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A股网络股的疯狂

时间:2022-10-17 09:49:25

首家A股网络股的疯狂

2006年12月15日,A股市场网络第一股――网盛科技(002095)登陆深交所,开盘即冲高至68.1元,较发行价14.09元涨383.32%,动态市盈率达到146倍。

9时30分02秒,网盛科技被深交所第一次强制停牌。深交所公告称,网盛科技盘中涨幅与开盘涨幅之差已达到50%,对该股实施临时停牌15分钟,于9时4 6分复牌。此时,网盛科技开盘后仅成交两笔。

9时4 6分复牌后三分钟,网盛科技即下跌至61.01元,随即再度被强制停牌15分钟。

二次复牌后仅一分钟,网盛科技下跌至56.00元时,盘中涨幅与开盘涨幅之差已达到90%,因此第三次被深交所强制停牌。

就这样,在开盘后短短三十多分钟内,网盛科技被三次停牌。

10时21分复牌后,网盛科技单边上扬,最高攀升至68.50元。

最终,网盛科技报收62.80元,全天涨幅345.71%,换手率高达7 3.70%。创下2002年9月份以来新股首日涨幅纪录。

神话还是泡沫

网盛科技上市首日的表现,大大超出此前证券专业研究机构的预期。

网盛科技是中国A股市场上的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股票。对于有“炒新股”习惯的中国股市来说,网盛科技无疑很有诱惑力。各投资机构对网盛科技也表示了充分的信心。但网盛上市第一天的走势,让这些机构感觉自己还是有些保守。

浙江网盛科技专业从事互联网业务,拥有并经营中国化工网、全球化工网、中国纺织网、医药网等行业类专业网站,是A股市场唯一一只纯正血统的网络股。2003年至2005年,净利润分别为1349万元,2698万元、2902万元,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IT行业证券分析师认为,1997年孙德良先生大学毕业,2万元起家,其中经历了互联网行业大萧条的考验,到现在每年企业的净利润就有3000多万,不到10年时间而已。新经济的魅力就在收入的增长大大超过固定资产的投资,这种不完全靠固定资产下蛋的经营方式具有相当巨大的爆炸力。种种研究表明,由于宽带业务的发展,互联网行业在中国又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

互联网资深专家吕本富认为,网盛的上市是国内A股市场的一个突破,将会开创A股市场上的“网络板块”,也将刺激国内民营资本进入互联网行业。

和讯总编刘峻认为,网盛科技在国内主板上市,可以避免公司价值被低估,因为在纳斯达克上市,网站的投资者与使用者是分离的,而美国投资者对中国互联网了解很少。

孙德良其人

1997年秋天的一场雨,让今年35岁的孙德良从当年待业在家逆转到创办浙江网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秋天,孙德良从杭州一家倒闭的互联网先驱公司出来,带着强烈的网络情结,试图再找一家网络公司安身。

不过,由于当时初创公司少且偏重技术,没有名牌大学学历的他很不幸运,一段时间成了“待业青年”。于是,他开始盘算独自创业,试图以浙江较为成熟的服装业为依托搞个服装网,自己当老板。“之所以要做互联网,主要是之前的两年工作经历让我理解了网络价值。”他说,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他负责翻译信息,为公司赚了不少钱。

一天下午,他去杭州武林广场参加一场服装展览会,不料突遭大雨,展会取消。无奈,他只好去找在附近工作的同学,顺便避雨。在同学那里,他发现同学满抽屉都是化工业名片。“我翻了又翻,跟他聊了半天行业特性。”孙德良10年后说到当时的情景依然满脸兴奋。从那些名片里,他获得了最基本的信息:化工业出口量大,利润高,原料价格变化快,与国际接轨早。而且浙江是中国化工大省,民企占绝大多数,以出口为主。

孙德良心中狂喜。因为他感觉在化工与互联网之间,有一种独特的价值关联。回浙江萧山乡下,凑钱,这是孙德良的第一个念头。几经周折,父亲为他借了2万块,加上家里的1万元,他有了3万元,又拉来同学,开始一起创业。

