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农村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

时间:2022-10-18 12:08:38

常州市武进区农村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

吴建方周义红 邓一枚苗瑞芬钮菊英沈洪兵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危险因素[1],资料表明,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分别是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第一和第三位死因,中国人群死亡危险11.7%可归因于高血压[2]。高血压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同时所造成的疾病负担也不断攀升。为了解常州市农村地区居民高血压的流行情况,为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我们于2004年3月~2005年8月在常州市武进区农村25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中,进行了原发性高血压患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调查对象为武进区农村常住居民(居住5年及以上)且年龄≥25岁,排除长期外出及因病无法配合调查者。

1.2 方法

以里委或村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采用集中与面访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指标。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吸烟、饮酒、饮茶与饮食情况、身体状况及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1.3诊断标准

1.3.1原发性高血压根据1999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为高血压。有高血压病史(由县及县级以上医院诊断)或服药2周以上者无论测量时血压是否正常亦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

1.3.2原发性高血压分期采用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的第七次报告(JNC7)标准进行分期,SBP

1.4质量控制

调查前对所有调查员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参与调查。采用标有2 mmHg刻度水银柱台式血压计,测量左臂坐位血压,根据Korotkoff音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听到的第一阶段第一声音响时水银柱的水平。舒张压应记录第四期声音开始(变调音)直到第五期音消失。测三次血压,取其平均值。调查员对调查表格进行及时的自查和互查。现场调查结束后由质控人员进行调查表格的书面复核,并对调查表中缺失及存在逻辑错误的项目进行核查。

1.5统计分析

用EpiData 3.02软件进行平行双轨录入,采用逻辑查错对所有原始数据进行详细查错,对查出有错误的调查表,全部退还给调查员进行复核后重新录入。采用SPSS 12.0、EpiCalc 20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患病率进行年龄标化。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涉及武进区奔牛镇等21个村,应调查23 018人,采得血标本并有调查表资料者20 808人,粗应答率90.4%,剔除年龄在25岁以下者后资料完整并列入统计分析的共19 443人,实际应答率84.5%。其中男性8 150人,占41.9%,女性11 293人,占58.1%。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分布见表1。

2.2人群分类

根据调查对象的血压、身高、体重等指标及有关询问调查,将人群分为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与正常人群三类(表2)。被调查人群中有近1/3患高血压,过半数的人虽未患高血压,但具有易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只有不足1/6的被调查者血压正常且无危险因素。

:具有一项或多项下列因素者:①血压在(120~139)和/或(80~89)mmHg;②具有原发性高血压阳性家族史;③BMI≥24(根据2001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体重指数诊断标准:BMI

2.3高血压患病率

在全部被调查者中,确诊高血压患者5 960例,总患病率为30.7%,标化率为29.6%,其中男性2 679例(患病率32.9%),女性3 281例(患病率29.1%),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χ2=32.13,P

者占被调查人群的38.2% ,而这个年龄段的高血压病人却占全部病人的61.0%。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χ2趋势=2535.85,P0.05),而新检出高血压患者中,男、女性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χ2=53.17,P

表3、常州市武进区农村不同年龄组原发性高血压人群分布(表4)

2.4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及服药情况

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分别为61.4%、51.1%、15.6%,即高血压患者中,有近2/3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过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药物治疗,但只有15.6%的人血压得到了控制。规则服药者2 495人,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41.9%,有844人血压控制到正常水平(33.8%);不规则服药的高血压患者中,14.4%的人血压控制到正常水平,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2=79.30,P

2.5高血压患者类型构成

既往高血压患者、新检出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分期构成相似,均是Ⅰ期高血压所占比例较高,接近Ⅱ期高血压患者的2倍(表5)。

