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亮:让喜庆穿越时光

时间:2022-10-17 10:56:47

黄亮:让喜庆穿越时光

婚礼摄影师黄亮,纪实,不摆拍,四年如一日,从未改变。“2007年我辞了职,经过4个多月的流浪旅行和风光摄影,一路来到拉萨,开了一间旅馆,并留在当地拍摄人文;2008年,我搬到杭州,拍摄了第一场婚礼;2011年我的尼泊尔旅行给我带来了更多的拍摄灵感;2012年,我拍摄了几场大型及明星婚礼。”如今,80后摄影师黄亮是杭州LEON WONG婚礼摄影品牌的创始人,每年限量拍摄婚礼40场。完备的合作团队,数万元不等的拍摄费已然让他栖身高端婚礼摄影师行列,而他所坚持的新闻纪实风格,也是顾客选择他的重要理由,成为他的婚礼摄影标签。2012年7月,他还受邀参与了贾乃亮与李小璐这对明星夫妻的婚礼拍摄。

纵观黄亮的婚礼摄影作品,是精彩瞬间和通透画面质感的结合。他总能在喧嚣的喜庆场面中准确抓住片刻宁静的温情。他十分认同一个网友对他作品的总结:“有一种在战地中拍小清新的感觉。”“这也是我一直热爱这个行业的原因。”黄亮笑言。

寻找婚礼上的文化特色

新闻纪实婚礼摄影其实在欧美早就风行,相比之下,中国的新人对它还处在了解和接受过程中。黄亮就是市场成长的亲历者:“纪实婚礼摄影在2008年我刚开始做时的确很难,很少有新人了解它,也极少有媒体愿意报道它;而近两年发展很快,有相关意识的新人、从业人员和媒体的关注度都增长了很多。”

四年中黄亮拍摄了几百场婚礼,其中也包括农村婚礼、雪地婚礼、明星婚礼、跨国婚礼等特殊题材。黄亮认为:“中西方在纪实婚礼摄影上最大的不同来自文化背景,中国文化中,人们相对内敛,很多时候着装较随意,这些都给拍摄带来挑战;但不变的是婚礼中人们丰富的情感。”

黄亮很注重对文化的记录,在婚礼拍摄中对富有民俗味道的元素和题材尤其有兴趣。他将自己在浙江东阳地区拍摄的两场具有当地风俗的婚礼集合起来,组成了一组作品《婚礼上的中国:浙江东阳》,并坦言:“这里保有的传统婚俗之多让我们兴奋。象征根基稳固,枝叶繁茂的子孙竹;源自唐太宗李世民的金甲鼓阵;雪中的老宅;象征长久、幸福的面条;从娘家带出的‘果子袋’……”

除此以外,2012年10月,黄亮还在个人网站上推出了一个免费拍摄的项目:新人只要详细说明自己的情感故事和当地特色的民俗、婚俗,就有机会获得免费拍摄服务。黄亮说:“我将每年从众多的来信者中选择2名幸运儿,为他们进行免费婚礼摄影。一方面,婚俗是我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另一方面,有些特色民俗正在消逝,需要记录和保护。”

前期沟通传输纪实理念

在拍摄前期,黄亮与新人沟通最多的是让新人更多地理解纪实拍摄的理念,理解婚礼的意义在于享受婚礼的过程和情感的表达。“通过沟通,我会和新人确认彼此是否真的互相认同,如果理念上的差别很大,我会向他们推荐更合适的摄影师。”其他关于化妆、花童礼服、最佳外拍时间、参考活动等细节都是只提供建议,不作强求。

黄亮所说的新闻纪实婚礼摄影不同于婚纱照,也不同于婚礼跟拍,而是一种演绎:“我的纪实婚礼摄影灵感和瞬间来源于平凡的生活体验,定格的大多是自然发生的瞬间,即使是明星,也被拍得和普通人一样真实而富有情感,这是很多人喜欢纪实婚礼摄影作品的原因。我们会抓住婚礼过程中男女主角最微妙、最动情、最绝美的瞬间。那是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也是最真实的。”

器材准备保证画质与敏捷度

器材的选择绝对是摄影师鉴赏力和创造力的有力表现。尤其是在婚礼拍摄现场,摄影师要将看似平凡喧闹的场景拍出美感,也需要为自己选择合适的“眼睛”。可以看到,黄亮的婚礼拍摄中,取景的视角富于变幻,也不乏特殊镜头效果的使用。

