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规划工作报告

时间:2022-10-17 08:32:54

防震减灾规划工作报告

防震减灾工作是国家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期间,是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在西部率先实现工业化、率先建成现代化大城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努力建设和谐奋进新的关键时期;是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实现“一个枢纽,三大基地,两个示范区”的重要时期;是实施《国家防震减灾规划》,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阶段。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按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省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市防震减灾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年—年。

本规划经上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引领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安排防震减灾重大建设项目和投资,指导县(区)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一、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现状与环境

(一)地震灾害背景

市位于省关中西部,处于东经106°18′—108°03′,北纬33°35′—35°06′之间。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处于中国南北衔接、东西过渡的交汇地段,全市可分为南部的秦岭褶皱带、中部的渭河断陷带和北部的鄂尔多斯地台向斜区3个地质构造单元。市地貌具有南、西、北三面环山,以渭河为中轴向东拓展,山、川、塬兼备。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56%,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26.5%,川塬占全市总面积的17.5%。

市新构造运动比较强烈,区内地震地质构造复杂,陇西旋卷构造向东南延伸部分,在全市形成了多组北西向展布的断裂带;渭河断陷盆地的多组近东西向断裂带横穿全境;不同方向展布的断裂交切复合,存在发生中强地震背景。市是我国历史地震记载最早的地区之一,有史以来全市境内共发生有感以上地震50余次,其中4级以上地震24次,6级以上地震2次(公元前780年6-7级地震、1704年9月16日6级地震)。现今市境内地震活动以3-4级地震为主,1980年发生多次3级有感地震,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影响。除此之外,地区的地震灾害,主要来自邻区强震的波及影响。1556年华县8级地震、1654年甘肃天水8级地震和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地震等,均对我市造成了人员伤亡和房屋破坏。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地震,造成本区破坏烈度达Ⅵ度以上,死亡33人,受伤707人,城乡房屋损坏达30多万间,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46亿元。

国家颁布的第四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市城以南地区处在Ⅶ度以上高烈度区,其中为地震烈度Ⅷ度区;扶风县确定为—年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确定为—年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二)防震减灾工作新进展

近年来,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在国家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指引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实际情况,突出地方工作特色,努力推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全力加强防震减灾队伍自身能力和全社会综合防御能力建设,依法强化防震减灾社会管理,不断拓宽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领域,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1.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得到提升

按照《省地震监测预报方案》,经过对境内测震、地壳形变、地下流体、电磁等地震监测站点布局的调整、补充,以及对原有地震观测技术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全市地震监测台网得到了进一步优化,5个测震台全部实现数字化记录,无人值守;7个数字强震台在记录汶川8级主震及其强余震的地震运动和地震烈度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建了地震台珍珠泉地下流体观测和地震台地下流体、电磁观测项目,上王地震台综合地壳形变观测和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正常运转,信息丰富;已经建设完成的市地震监测中心虚拟测震台网链接了、太白、上王、麟游、眉县、乾陵、彬县、周至、汉中9个子台监测信息,全市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5级,地震速报可以在10分钟内完成;建立了较完善的震情分析研究和震情会商制度,在月会商、年中会商及年度趋势会商中,能比较科学地把握全市及邻近地区震情趋势,保障了辖区内各项重大活动顺利进行,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

2.地震灾害防御基础不断强化

市、县地震工作机构依法履行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职能,加强对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以及可能引发严重次生灾害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监督管理力度。先后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核备案215项,开展工程场地地震安全评价43项;市地震小区划项目即将完成,工作成果将在全市国土利用和城市发展规划得到广泛应用;市城市活断层探测及震害预测项目顺利实施,将为城市安全、城市建设、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村在新农村建设、扶贫移民搬迁、“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实施中得到大力推动,全市已建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村43个;以“校园安全工程”为重点的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公共设施的抗震设防要求普遍高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成为“社会满意、家长放心”的建设工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深入人心,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活动成效显著,全市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处,省、市防震减灾宣传示范学校16所,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普遍增强。

