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耳聋者有“超级视觉”

时间:2022-10-17 08:57:20

先天耳聋者有“超级视觉”

感觉补偿是指人的某种感觉能力丧失后,为适应生活需要,使其他感觉的能力获得突出的发展,以资补偿。例如,盲人丧失视觉,但其听、触、嗅觉会得到特别发展。据英国《每日电讯》报道,英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刊登加拿大一项新研究发现,先天耳聋者可能会突出发展一种“超级视觉”,以弥补听力丧失的缺憾。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大脑如同错综复杂的电网,为适应听力丧失的现实,大脑内部会发生“电线重接”。通常负责声音的大脑区域会学习使用视觉完成与听觉相同的任务。在神经连接尚未成形的生命早期,如果某种感觉丧失,那么大脑就会自动“重组资源”予以感觉补偿。

猫是惟一一种除了人类之外会先天听力丧失的动物。新研究正是以猫为研究对象。科学家发现,在失去听力的猫中,其大脑中负责听力信息输入的区域会出现“重组”现象。通常收集声音的大脑区域会通过“重组”,以促进视觉。正因如此,聋猫以及先天失聪的人才会进一步增强其观察活动物体的能力――超级视觉。

新研究负责人、西安大略大学大脑与思维研究中心的史蒂芬・洛姆伯博士表示,大脑的效率极高,绝不会让未使用的空间白白浪费。大脑会通过提高其他感官的能力来弥补某种失去的感觉。比如,聋人无法听到汽车从侧面径直驶来,但是他们却能通过超常视觉观察到移动的汽车。新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大脑对耳蜗移植(人工耳蜗)的适应过程。耳蜗移植可帮助先天耳聋者摆脱残疾。

如果大脑“重新接线”以补偿听力丧失,那当听力恢复的时候,又该发生何种情况呢?有关研究尚待继续。

(选自《青年参考》)

人类为啥越来越胖?

原田玲仁

国际肥胖症研究协会的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近10亿人口超重,其中肥胖症患者达4.75亿。世卫组织警告说,在2015年之前,全世界将有15亿人体重超重。肥胖,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

一提起造成肥胖的原因,人们普遍认为是“吃得多,动得少”。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肥胖研究专家戴维?艾利森博士以及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导致肥胖的原因并非“吃得多,动得少”那么简单,很可能与光污染、病毒和环境变化等因素也有很大关系。

真正让艾利森意识到致胖原因远非“吃得多,动得少”那么简单的,竟然是一种小型灵长类动物――狨猴。在威斯康星非人灵长类中心查询与狨猴相关数据时,艾利森发现整个种群的体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显著的增长,然而在中心却查不到具有说服力的原因。要知道,狨猴是一种很好动的动物。

带着这个问号,艾利森开始着手深入探究。他先从过去十年中积累的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哺乳动物研究中寻找原始数据,归纳为12种数据集合。之后按照雌雄分类,共得到24种数据集合,包含了2万多种动物信息。

数据集合中的动物身份“复杂”,有些是典型的“小白鼠”,比如猴子、猩猩、啮齿类小动物等;有些属于“原生态”,比如老家在巴尔的摩大街小巷的硕鼠;还有些是新泽西一家兽医院提供的家养宠物。结果发现,24种数据集合中囊括的动物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身材越来越胖,患上肥胖症的动物在其中23种数据集合所占比例都在不断上升。

用“吃得多,动得少”难以解释这一结果。有些数据群的动物食物充足,另外一些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些动物懒得动,另外一些的运动量却很正常,可是所有这些动物的体重都在增加。

艾利森研究发现,在光线充足或晦暗环境中停留时间的微小变化,会导致饮食习惯的变化,据此他判断光污染很可能是致胖诱因之一。另外,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基因的改变,从而诱发肥胖症。

上一篇:影响人类命运的神秘力量 下一篇:新闻拼盘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