“目前我拍摄婚礼主要是用佳能EOS 1DX机身,配35毫米、50毫米和85毫米定焦头,还会带佳能EOS 5D Mark III机身,配16~35毫米、70~200毫米 F2.8L II、100毫米F2.8镜头,由助手辅助拍摄。这些是标配。”黄亮说,“如果了解到仪式现场布置比较特别,会考虑多带一个8~15毫米鱼眼镜头,可能出现惊喜,但用的概率非常低。”黄亮喜欢用定焦头,他曾说:“最接近人眼视角的50毫米,有时是直指人心的,无需过多的技术,不浮夸,是最朴实的记录者。”

用多只定焦头代替大变焦镜头,是为了获取最好的画质。而这在婚礼拍摄现场,又对换镜头的速度提出了很高要求。“换镜头确实需要快,所以我是前后盖全开随时备用的。我个人不习惯挎双机拍婚礼,所以助理协助很必要,目前每场拍摄我需要至少两个助理。”这是黄亮的拍摄习惯。

保留原始氛围的自然瞬间

婚礼的拍摄通常从新娘早晨化妆开始。黄亮会先到现场观察并拍摄喜爱的画面,同时助手在新郎一方开始拍摄。拍摄一直持续到晚宴结束。北方婚礼午宴居多,黄亮的拍摄时间通常在8小时以内;南方晚宴居多,拍摄则通常在12小时左右。

优秀的婚礼现场拍摄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能把每个重要时刻都用最佳角度、构图、色彩记录下来。光与影的捕捉效果是一个摄影师功力所见,尤其是在用影像描绘婚礼这样喜庆梦幻的场面时。婚礼拍摄要有很强的预判能力,光线预判、事件预判……这似乎与新闻摄影如出一辙。而黄亮其实并非摄影科班出身,他投身摄影前是中科院的一位物理工程师。“我总是对朋友们说我是‘泥腿子’、‘土八路’,所用到的摄影技巧部分来自书本,部分来自过去长期的流浪旅行拍摄,部分来自我喜欢的战地摄影师James Natchwey,婚礼摄影师Jeff Ascough等,还有部分来自朋友之间的交流。”黄亮长期的经验是:“除了及时捕捉意外的戏剧性瞬间,我还会根据现场的人物和活动,预判一些可能出现的瞬间,找到理想的位置和光线预设好曝光参数,静静等待瞬间的出现。如果没有出现预期的瞬间,我会很快转入下一个预判。”

作为年轻的80后纪实摄影师,黄亮推崇自然光拍摄:“无论流行的风格如何变化,保留原始氛围的自然瞬间都容易引起主人公情感上的共鸣,能穿越岁月,雕刻时光。因此相比外景,我更喜欢室内现场光拍摄,更多挑战,更多结构、线条和有意思的光线。”

黄亮的拍摄用M挡居多,他认为:“M挡最能体现自己的想法,同一个环境下只需要微调参数,每换一个环境都先设好参数备用。任何拍摄模式包括视频都存在错过瞬间的可能,用熟了M挡可以大大增加抓住瞬间的机会。”

后期调整制造画面通透感

黄亮的婚礼作品中透露了清晰的个人风格和影调,色彩层次把握清晰明朗,画面富有通透感,这想必让许多顾客眼前一亮,成为选择他的原因之一。黄亮在对影像的影调和色彩的调整上,不倾向于过度后期。“大部分后期处理以还原现场为宗旨,目前大部分后期在Lightroom中完成,小部分结合Photoshop完成。对比度和饱和度方面我倾向于通透的画面,而冷暖调根据对现场的感觉而定,暖调较多,也有稍冷的调子,例如雪地。另外,显示器以停产的戴尔 U2410为主,旅途中会用苹果简修一些预告片发在网上,回到工作室还是以U2410的色彩为准。”

黄亮拥有自己的网站和微博(昵称“黄亮LeonWong”),会把拍摄的照片放到网上和大家分享。“我用过去积累的搜索引擎优化(SEO)技术不断优化网站,在四年多里,有了非常多的访问和关注。”很多人通过网络认识了他,并找到他为自己拍摄婚礼。

现在黄亮闲暇时除了旅行拍摄外,也会从各类书籍和影视剧中积累素材和灵感,作为WPJA(纪实婚礼摄影协会)的会员及多次的获奖者,他还会到WPJA/AGWPJA/ISPWP以及几个喜爱的国外婚礼摄影师网站浏览。“我理想的状态是每年拍20至30场婚礼,除沟通和后期的时间外,其他时间自由安排阅读和旅行,继续环游世界的梦想。也希望助手们拍出越来越多的好作品,实现各自最初的梦想。”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 下一篇:光棍节:电商狂欢后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