3.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初步形成

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各级政府、市县级部门、大中型企业、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得到修订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市县地震应急检查工作已经制度化,地震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体系正在逐步落实;年6月市承办了省地震应急抢险救援演练,共设置演练科目16项,19支地震抢险救援队伍和地震应急救援装备进行现场展示,全省地震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得到实战性检验,确保了全市在遭受汶川特大地震后,快速反应,科学应对;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防灾安全教育进入全市中小学校,围绕校园进行各种类型应急疏散、防灾避险演练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年3月,全省第一个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在市金台区新福路社区成立;市县各行业地震应急抢险救援队得到巩固和发展,已建立行业地震应急抢险救援队63个;市渭河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成,应急避难设施、设备、标志全部到位,可容纳10万人应急避险需要;市河滨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正在实施,市区26处城市绿地已经纳入应急避险场所建设规划,城市应急避险空间得到拓展和开发利用;各县区应急避难场所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

4.地震行政执法工作不断加强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省防震减灾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地震工作机构及其他部门履行防震减灾工作的职责,对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地震应急、灾后恢复重建、法律责任作了进一步补充和丰富。全市已经建立起31人的地震行政执法队伍,市地震局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核和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防要求备案工作进入政府政务大厅,专人开设窗口办公;先后围绕城市高层建筑及重大建设工程,学校、医院公共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工程抗震设防等内容,开展专项地震行政执法检查3次,检查60米以上高层建筑及重大建设工程72项,下发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督查告知书36份,检查学校、医院建设工程80项;按照全省年度防震减灾工作安排,对全市1730个行政村农居房屋抗震设防情况进行了调查;地震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程序化和规范化。

5.防震减灾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

市县两级成立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体系、工作机构得到不断补充和完善;根据市人民政府编制委员会文件精神,全市12县区成立了地震局,设在县区城建局,正科级建制,事业单位,人员编制3—5人。全市防震减灾队伍自身能力建设有了明显增强,社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有了一定程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行政事务执行力逐步提升。

已有的工作成绩,为“十二五”期间防震减灾工作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地震监测预报能力亟待提高

地处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与强震频发的南北地震带相接。汶川特大地震后,中国大陆南北地震带进入新一轮中强地震活跃期,甘东南及陕甘宁交界区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地震形势十分复杂。我市处在其中,对未来震情趋势发展变化的分析预测水平低,对发生中强地震危险性的研判难度较大,对地震灾害对城市建设危害性缺乏科学、全面的研究;地震监测台网需要进一步优化,强震台网布局和数量还不能满足地震烈度速报要求,地震前兆台站观测技术需要改造升级,进一步提高地震监测的信息量和监测信息的可靠性,群测群防工作机制不够完善,“三网一员”的补贴政策未得到落实。

2.防震减灾社会管理有待强化

城乡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仍然处在被动地位,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未有突破性进展,地震行政执法难、难执法成为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职能弱化的瓶颈;城市生命线工程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仍然薄弱,交通、电力、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抗御大震巨灾的能力不足;70%左右的农村民居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农民自建房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农村房屋安全隐患多;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体系尚不健全,各级地震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专业地震救援队数量不足,应急通信装备差,远程机动能力不强,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才开始起步,县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推进缓慢。

3.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领域需要拓宽

防震减灾服务社会缺乏创新的工作思路,服务社会的工作机制尚不健全,服务领域、服务方式、服务产品不能适应全社会和公众需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缺乏长远和有效的计划,宣传形式单一,缺乏不断创新,适应不同受众群体的宣传教育产品,宣传教育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宣传覆盖面窄,仍然存在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的“盲区”;地震信息新闻发言人制度未完全建立,信息渠道不畅通,时效性差,形式和内容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公众需求;防震减灾技术成果转化慢,社会推广应用不够广泛。

4.防震减灾队伍自身能力急待提升

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和队伍需要补充和完善,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及行政执法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防震减灾科技、管理人才培养、交流、储备不足,远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地震烈度速报尚未实现,地震灾情快速获取渠道不畅,能力不强;地震信息共享水平还较低,数字监测资料、数据应用有待进一步开发;地震预测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深度、广度还需要进一步拓展;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仍然薄弱,承受灾害的心理素质较差,掌握自救互救、正确应急避险的知识和技能不够;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建设中的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有待进一步发挥;防震减灾工作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不到位,公共服务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5.市县防震减灾工作需要加强

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要求各县区成立地震局。但在人员、编制落实方面仍有很大困难,且工作进展不平衡,防震减灾管理工作还没有真正移交到位;县区防震减灾队伍新进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差,有待培训提高;市县两级防震减灾事业经费投入机制还未建立,投入不足;骨干群测群防面广点少,且分布不合理,观测方法粗糙,技术落后。

