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地区苗族民歌研究

时间:2022-10-17 07:08:31

黔北地区苗族民歌研究

摘要: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民族和平共处、团结努力建设自己美好家园。众所周知,我们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苗族又是在贵州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其主要聚居在黔东南 ,其他地区相对较少。正是因为这样,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文化得到了大家的关注,也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而其他地区就很少有人去研究和挖掘苗族的文化、音乐、生活等特点。就我们黔北地区苗族来说,音乐方面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亟待我们去研究、挖掘和传承。

关键词:黔北苗族音乐;苗族民歌;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9-0016-01

我们知道,贵州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区,在此地苗族不仅是一个人数多,而且也是分布较广的少数民族。其中分布于贵州黔北地区的苗族,由于居住环境与汉族、仡佬族等交融,在这样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下,其音乐文化不可避免的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与渗透,尤其是汉族文化。因此黔北地区的苗族音乐的变化,可以说,是展现了在多种民族文化影响下发展的轨迹,而这样的嬗变轨迹,正是本文想着重探讨的。

黔北地区苗族散居在遵义的各个县市,杂处于汉族、仡佬族、土家族等人文环境中。相对集中的地区是桐梓县的马鬃、习水县的东皇、桑木、正安县的华尔山、遵义县的洪关、仁怀县的后山、赤水县的磨盘山和务川、道真等县,其文化特征带有浓郁的各民族文化影响的痕迹,他们所唱的苗歌也在慢慢发生变化,融入了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据我们实地走访、考察得知,由于黔北地区的苗族居住环境相对边远、生活条件艰难,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与黔北地区的仡佬族相比,保留了较多的民族个性。但改革开放以来,不少苗族走出大山,接受了新的文化教育,毋庸讳言,他们接受的是汉文化的教育。黔北苗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只到三年级,是为了让从小在苗文化环境中生长的孩子初步了解汉文化,为进一步学习汉文化打下基础。而进入高小后,学校学习的都是汉语,他们的观念、语言、服饰、生活习俗无不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汉文化处于绝对的优势,以至于他们日常交往大多采用汉语,穿汉服,苗语交际被逼到家庭狭小的空间,只有在苗族的重大节日里才会穿上她们本民族的盛装。而电视的普及,给许多小孩感官上的刺激,也是他们从小不仅从父母出习得母语,还在电视中习得汉语,不仅听、唱本民族的苗歌,也听唱各种流行歌曲,汉文化对他们的全面冲击,使黔北苗歌显得不那么纯粹,但它分明还是苗歌。下面我们就以黔北地区早期的苗族婚礼歌与现在黔北地区的苗族婚礼歌为例来对比进行分析。《婚礼歌》是黔北桐梓县苗族比较早的一首在婚礼时所唱的歌曲.其谱如下:谱例(1):

这首《婚礼歌》是g角调式,它是一首叙事性体裁的民歌,音域不宽采用了同音反复的手法,弦律较为平缓,唱词密集一字一音,采用了诵唱的方法,音调较为简朴,从节奏来看,这首苗歌基本上是自由的无节拍苗歌,没有以小节为单位的强弱规律,演唱时强弱对比不太明显,在演唱过程中更多的取决于演唱者的生理条件而不是预定的规则。 从这首苗歌来看,它的特点是每个音的力度较为均衡,几乎没有轻重音的区分,演唱速度较快,具有地道的苗族民歌风格。

这首遵义县的《婚礼歌》是一首较早流传在遵义县苗族婚礼上的婚礼歌,也是一首叙事体裁的苗族民歌,唱词密集,旋律流畅、简朴。它同样是一首 无节奏、自由诵唱的一首苗族婚礼歌,这首《婚礼歌》的特点也每个音的力度较为均匀,轻重音不太明显,演唱时有随演唱者的情绪来决定歌曲的速度,极具苗族民歌风格。

这也是一首比较早的黔北绥阳县的婚礼歌,同样是一首叙事体裁的苗族民歌,也是一首c调式的民歌,它采用了装饰音来增强旋律的色彩功能,每个音力度均衡,几乎没有重音的区分,演唱速度较快、效果较单一平稳,这首苗歌也基本上是自由的无节拍苗歌,没有以小节为单位的强弱规律,演唱时强弱对比不明显。黔北地区绥阳县流传的这首婚礼苗歌它无明确的支撑音,以不断落在主音上来自我强调,但是它确实具有浓郁的苗族民歌风味。这些苗族民歌在音调和节奏的合力下所形成的旋律型态是展示了苗族民歌的多姿多彩、扑朔迷离风格。下面我以黔北地区现在的苗族婚礼歌曲 《习水大坡婚礼歌》为例来阐明早先的苗族婚礼歌和现在黔北地区的婚礼歌曲在生活、学习、劳动过程中由于受到了汉文化和现代音乐的影响,逐步演变成现在的苗族婚礼歌曲。

这首《习水大坡婚礼歌》是一首a羽调试的苗族婚礼歌曲,它也是一首叙事体裁的民歌,音域不宽、同乐句反复回唱,旋律较为急促唱词较为密集,多为一字一音,一般采用诵唱的方法,从这首婚礼歌曲来看,虽然也是说唱为主,但是由于在汉文化和现代音乐的影响下,它和前面的婚礼歌曲在节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就习水大坡婚礼歌来看,它有了很规整的节奏,有了以小节为单位的强弱对比 ,在演唱时没有了随心所欲的自由拖腔,融入了一定的声乐演唱技巧。从习水大坡婚礼歌与前面遵义县、桐梓县和绥阳县的婚礼歌来看,前面三首由于没有受到汉文化和现代音乐的冲击,它们的风格及具苗族本民族的特征,不受任何约束,只要在那个基本旋律上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演唱 、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习水大坡婚礼歌在一定程度上就丢失了苗族本民族的特色,与前面两首较早的苗族婚礼歌曲相比较,《习水大坡婚礼歌》的旋律明显汉化,旋律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没有了苗族民歌原有的浓郁民族风味,使得这首婚礼歌曲显得不那么纯粹了。 在汉文化和现代音乐的影响下,在节奏上、强弱上、旋律上等都有了很规范的模式,它没有了苗族的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在那个时候的苗族,人们绝大多数都是想唱就能唱,人人都能唱出地道的苗族民歌,而现在的苗族,由于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他们基本不愿意去学唱本民族的歌曲,使之很难找到一个会唱苗族民歌的人了,年轻人就更是找不到了,所以笔者认为虽然苗族民歌在汉文化和现代音乐的影响下,在不同程度的受到改变,但是也需要人们去传承和发扬下去,黔北苗族民歌在研究、挖掘上基本处于空白,亟待我们去挖掘、整理、传承,使我们黔北苗族民歌继续发扬和传承下去。

上一篇:对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下一篇:现代雷达抗干扰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