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不曾远去的“幽灵”

时间:2022-10-18 12:45:18

青海省卫生厅8月1日晚新闻称,7月30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发现肺鼠疫疫情。截至8月3日,已有3名患者死亡,9例患者继续在指定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根据我国2004年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鼠疫位列最高防控级别的甲类传染病之一(甲类传染病有2种,即鼠疫和霍乱),其危险性不言而喻。因此,人们有必要随时对它提高警惕。

鼠疫,对人类而言并不陌生,相反,它曾经是整个人类的噩梦。而直到今天,它也没有离我们远去。

鼠疫在2000年前即有记载,不过那时人们还叫它“黑死病”。世界上曾发生3次鼠疫大流行,第1次发生在公元6世纪,从地中海地区传入欧洲,死亡近1亿人;第2次发生在14世纪,波及欧、亚、非三大洲;第3次是18世纪,传播32个国家。14世纪大流行时曾波及我国;18世纪末,鼠疫在我国流行十分猖獗。1793年,云南师道南所著《死鼠行》中描述当时“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 1910年10月,中国东北也曾发生鼠疫。疫情不仅横扫东北平原,而且波及河北、山东等地。患病较重者,往往全家毙命,从城市到乡村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有6万人因此死亡。

黑死病――中世纪的噩梦

600多年前,欧洲历史上爆发了最为恐怖的瘟疫。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著《十日谈》,就描写了患者突然跌倒在大街上死去,或者在自己的家中咽气,直到尸体发出腐烂的臭味。旅行者们见到的是荒芜的田园无人耕耘,洞开的酒窖无人问津,无主的奶牛在大街上闲逛,当地的居民却无影无踪。从1348年到1352年,这场瘟疫断送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总计约2500万人!

这场在当时称做黑死病的灾难,实际上就是鼠疫。因为它的最初症状是腹股沟或腋下的淋巴肿块,然后胳膊上和大腿上以及身体其他部分会出现青黑色的疱疹,这也是黑死病得名的缘由。

科学防控,不必恐慌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现在,鼠疫发病的各个环节已经研究得非常透彻,只要科学防控,鼠疫已不可能再掀起几百年前那种恐慌了。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它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当鼠蚤吸取含病菌的鼠血后,细菌在蚤胃大量繁殖,当蚤再吸入血时,病菌随吸进之血反吐,注入动物或人体内。这种“鼠蚤人”的链条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鼠疫可分为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症3种类型,可互相交叉发作。其中,腺鼠疫最为常见,最凶险的则是肺鼠疫,毒力最强,除了通过跳蚤,还能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那么,作为普通人,应对鼠疫应该做些什么呢?

应急要点

发生疫情,须服从当地政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挥。采取统一的灭鼠、灭蚤行动。

家中或单位发现死老鼠,应立即向所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接触过鼠疫患者的人也应主动报告。

如人体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血痰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一旦确诊,立即隔离治疗。

由专业人员对患者用过、接触过的物品及房间进行消毒。

上一篇:脑中风康复:宜早不宜迟 下一篇:老年人心“饱”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