(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环境

1.经济社会发展对防震减灾事业的需求

中央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给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在西部率先实现工业化、率先建成现代化大城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在“十二五”期间的宏伟目标。同时,也对防震减灾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开展,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急需地震安全保障措施来有效地降低地震灾害损失,急需防震减灾卓有成效的工作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

2.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物质、精神和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社会公众对自己生存环境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强烈,对政府有效防御和高效应对地震灾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做好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防震减灾知识和避震技能的需求更加迫切。作为履行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职能的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顺应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需求,积极认真地做好防震减灾各项工作。

3.全社会综合防御地震灾害的需求

近年来发生的汶川8级地震、玉树7.1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除地震强度大,破坏力强等直接原因外,更加突现了地震影响范围内社会综合防御地震灾害能力低下的重要问题。国内外震害经验表明,目前在破坏性地震还无法准确预测预报的前提下,只有走综合防御之路,通过震前有效预防、震时正确避险、震后应急救援,不断提高全社会综合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二、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为防震减灾工作的根本宗旨。树立防震减灾社会意识和应对大震巨灾的理念,坚持全面预防观,立足实际,紧紧围绕防震减灾目标任务,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着力提升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基础能力,充分发挥防震减灾在维护公共安全、建设和谐社会、保持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三个率先”、坚持“四个第一”,实施“五大突破”,构建和谐奋进新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防震减灾规划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原则。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部署,使防震减灾工作、发展思路、长远规划与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

2.坚持防震减灾规划体现以人为本原则。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防震减灾事业始终,把防震减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目标,按照“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科学谋划防震减灾工作阶段性目标任务。

3.坚持防震减灾事业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在客观正确评价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现状,肯定已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按照有重点的全面防御思路,统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非重点区域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建设,统筹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建设,统筹城乡防震减灾战略要求,促进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

4.坚持省市防震减灾规划相衔接原则。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要结合市情和震情实际,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突出重点,逐步推进。要有全省一盘棋的大局观念,适应全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整体要求,在防震减灾建设项目设计、发展重点上做到省市规划相衔接,同步实施。

(三)规划目标

到年,地震监测台网得到进一步优化,台网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基本形成测震、地壳形变、地下流体、电磁多学科、多手段综合观测系统,全市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5级,10分钟内完成辖区有感地震速报;初步建成区域地震烈度速报网,3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为震后应急响应和救援决策提供依据;城乡抗震设防能力明显增强,新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城市基础设施综合防御能力进一步提升,60%农村民居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基本建立地震专业救援队伍为中坚,行业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市县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满足城镇60%人员应急避险需求;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显著增强,基本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和防震避险技能。

三、防震减灾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体系

1.加快地震前兆台网数字化改造,实现地震监测台网数字化。配合省地震局,完成地震台珍珠泉地下流体水化学观测、地震台地下流体水动态观测仪器安装、调试和数据传输,确保年底前观测工作正常化;协助完成地震台电磁观测、GPS观测,凤县GPS观测项目建设;根据全省数字强震台网布局,在市区再建2个强震观测台,使全市数字强震监测台站达到9个,为实现地震烈度速报奠定基础。

2.完善市地震监测中心功能,优化地震信息网络和技术服务系统,不断提高震情分析人员技术水平和震情值班人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地震信息自动速报平台和平台;建立市县之间便捷、高效、实用、畅通的地震信息网络,完善地震信息、灾情信息、政务信息联系通道;完善地震信息、前兆资料及地震应急数据库,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交流,达到地震信息、观测资料共享。

3.加强地震预报应用技术引进和研究,提高地震分析预报水平。进一步完善地震学资料处理分析系统、前兆资料分析处理系统和震情会商系统,提高对数字地震资料的分析应用能力,增强地震分析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切实做好地震短临跟踪工作,加强地震环境、地震活动规律的研究,不断探索地震预报新技术、新方法,提高震情分析会商水平,做好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时段的震情监测工作,努力实现具有减灾实效的短临预报。

4.编制地震骨干群测点的布局规划,完善群测群防监测体系。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因地制宜的开展地下水位、水温、气体、动植物、气象气候等地震宏观微观异常观测;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县区要建设和巩固好3-5个群测点,保证其工作正常化;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的重要作用,落实乡镇(街道)地震“三网”在地震宏观测报中的职责,并逐步向村和社区推进。