3讨论

据国内外资料报道,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3~5]。本调查显示,在经济较发达、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常州市武进地区农村25岁以上人群中,有近1/3的人患高血压(29.6%),此结果接近于美国1999~2000年的患病率水平[6],与江苏省其他地区居民高血压调查结果相比,较南京、无锡、张家港、泰州、泰兴地区低[7~11],而高于金坛、溧阳、扬州和盐城 [12~15]。出现高血压患病率地区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各地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状况、人口老龄化程度、调查研究的样本量大小等有关。本次调查还显示,高血压高危人群已超过该地区全部调查人群的一半(53.2%),如不及时制订完善的防制策略,实施行之有效的针对措施,这部分人很有可能发展成为高血压患者,从而对该人群的健康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提示高血压已成为常州市武进农村地区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亟需该地区卫生部门予以高度重视,动员全社会参与,开展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

该地区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61.4%)、治疗率(51.1%)及控制率(15.6%)均高于2000~2001年全国统计结果[4],而低于美国1988~1991年的水平[16]。可见该地区人群对高血压的认识与防治已达国内较高水平,虽然患病率水平已与美国1999~2000年相当,但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仅相当于其80年代水平[16]。提示在进一步加强对该地区人群高血压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的同时,更迫切需要引导高血压患者正确规范地进行治疗与控制高血压,从根本上提高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高血压患者主要集中在55岁及以上年龄段的人群,Ⅰ期高血压是该地区高血压的主要类型。这提示,在高血压的人群防治中,中老年人应作为主要对象,应重点加强对Ⅰ期高血压病人的诊治,以降低高血压患病率,减轻其带来的疾病负担。

根据本次高血压流行现状的调查, 结合该地高血压社区防治工作的基本状况, 今后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提倡合理饮食,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以增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 戒烟限酒; 保持平衡心态。同时, 对个人的健康进行跟踪, 定期体检;对高血压患者及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定期测量血压, 及早发现有关疾病;加强对基层医师的培训,对确诊的病人予以系统管理,进行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的指导与系统的药物治疗。

4参考文献

[1]Kearney PM, Whelton M, Reynolds K, et al. Global burden of hypertension: analysis of worldwide data [J]. Lancet, 2005 ,365(9455):217-223.

[2]He J, Gu D, Wu X, et al. Major causes of death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J]. N Engl J Med, 2005 ,353(11):1124-1134.

[3]全国1991年高血压抽样调查领导小组、业务技术指导组.全国1991年高血压抽样调查数据册[R].1993.

[4]Gu D, Reynolds K, Wu X, et al. Th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Stud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SIA.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 [J]. Hypertension,2002 ,40(6):920-927.

[5]陈捷,赵秀丽,武峰,等.我国14省市中老年人肥胖超重流行现状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 2005, 85(40) :2830~2834.

[6]Fields LE, Burt VL, Cutler JA, et al. The burden ofhyperten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9 to 2000: a rising tide [J]. Hypertension,2004,44(4):398-404.

[7]殷晓梅,徐斐,赵力,等.南京市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与相关因素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19(8): 970~971.

[8]徐明,吴蕾蕾,沈霜荞,等.无锡市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04, 20(9): 1109~1110.

[9]徐正龙,王群刚.张家港市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江苏卫生保健, 2001, 3(4): 16~17.

[10]张德坤,杨建国,赵小兰,等.江苏泰州市城区人群肥胖及相关疾病的流行状况[J] .现代预防医学, 2006, 33(2): 179~180.

[11]樊冬梅,刘红建,黄灵.泰兴市高血压患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J] .职业与健康, 2005, 21(8): 1211.

[12]郭剑涛,沈洪兵,徐耀初,等.苏南农村社区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布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 2000, 16(1): 7~8.

[13]狄留妹,阮生荣,宋木芸.溧阳市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0, 8(4): 187~188.

[14]叶桦,陈志华,巢国祥,等.扬州市农村社区人群高血压病糖尿病与家族遗传史关联性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 2003, 14(4):12~14.

[15]刘荣海,倪慧明,田亚春,等.盐城市农村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3, 17(9):74~75.

[16]Burt VL, Cutler JA, Higgins M, et al. 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theUS population. Data from the health examination surveys, 1960 to 1991[J]. Hypertension,1995,26(1):60-69.

(收稿日期:2006-09-26)[HT][HJ]

上一篇:一起工伤认定诉讼案例分析 下一篇:无锡市惠山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