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舞升平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时间:2022-10-17 06:04:37

虽然记不得第一次在网络上敲打文字时的情景,但当时心情却不会忘记。活到四十岁,总算找到了一个地方可以写下不被修改与删除的文字,轻轻按下“Enter”键,就发表了。不过,网络写作毕竟是被边缘化的非主流,或者说是“不入流”。而这正是我“触网”的原因。只是没有想到,我这一写就写了五年,洋洋洒洒几百万字,而且,拥有了那么多读者。记得2008年那一年,我的博客很热闹,好多网站都把我的博文推荐到首页,一篇博文的累计点击量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于是一些朋友来祝贺我:你真行啊,竟然把博客写得比新闻与时评还火,你都成了网络主流了……我听后感到一阵迷茫,有些不知所措。随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大多数网站根据上面的规定不再推荐我的博文上网站首页,点击自然少了些,我心情反倒坦然了,没有人再说我的博文是“网络主流”了,我松了一口气……

由于有很多很火的博文在网络上流传,于是就有不少专业人士通过邮件找了上来,杂志与报纸约稿的占多数,书商与出版社编辑也不少,还有六七家网络营销与公关公司也来凑热闹。报纸杂志开的稿费不低,书商也描绘了美好的前景,而营销公司则是开门见山,开出了价码,例如希望我博文里有植入式广告,今后我到哪里去的时候,就在博文里提一句:“我是开着××牌轿车来的,那车棒极了……”有钱赚,傻瓜才会拒绝,我多次动心,并试图合作过,但几乎都没有成功。有些人很为我不值,对我说:“杨先生,你总不能一直写博客吧?人家写博客的有几个不是一出名后就写专栏、出书、办杂志?这才是主流,你不能一直……”听到这些话,我顿时打消了合作失败或者拒绝合作给我带来的内疚与焦虑,释然地又松了一口气……

由于一些新的规定,加上有些网站更多地考虑商业利益,博文这个非主流的写作也受到了更多的限制,读者群始终无法扩大,很多忠实的读者为了让我的博文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纷纷把我的文章打印下来,给身边不上网、或者不习惯在网络上阅读的朋友看。我知道后很感动。这也让我不再排斥自己的博文被平面媒体转载,而且也开始回复编辑与书商的来信,放低了身段。于是,我的文章越来越多地被平面媒体转载(大多还给了我稿费),我也保存了那些报纸与杂志。但诸位可能有所不知,我几乎从来没有重新阅读过我那些被转载在平面媒体上的博文,所以当有网友来和我讨论自己发表的文章时,我都有些茫然。常常又能听到这样一句话:“啊,杨老师,你的博文上了报纸,你知道那个报纸有很多读者吧……”这更加让我迷茫,并很“不爽”……

到底有多少个出版社和我签订过出书合同,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最终却只有《家国天下》能够出版。拿到这本书后,我一直不敢阅读我自己的这些文章。后来听说这本书卖得很好,而且读者的评价很高,我才诚惶诚恐地翻看这本书。谢天谢地,这还是我的文字,虽然被删除了一些内容,但基本上还是原汁原味,谢天谢地啊……

不久我就接到了很多祝贺我的来信与电话,他们大概说了类似的话:杨先生,你的博文能够出版,恭喜你;你能够进入主流社会,这是莫大的成功,祝贺你……

祝贺我?祝贺我什么?祝贺我的书出版了,祝贺我从不入流的“一个写博客的”成为一名出版了实体书的“作家”?祝贺我进入到中国主流的边缘?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夜不能寐,再次翻开了《家国天下》……我心情那个紧张啊,我想知道,我真的进入到主流了吗?

写到这里,不知道你看懂我在说什么没有?如果你不懂,我能够理解。毕竟,一位独立的思考者,一位精神自由的人,一位宣扬民主理念的杂文作者,最高的荣誉可能就是“非主流”这顶桂冠。现实中,“主流”指的应该是讲解论语的大学者、扭曲自己的身体却无伤大雅的芙蓉姐姐以及能够迎合大众又不犯忌的文化大师。活在主流中的知识分子得到了“上级关爱”,能上电视、出书,到各地演讲作报告,当作家做学问也能名利双收。如果说,谁不想进入主流、不想拥有更多的资源、不想拥有更多的读者,那一定是假话。实话实说,当我能够登堂入室去写专栏,当出版商要推出我的“畅销书”的时候,我是动过好几次心,并试图与他们合作过。

然而,当我发现对于我这样一个以推广民主自由理念为己任、不屈不挠为之奋斗的人要想从“非主流”跳跃到“主流”的唯一条件就是放弃我的理念、改变我的信仰,我猛然警醒。脑海里有一个声音在提醒我,内心深处有一个力量在督促我:千万不要为主流而主流……要进入主流,你得学会如何遣词造句以及有人不想看到的东西。看看我那些被平面媒体节选的博文吧,有些已经面目全非、惨不忍睹;看看书商给我提的条件吧――写间谍小说,但写半个世纪前的故事……我们可以包装你到全国各地演讲卖门票,但你必须收起常常挂在嘴上的一些东西,这个太不主流了……有时我真想对他们大喊一声:你不如干脆一刀把我阉掉吧?

《家国天下》出版了,也算是我有了一个发声的主流平台,但请大家放心,我会时时提醒自己:我依然是一名杂文作者,依然要在主流们一片歌舞升平的时候发出“自己的声音”……

上一篇:不是每一条新闻都会有结局 下一篇:富士康大院里孤独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