(二)进一步强化震灾预防工作体系

1.加大地震行政执法检查力度,依法加强对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可能引发次生灾害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依法推进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基本建设管理程序,进一步做好抗震设防要求审核和一般工民建抗震设防要求备案工作。

2.推广应用市活动断层探测和地震小区划工作成果,新建重要建设工程、经济开发区、科技工业园和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避开地震活动断层,提高城市综合防御能力。同时选择地震重点监视区的县、蔡家坡开发区、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

3.积极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加大力度推动民居地震安全示范村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加强对农民自建房的管理,指导和帮助农民在新建住房时采取防震措施,逐步改变农村建筑抗震设防能力薄弱的状况。今后五年,各县区每年抓好2—3个民居地震安全示范村建设,实现60%农村民居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目标;结合校园安全工程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实施,全力推动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公共设施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4.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工作。要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作为科技“三下乡”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地震“三网”的宣传作用,积极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活动的开展,扩大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推广“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示范校”、“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经验,继续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逐步向社会人群集中区域拓展,逐步使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建设市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基地,应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和宣传版面,建立经常性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阵地,巩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的社会效果。

(三)进一步健全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体系

1.修订和完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健全地震应急工作层级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形成统一指挥、相互补充、协调一致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每年5月份,市县各级都要根据实际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学校每学期开学初要把以地震应急演练作为防灾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使地震应急演练工作常态化。坚持地震应急检查工作制度,定期开展市级部门、县区及大中型企事业地震应急工作检查,做到常备不懈,未雨绸缪。

2.建设市防震减灾指挥中心。积极推进地震应急指挥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系统的建设,提高全市地震应急能力和应急指挥决策水平;建立和完善市级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系统,为地震应急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平台和信息保障。

3.加快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升快速反应能力。推广金台区新福路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经验,各县区要选择领导重视、条件具备、群众积极性高的社区,建设社区地震救援志愿者队伍,发挥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和预备役民兵等组织的作用,形成社会基础广泛、协调统一的地震灾害救助力量。

4.继续推进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完善渭河公园应急避难场所设施和管理,确保尽快投入使用。集中力量加快河滨公园和各县区在建或筹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进度;积极与规划、城建部门联系在城市绿地、广场等开阔地带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应急避难设施,拓展城市地震应急避险空间。

(四)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队伍建设

1.加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各县区机构设置的指导意见》精神,健全县级地震工作机构,强化领导,落实人员。结合新一轮机构和人员变动,及时充实和调整各级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各级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的作用,定期研究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做到责任明确、措施得力、落实到位。

2.加强防震减灾职工队伍的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和职工头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增强对防震减灾事业的责任意识。不断探索和完善防震减灾队伍的管理机制、工作机制和创新机制,制定吸引、留住、培养、利用人才的政策措施,逐步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确保防震减灾事业健康发展。完善人才培养规划,落实培养计划、措施。要建立防震减灾工作人员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制度,并逐步规范化,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行政管理水平和防震减灾专业知识的科技队伍。

四、重点建设项目

“十二五”期间,围绕防震减灾目标和重点任务,结合市经济发展实际,拟开展《市地震安全基础工程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总概算9800万元。

(一)市地震安全基础工程(8090万元)

1.市地震台网优化改造

建设内容:上王地震台山洞地壳形变综合观测、数字测震观测以及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项目灾后恢复重建;地震台站观测室、宿舍优化改造;汤峪地震台地下流体水化学观测改造。

经费概算:400万元。

2.市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建设

建设内容:按照强震观测台站间距小于30公里,每万平方公里台站数多于25个的要求,在各原有1个强震台基础上,根据不同地貌、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增设强震观测台18个。

经费概算:360万元。

3.邻区强震影响与成灾危害性评价

建设内容:通过研究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及南北地震带中北段现代构造运动状态,分析未来这一地区发生强震的危险性,潜在强震对的影响,以及市城市成灾危害性。

经费概算:80万元。

4.综合观测实验及功能灾备中心

建设内容:建设关中地震综合观测实验中心,引进新的监测手段和方法,开展主动震源监测,立体监测等,推动观测技术创新;建设地震应急训练基地、建筑物破坏综合训练场、体能训练场、应急救援培训基地、培训与训练营地、培训人员公寓、后勤服务设施等。

