭晓了谜底。能够急流勇退的古人竟少到了个位数,越国有范蠡,汉朝有张良,堪称顶尖角色。张良息影于林下,却拗不过吕后的请托,给太子刘盈介绍了商山四皓,使后者保住了储君的地位。这种宫廷政治的高端运作,很容易触忌招祸。好在张良的手法妙至毫巅,汉高祖没有瞧出其中的猫腻来。范蠡急流勇退,那才真叫退得干净利落。我们不妨仔细瞧瞧。

吴国灭亡后,越王勾践踌躇满志,这当口,范蠡勇决智断,交上辞职信,重申当年他们订立的君子协定,他要功成身退,解除“劳务合同”。越王勾践读罢来信,又气又急。彼一时也,此一时也,下一步,他要成为诸侯中的霸主,将霸业做大做强,岂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放走范蠡?勾践立刻命令寺人篝灯,点燃庭燎,范蠡是灭吴的首功之臣,当得起这份特殊的礼遇。勾践要以化夜为昼、化冬为春的方式感动他。

范蠡拾级而上,心情格外轻松,他把这次觐见视为与越王的诀别,此后,他将与沾血带腥的政治诡诈彻底撇清关系。范蠡进了大殿,庭燎灿燃的景象映入眼帘,殿中温暖明亮,冬日的寒气荡然无存,尽管他明白越王勾践的用意,但心中仍不免为之一热。勾践站立在王座前,乍看去,真不像威严的君王,倒像是一位久别重逢的战友。勾践慰留范蠡,竟至垂泪,但好话讲完,恶言出口:

“爱卿智勇双全,是越国报仇雪耻的头号功臣,寡人甘愿禅让王位。爱卿口口声声讲要遵守旧约,离开越国,告别寡人,自求多福。寡人直觉上天有意为难,使寡人丧失心膂和依靠。寡人有言在先,爱卿若肯留在越国,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寡人愿意与爱卿共掌国政;爱卿若执意离开越国,休怪寡人翻脸不认人,杀你全家!”

如此露骨的威胁,早在范蠡的意料之中,他没有明确表态,只是唯唯数声,长揖而退。越王勾践目送范蠡渐行渐远的背影,满心以为他害怕了,屈服了,不禁捋须而笑。

当天晚上,范蠡写了两封信,一封是写给好友文种的,另一封是写给越王勾践的。事毕,他骑马前往江边,登上一叶扁舟,直奔三江口。大江茫茫,一灯如豆,但范蠡宛若蛟龙入云,猛虎归山,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自在。从此,他彻底摆脱政治,泛舟五湖的夙愿归于圆满。

文种收到范蠡的辞别信,已展读一遍又一遍,信中的字字句句如同密棰敲响鼓,他都能够背诵了:

“吾闻天有四时,春生冬伐;人有盛衰,泰终必否。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惟贤人乎!蠡虽不才,明知进退。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已尽,良犬就烹。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可与履危,不可与安。子若不去,将害于子,明矣。”

文种从几案上拿起这封写在白绢上的书信,投入火炉中,很快,白绢就烧成了灰烬。文种深知范蠡是一世无二的大智者,算度极其精准,临行前,出于深厚的友谊写信给他,信中的字字句句都充满袍泽之情。但文种安土重迁,仍然心存侥幸,权位他愿意放弃,爵禄他也不在乎,只求颐养天年,这要求并不高,想必越王勾践能够成全他,放过他。然而,文种也不仔细想想看,他曾经贡献“伐吴九术”,越王勾践仅用其中“三术”就屠灭了强大的吴国,他手头还剩余“六术”未尝派上用场,勾践猜忌成性,又岂能让一位大智者、大功臣活着,给他造成寝食难安的心理威慑?

三个月后,越王勾践派寺人将那柄从吴国缴获的属镂剑赐给文种。这柄凶剑专与忠臣义士过不去,它饱尝过伍子胥的颈血,这回又要饱尝文种的颈血了。文种手握凶剑,仰天浩叹,他默诵范蠡书信中的警句,“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已尽,良犬就烹”,满怀懊悔和激愤,伏剑而死。

范蠡急流勇退后,化名为陶朱公,实现了华丽的转身。他三次成为首富,三次散尽钱财,不仅得善终,而且获美誉,被后世追封为文财神。

上一篇:八龙举首报地动,一骑飞至判真伪 下一篇:日本动漫影响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