当年lO月,杭州世信注册成立,中国首家专业的垂直化工网(英文版)开通。年底,他竟然赚了20万元。孙德良说,那时就是一家家打电话推销网站,或直接上门找化工企业联系,常说的一句话是“你想出口吗?”没料到企业需求非常强烈,他都有点紧张。公司很快又推出了中文版,并相继在重点城市设立办事处。2000年,杭州中化网成立。2001公司年销售额就达5000万元,利润超过200O万元,同时确立了基本商业模式“会员+广告”:每发展一个会员,就收取人会费;而会员、非会员可在网站上网络广告。

“一开始就盈利,首先要感谢互联网泡沫。”孙德良说,1999年网络热时,自己很担心,毕竟“海归”们带着VC(风险投资),动不动就几百万美元投下去,他是小本生意,只能自己埋头赚钱。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VC退场,杭州中化网成了清理战场的角色。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一场突发诉讼又让网盛科技寻到一次爆发机会。那是2001年,孙德良以9000美元从韩国买了全球顶级域名w w w.chemnet.com,该域名原属美国,后来落人澳大利亚Orica公司,但它却未及时付费而被注销。一家韩企趁机注册卖给了孙德良。而0 rica公司又心有不甘,便对中化网发出律师函,限期答复并要求归还。

“花钱买了场官司。”孙德良看到律师函后有点懵,但他不愿放弃这个域名。当时,没任何把握,律师也不愿接手,最终他只好拉来精通外语、法律的员工,亲自迎战。根据《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Orica公司若想胜利须证明以下三点:域名与其商标相同或误导性相似;中化网无权享有该域名;中化网恶意注册和使用域名。而这三点均不成立。当年10月19日,孙德良自信地向WIPO(国际知识产权仲裁机构)递交了答辩状,Orica则自知理亏,忽然撤诉。 这场诉讼是中国“入世”后首起跨国知识产权纠纷,国外关注度很高,而中化网不但获胜,更借此做了一次全球品牌宣传,一举成名。

2003年,公司经过股权转让和增资引入新的股东,孙德良依旧为实际控制人。但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以中化网名称侵犯其商标权为由提讼并获胜,杭州中化网因此更名为现在的网盛科技。

隐忧

持续获利10年,使网盛科技一直如沐春风,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一帆风顺。

网盛科技的困惑甚至难以预测的风险,正来自其坚守10年的“商业模式”:“会员+广告”。这种模式在互联网企业经营中非常普遍,也是最常见的盈利法宝,其收入增长主要依赖会员的增加,难以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是最大隐忧。

截至今年上半年,网盛科技的化工会员企业达570 9个,但两年来其增速比之以前明显放缓。2003年、2 D04年到2005年,其新增会员分别为953个、1371个、114 6个,而今年上半年的增量不及去年同期的平均数。此外,该公司目前的收费价格依然维持着1 O年前的水平,即每年1.2万元的入会费、60 O O元的维护费(广告费依据广告版位、面积、形式等因素定价)。这种操作模式意味着,网盛科技未来的收入增长将依赖于其ARPU值(单位用户的贡献)提升,这显然太过单一。

来自综合性行业网站阿里巴巴、慧聪的竞争压力也无可回避。这些综合性行业网站正向各个具体行业渗透,其中慧聪更是涉足了60多个行业,正挟用户覆盖全、资本雄厚、品牌强大等优势冲击市场,意欲分流网盛科技的本土客户。

而到国外去,当然融资额可能比较大,但风险也高。1999年以来,风险投资曾一直尝试接近网盛科技。

网盛科技董事长孙德良表示,中国大部分互联网企业高层,其实是VC的职业经理人,公司70%-80%的股份都由外资控制。我们一直没有要风险投资,公司管理层持股密集,以后如果增发,运营控制权变动风险小。

网盛科技要想屹立不倒,取决于其新的盈利模式能否成功引入。孙德良的打算是,规划新的四大项目:化工专业搜索、现有化工信息平台升级、私有交易平台、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

上一篇:优势品牌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 下一篇:青岛新闻网:寻找地方新闻网站的广告“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