经费概算:3000万元

5.县、、县地震小区划

建设内容:县、及县地震构造环境和地震活动性探测与分析;区域地震危险性估计;工程地震条件勘探、测试、试验;城市地面地震动计算和模拟;城市地震地质灾害分析评价;地震动参数区划结果。

经费概算:1050万元。

6.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建设内容:对市区人民公园、行政中心广场、高新渭河公园、植物园、儿童公园、火车站广场、神农绿地广场、陈仓园市民广场、炎帝广场、石鼓绿地广场等10个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广场,修建应急避难设施,配置应急避难设备,增加应急避难标志,建成国家标准Ⅲ级应急避难场所。

每个县区分别建设一处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达到国家Ⅲ级应急避难场所要求

经费概算:2700万元。

7.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建设内容:建立一支区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配备专业地震救援装备,进行针对性训练和培训;建设一支地震现场工作队,配备相应设备与装备;志愿者建设与培训。

经费概算:500万元。

(二)市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1710万元)

1.市防震减灾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建设内容:在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应急指挥部,建设市级防震减灾应急指挥中心,作为综合防御地震灾害的中枢和核心,担负震时应急协调,震后组织救灾的重大任务;配置应急技术指挥系统、地震现场跟踪视频系统、地震应急基础数据管理系统、震情与灾情系统、防震减灾知识公益热线等。

经费概算:660万元

2.市地震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建设内容:建设震害防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地震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服务平台;建设防震减灾公益宣传服务平台;建设地震监测技术专项服务平台。

经费概算:280万元。

3.市地震地质构造基础图件编制

建设内容:编制市活动断裂带与地震震中分布图(1:50万);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图(1:5万);市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图(1:5万);市活动断层分布图(1:5万);市地震地质灾害分布图。

经费概算:170万元。

4.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

建设内容:组织开展农村民居基础资料调查和抗震能力评价,开展农村民居抗震实用化技术研发。建立健全农村民居建设技术标准体系,编制我市《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加固和改造技术规程》。建设农村民居防震保安技术服务网,开展农村工匠技术培训,加强宣传指导,引导农民建房时加强抗震设防措施,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能力。依托新农村建设、扶贫移民搬迁、生态移民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城中村改造、灾后恢复重建、农民安居等,建设农村民居防震保安示范工程。

经费概算:600万元

以上项目待确定后,按以下内容编写立项报告,申请立项。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意义

2.项目的预期目标

3.项目的建设内容

4.项目的经费概算

五、保障措施

(一)法律法规保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将防震减灾规划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建立有效的防震减灾行政执法管理和监督体制,规范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依法开展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的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对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和不按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造成危害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加大对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依法规范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活动,保证全市防震减灾行政执法工作的健康开展。

(二)社会管理保障

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职能,增强对县区防震减灾工作机构的业务指导,推进市县两级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建设,发挥市县两级机构的防震减灾基础性作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形成符合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要求、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科学高效的全市防震减灾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评估和集体研究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健全决策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形成咨询到位、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的高效能防震减灾规划组织管理体系。

(三)资金投入保障

防震减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必须保障防震减灾事业公益性基础地位,将防震减灾事业的资金需求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多元化的防震减灾事业投入体系。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防震减灾事业投入力度,并随财政收入而逐步增加,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由于地方财力和技术力量的限制,市县两级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任务的实施需要国家和省级资金及技术的扶持。引导、鼓励、支持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对防震减灾事业进行投入,支撑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政府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建立防震减灾工作目标责任制,形成完善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

(四)纪律制度保障

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要严格执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规定,按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的要求组织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重点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主要设备采购,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及相关规定,必须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诚信的原则,实行公开招标;项目的建设资金应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严格管理;建立重点建设项目信息统计、资金运行、跟踪管理、协调督查等制度,确保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五)人才科技保障

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人力资源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树立人才强业的观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围绕防震减灾中心工作,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的政策制度,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保证防震减灾工作机构与队伍的相对稳定;根据我市防震减灾工作队伍和人才结构现状,立足于防震减灾工作的实际需要,建设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改善队伍总体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支持科技人员开展防震减灾基础课题研究,提升防震减灾科技创新水平和对防震减灾的支撑能力;注重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培养和锻炼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精干高效,能够胜任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防震减灾工作队伍,为防震减灾事业可持续发展和“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上一篇:再生资源回收工作规定 下一篇:瓦格纳艺术理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