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土家族传统音乐

时间:2022-10-17 11:20:14

浅述土家族传统音乐

摘要:土家族是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土家族的丰富文化宝藏犹如一朵艺术奇葩,珍奇斗艳,久盛不衰。除了久富盛名的土家民歌,还有广为流传的摆手舞、满堂音、哭嫁歌。他们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歌咏土家族善良、质朴和勤劳的性格,影响着一代代的土家儿女。

关键词:土家族;民歌;摆手舞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169-01

一、土家族概况

(一)分布及语言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和湖北鄂西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分属湖北、四川、等省的石柱、长阳、五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彭家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等地。

土家族在明清之前,“言语饮食迥异华风”,改土归流之后,汉族大量迁入,由于民族杂居,经济文化交流,土家族的旧俗渐易,与汉族大体相同。

(二)居住特点

土家人“所居必择高岭”,往往同姓数十户或上百户集聚而成为一寨。土家人多聚居山内,客家人多居山外。堂屋正面设有祖先神位,两旁侧室住人。侧房内靠前处设火坑,置三脚架,用来架锅做饭。侧房近屋顶处,编竹为楼;楼底悬一木架。竹楼及木架利用火坑中烧火的热气,烘粮食、肉、木柴等。

(三)风俗

土家族很注重节日活动,全年几乎每月都有特定的节日,并伴随许多饶有风趣的民俗活

动,比如赶年、跷旱船、女儿会等等。

(四)音乐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土家族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充实了祖国的文化宝库。土家族的古代歌谣、神话故事、口头散文、诗歌,内容丰富,光彩夺目。

二、土家族民歌

土家族地区是一个歌舞之乡。土家族民歌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反映政治、历史、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本民族及民族地区殊风异俗的民歌保存得最多,民族风格也最鲜明。

(一)山歌

山歌是随着山坡田野劳动或生活而产生的歌,是土家族地区最能反映本民族粗犷豪放特点的民歌。山歌歌唱性较强,多颤音、滑音,是一种自由悠扬的田野抒情曲。

(二)劳动歌

劳动歌是土家族人民从劳动中创造并为劳动生产来服务的一种音乐形式。

(1)薅草锣鼓歌。这是土家族人民口头创作。鄂西湘西一带的薅草锣鼓,有歌头、请神和裼歌和歌尾组成。

(2)鹤峰山号儿。鹤峰县位于鄂西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南一隅。

(三)风俗歌

(1)哭嫁歌。这是旧时姑娘出嫁前数天边哭边唱的歌。是土家妇女集体创作的一部抒情史诗。(2)丧鼓歌。土家族自古流行“歌丧哭嫁”之俗。年逾花甲老人去世,被认为喜事。

三、土家族民间歌舞、戏曲及说唱

土家族传统音乐中,除了民歌外,民间舞蹈、说唱以及戏曲也较为丰富,而且源远流长,有较大的群众基础。其中摆手舞、柳子戏和满堂音也是分别在歌舞、戏曲和说唱三个方面最富有盛名的。

(一)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歌舞,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摆手舞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土家人跳摆手舞讲究时辰、场地和规模。主要特点是手脚呈同边动作,踢踏摆手,翩翩进退,成双成对。

(二)柳子戏

土家文化是一种开放性文化,柳子戏也是一种开放性剧种。柳子戏原名杨花柳戏,流行与湖北、湖南土家族地区,五峰、鹤峰尤为流行,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柳子戏传统剧目的角色行当主要是生、旦、丑三类。主要乐器是大筒。

(三)满堂音

满堂音是20世纪80年代的在皮影声腔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土家族曲种。流行于五峰、鹤峰等县。满堂音”音乐节奏轻快活泼,富有弹性,旋律舒展流畅,口语性强,乡土风味浓郁。伴奏乐器为土琵琶及月琴等乐器伴奏,以坐唱表演为主,说唱结合,演唱曲目长短皆宜,亦可多人边弹边唱。

四、结语

为使土家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深入土家山寨进行全面调查,相继出版了如《土家族哭嫁歌》、《土家族文学艺术史》等等。恩施地区的《龙船调》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二十五首优秀民歌之一。现在已经被宋祖英带上春节晚会,带向了全世界。05年的6月,大型系列记录片《消逝的中华文明》在恩施拍摄反映土家族 影响资料共10集。所以我们相信,在各方面的大力关注下,土家文化将被一代代传承下于并且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西方绘画形式语言 下一篇:浅谈情感表达在歌曲演唱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