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排队上市 融资体制待解

时间:2022-10-17 08:59:26

民企排队上市 融资体制待解

5月6日,中小企业板再添两名新丁,江南化工(002226)、奥特迅(002227)两家民营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正式上市交易,至此,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公司达到227家。

两只新股上市首日走势强劲,涨幅均超过100%,江南化工(002226)开盘报25元,当日较发行价上涨98.4%,上涨123.73%,报28.19元,奥特迅(002227)开盘报25.2元,当日较发行价上涨75.4%,上涨101.1%,报28.90元,盘中还因涨幅超限遭遇一次临时停牌。

尽管从去年年底开始至今,A股市场一路低迷,但是在银根收紧,民营企业资金链条逐渐吃紧的情况下,上市融资不失为解燃眉之急的一条渠道,同时也可让企业的运营方式完成一次资本化转型。

民营企业上市趋热

“我们主任这两天都很忙,上午见券商,下午还有两家券商和银行见面。”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投融资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连续两天都在电话里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浙江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的周德文会长对今年民营企业上市持乐观的态度。尽管股市低迷,他的判断却颇具中国似的思辨,“股市有起伏,不断变化很正常,现在低迷的行情对上市而言未必不是好时机,或许现在更易于上市。相比其他地方,温州商人更敢于冒险,总是能先别人一步。”

据周德文介绍,从企业改制,到联系券商、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再至申请审核,温州企业目前正处于上市的跑步前进阶段,“在证监会门前等着上二板的企业现在200多家呢,温州企业必须要抢先一步。”

或许是受企业上市热情的感染,温州市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扶持企业上市。据悉,今年温州市年内计划上市的企业将会有8~10家,至少要完成3~5家企业的上市,未来5年,将会重点扶持50家企业上市,未来1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00家。

记者了解到,为了顾及企业上市的积极性,温州政府一方面对企业上市在税费方面做出减免,帮助企业做好上市前的“功课”,同时还将对每家上市企业进行200万元的鼓励。鉴于创业板推出在即,温州市副市长徐纪平为此还作专题调研,与拟上市企业进行座谈,表示希望温州民企能“捷足先登”,各级政府部门将会切实帮助协调解决企业上市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冲刺创业板积极做好服务工作。

周德文认为创业板的推出简直就是为温州企业量身定做一样,这种看法也为浙江省相关部门认可。据悉,浙江省省监局曾在会议上保证首批被允许在创业板上市的浙江企业不会只有两三家,而可能是四五十家,并承诺将向创业板提供三分之一的首批上市公司。

对于一向安于故俗,执于实业投资的温州企业来说,近来频频在资本市场显身也是迫于房地产、煤炭能源等行业或陷于“拐点”困局,或受制于政策门槛收紧的现状。在承认这一外部压力的作用之外,周德文表示,以前温州商人对公司上市,从家族企业变为公众公司有一种恐惧感,不过在政府、专家的引导,以及之前已上市的5家企业示范榜样之下,温州企业的掌门人已经开始逐渐转变了观念,“之前上市的5家企业,利税增加,资产增值,股东分红丰厚,这都对其他未上市的企业做了一个好榜样。”

据悉,目前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江浙、广东地区都已经出台相关地方性的扶持民营企业上市的政策,改善上市环境,提出未来上市目标。

东莞在《东莞市鼓励科技企业上市暂行办法》中就提出要 “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做强一批”,鼓励当地科技企业上市,努力打造东莞科技企业上市板块,到2010年初步形成有东莞特色的上市科技企业群。而宁波市北仑区也提出引导区内几家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转变观念,优化股权结构,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做优做强,鼓励境内外著名证券中介机构来当地开展业务。

民营企业融资 哪里破题

一方面是收缩银根,宁愿将钱放闲置在账上也不原轻易贷款给成长型的民营企业,另一方面政府却把名额大部分给了国有企业,而直接获得批准上市的民营企业屈指可数,上市融资解决资金困境的愿景成了画饼充饥,民营企业陷入前无去处,后无退路的融资困境。

因此,与周德文的乐观相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并不看好今年民营企业上市。他直言,能直接上市的民营企业还是很少,目前各级市场的1400多家上市公司中多为国有企业,当下的股市制度上的设置更多是为国有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如果不改变当前大的金融体制,无论是通过A股还是即将推出的创业板,其只能解决一小部分民营企业的资金问题,很多民营企业将在未来几年的融资迷途中死去。

“今年民营企业解决自身的资金问题主要还是要依靠民间资金,特别是江浙、广东等地。”保育钧很肯定地说。他表示,尽管各地出台了不少扶持民营企业上市的文件,但其最后落实的效果很多都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传统法则之下被消解了。

事实上,在上市融资的诱惑与直接入场门槛的限制之下,民营企业在很多情况则采取了迂回的“买壳”进场战术。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民营企业重组国有上市公司和买“壳”上市就已经形成潮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底,沪深两市共有民营上市公司194家,占两市上市公司总数的16%。其中买壳上市的民营上市公司127家占46%~65%。

“买壳入场” 为民营企业热衷,就在于其能简化上市手续,不必经过漫长的审批、登记、公开发行手续,企业财务披露也较宽松。

近来,这种“买壳”更是被热炒。去年在众目睽睽之下,连续42个涨停的*ST金泰就演绎了一个乌鸦变凤凰的神话。但是“买壳入场”带来的融资风险、整合风险、壳资源风险都可能会对借壳的民营企业产生极大的不利。如由于在买壳交易过程中的信息的不对称,常常会产生买壳预期和实际的差异,须知买壳的花费少则几千万,多则上亿,几番折腾之下,很可能成作茧自缚之举。

对于民营企业渴望入场的急迫心态,北京浙江商会副会长,今日潮流企业策划公司董事长陈俊表示理解,毕竟上市后融资的效应很明显,不过这并不能作为很多民营企业为上市而上市的借口,“对公司上市有很多硬性的指标条件,就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上市其实并不容易。上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融资,但是现在各地区的民间资金非常丰厚,尤其是江浙一带,完全能够借以周转,同行业的企业之间也可以采取捆绑的形式运转资金,因此现在不少浙江民营企业对于上市的态度是能成最好,不能成咱也有自己的招。”

保育钧最后表示,只有对金融体制进行改革方能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局,“市场主体已经多元化了,金融体制不能一味被国有企业垄断。”

上一篇:北京的明朗:金融中心城 下一篇:阿塞洛·米塔尔中国“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