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脂肪液化两种方法临床比较分析

时间:2022-10-17 10:25:04

腹壁切口脂肪液化两种方法临床比较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将脂肪液化患者10例,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二期缝合;第二组“拉糖”治疗,把白糖放进未愈合脂肪层,用蝶形胶布拉紧伤口,4~5天后换药。比较两组腹部切口愈合时间及效果。结果:第一组愈合平均时间最短,第二组次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均愈合良好,两组比较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部切口脂肪层液化处理,拉糖能降低减轻患者费用及减轻患者痛苦,临床医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给药方法。

关键词 脂肪液化 腹壁切口 临床疗效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4月~2010年8月收治行腹式手术150例患者中愈合不良者10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所有病例于术前常规排除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疾病。第一组二期缝合;第二组“拉糖”治疗。

评定标准:愈合时间长短;愈合效果;患者感受。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结 果

愈合时间长短及愈合效果:第一组愈合时间8~9天,第二组5~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愈合良好,第二组有1例患者需再次拉糖,愈合良好,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患者感受:第一组患者再次缝合疼痛难忍,第二组无疼痛,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讨 论

发病原因:患者肥胖致腹壁脂肪堆积,缝合时难以消除脂肪层死腔,脂肪组织血供少,易发生液化,渗液积于较深处不易流出并发感染;合并贫血病加之术中出血或术后进食差,情绪低落睡眠不足,免疫力下降,易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基础疾病全身营养不良,因氨基酸缺乏使胶原合成减少,免疫力低下,对细菌易感性增加,易使切口并发感染;夏季温湿度增加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切口愈合不良风险增加;电刀使用导致脂肪细胞破坏过多;缝合技术欠佳,皮下残留线结,打结过紧等缺陷也使并发症增加;手术时间延长使切口暴露,牵拉损伤组织使局部抵抗力低下影响切口愈合。

术后预防:预防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显得尤为重要,其要点为尽量减少开腹手术,能行微创就行微创手术,这是减少切口并发症的基本条件。手术医生要从思想上重视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手术质量,术中仔细止血尤其分离肌层应轻柔防止损伤血管,脂肪层、皮肤层对合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组织暴露和损伤的机会。术后加强与患者沟通,对于情绪低落,进食差,加强做思想工作,鼓励进食,同时口服维生素类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切口并发症的出现。电刀使用避免破坏更多脂肪组织。脂肪液化一般术后4~5天出现,发现有渗液,要勤换药,挤压脂肪层,把死腔内液体挤出,拆线后愈合不良,可清除陈旧组织后行拉糖治疗。

上一篇:双胎妊娠剖宫产104例指征探讨 下一篇:肋骨打孔法关胸减轻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