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层次理论下的教师自评

时间:2022-10-17 08:52:26

需要层次理论下的教师自评

摘要:教师自评是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表现所做出的评价,是教师评价的形式,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长的重要手段。本文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依托,分析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内在需求,提高教师自评的动机,创设和谐的环境,促进教师自评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教师;自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079-02

合理正确的教师自评,能达到教学活动的最优化。马斯洛认为需要是使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内部原因,对于教师自评而言,内部动机比外部压力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因此为使教师自评更有效,需关注并满足教师的内在需要。

一、教师自评的主要内容

(一)教师自评的定义

教师自评是教师依据一定的评价原则,对照具体的评价内容,主动对自己的工作表现做出评价。教师自评是教师客观的认识自我、分析自我,从而达到自我素质提高的内在机制。总之,教师自评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过程,是实施教师终身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教师自评的重要性

教师对自我合适的评价是其外部评价的基础,不但有利于对教师进行宏观的指导和管理,使教学活动最优化,也能促进教师之间友好竞争,确保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自我评价是教师评价的重要方面。外部的教师评价,需要经过教师的自评机制来内化评价结果,优化自身的教学行为及专业素养,可以说教师自评是教师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师自评归还了教师的话语权,在传统的教师评价活动中,教师评价目的偏向于对教师技能的考核与评定,评价标准强调统一和量化,这些都必然导致评价实施中缺少与教师真实的对话与交流。教师本人没有说话的权利,只能听从他人评价结果的宰割。关注教师自评,让教师在教育评价中有说话的机会,给予教师在教育评价中跟他评的评价主体一样的平等地位。

教师自评,使教师可以充分阐明自己对教学的观点和看法,对自己当前的教学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提高教师对自我评价的质量。与其他的评价者相比,教师对自己本身的情况最为了解,最了解自己教学对象的情况,也最清楚自身在教学中所具有的优势以及所面对的困难。所以,只有建立在教师自我评价基础之上的教师评价,才将会是比较合理、符合实际情况的,而教师也才相对最容易接受。

二、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43年在其《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指出:“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类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人做事积极的基础和根源。当人产生某种需要但未得到满足时,有可能产生一种不安和紧张的心理。当然,人是一种不断需要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会达到完全满足的状况。人类的需要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需要是指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更高一级,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是指人们对与他人联系沟通,进而产生某种关系的需求;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种类型,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层次中最为高级的需要,是一种创造的需要。

三、需要层次理论对教师自评的启示

(一)关注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主导需要,提高教师的自评动机,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

在人的发展的不同时期,人的需要是不同的。需要是积极性的源泉,正是由于需要的存在,才推动了人的行为的动机。要使评价工作收到成效,不仅要了解教师的需要,还要了解教师在某个时期的主导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地采取各项措施通过满足教师的需要来激发教师参与自评的积极性,使教师评价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首先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其需要是有差异的。根据教师的从业年限,可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划分为:新手型教师、成熟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三个阶段。新手型教师一般指从业三年以内的教师,其主导需要侧重于生理和安全方面。笔者就曾听一位从事教师(两年)的朋友说到:学校又是搞测试,又是说课比赛,忙得很,可是我从9月份到现在(12月)一次工资没发,就发的奖金,还不够我几个月坐车的钱呢,一点儿劲儿都没有。或许朋友的话,难免夸张,但是这也道出了大部分刚走上教师岗位的人的心声。鉴于此,可通过完善工资福利保障制度,满足其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使教师在开展自我评价时无后顾之忧;成熟型教师是指从业三年到十年的教师,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已得到满足,其更侧重于爱和归属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因此可以通过深化职称改革,满足其尊重的需要;对于专家型教师而言,其已任职十年以上,可谓桃李满天下了,其主导需要更倾向于是自我实现,可通过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其所具备的知识,不与社会脱节,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来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使教师的自我评价更有深度。

其次对于处于发展型阶段的教师而言,在对自我进行评价时,一定要避免仅仅把评价作为判断教师平时工作表现是否优秀的一种手段,而忽视评价的激励、诊断等其他功能。理解且认识到评价的目的不是只找出自身不足,而是要找出且纠正自身缺点,改善当前教学状况,力求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加教师评价的实效性。斯塔弗尔比姆就曾指出: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无论教师的自我评价是总结性的、形成性的或是发展性的,也无论是指向教师过去的,还是指向教师未来的,教师自评的目的都是指向未来的,都是为有助于教师未来发展的。

(二)教师自评的目的是为了其自我价值的实现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教师在其自身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必然将自身自我价值实现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而教师的自我评价恰好满足了教师的这种追求目标。教师的这种兴趣与追求一旦得到尊重,其自身自我实现就有了可能性,教师便会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改革工作中,激发起持久动力。任何一个层次的教师都将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需要。

教师自我评价经过不断地自我诊断、自我调整、自我激励,最终达到自我提高,实现自我专业的发展。这就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展示了自我,实现了自我,且满足了自己求真、向上、创新的需要,极大地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和自尊。

(三)创设适于教师自评的心理环境,满足全体教师爱和归属的需要,使教师更客观地参与自评

教师总是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造成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差距,既可能有过低的自我评价也可能有过高的评价或不完全的自我评价,因此,教师自评需要良好的人际氛围。人际交往的需要指教师对于外部环境心理依赖的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需要在他人或群体的有效交往中寻求个体对群体的归属和互爱。和谐的人际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个体对于群体环境的心理需要。

创设适于教师进行自评的心理环境,使教师感受到爱与尊重,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了解和支持,教师便会更乐于主动真实地汇报自己的评价结果。相反,如果在一种不平等、不利于教师进行自评的环境下进行评价,教师可能会产生无助感与失落感,从而觉得自己的评价只是无用功。所以说,适宜的评价环境也是影响教师进行自评的重要因素。

注重教师的内在需要,提升教师自评的能力,改善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马斯洛的智慧――马斯洛人本哲学解读[M].刘烨,编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张琳华.需要层次理论在高职学院教师管理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周晓文.教师评价体系研究――以绵阳市两所不同学校的教师评价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5]侯彩颖.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

[6]孙德芳.教师自我评价的偏差与调控[J].教育科学研究,2003,(3).

[7]徐献梅.论需要层次理论在教师激励机制中的运用[J].2005,7(2).

[8]王娜.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7).

The Teachers' Ability of Self-evaluationof Based on Maslow's Need Hierarchy Theory

YUAN Ling,HOU Ping

(Sanquan College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Xinxiang,Henan 453003,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researches on how to improve the self-evaluation of teachers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slow's Need Hierarchy Theory,and makes a few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teachers' ability of self-evaluation.

Key words:need hierarchy theory;teacher;self-evaluation

上一篇:情境创设的层次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浅论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