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工作 一本厚厚的书

时间:2022-10-17 05:33:27

班级工作 一本厚厚的书

摘 要:班级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班级管理又是每一位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实现学生自治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教育教学的成功体现。在此,笔者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及多年来的班级管理经验,说说自己对班级管理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班级管理;关爱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217-01

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班级管理又是每一位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实现学生自治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教育教学的成功体现。在此,本人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及多年来的班级管理经验,说说自己对班级管理的一些体会。

一、学会爱学生

师爱就像一座桥,它连接着师生间的情感,实现着师生间的默契;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只有真正地、不带偏见地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和关心学生,才能赢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才能使他们虚心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1、严爱优等生

优等生,谁都爱他们。正因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他们,并时时提醒他们“学会学习”,更要“学会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

2、“偏爱”后进生

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

3、博爱中等生

中等生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二、班级工作细化

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更是一种管理策略和管理思想。班级中的常规工作比较琐碎,管理不当,则会杂乱无章;而细化管理,无序的,杂乱的也就变得有序了,变得有章可循了。

1、班级卫生

在进行班级工作分配时,我的分工很细,大到卫生区,小到教室里的角角落落我都分工具体,专人负责,落实到位。根据学生到校的时间,我安排7名学生打扫卫生区,划分区域,组长监督,分工合作,中午吃完饭,再派两名学生去卫生区捡拾树叶。举班牌、擦黑板、扫地、倒垃圾,我都根据乘车情况给孩子们安排了值日,并把分工值日表张贴在了四表框内,卫生委员每天负责定时检查卫生,哪里不干净,只要一对照值日分工表,便知是谁的不足了。

2、班级管理,选好班干部,精心培养小助手

在我们范公小学,时时需要盯班,事事需要老师亲为。我们班主任不由地抱怨:当班主任太累了,班级工作琐碎无边。但现实情况已是这样,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学会巧干。以前我教四年级时,曾参加国家级课题“少年儿童的研究”,在这一课题的引领下,我实行过值日班长制,效果还是不错的。现在任教于三年级,孩子小,自控能力差,我没有实行轮流制,而是推选了班内一名学习成绩好、威望比较高的孩子担任中队长,负责协助体育委员整理队伍,协助纪律委员监督午休和眼保健操。下一步我也将逐步试行中队长轮流制,让每个有上进心的孩子都尝试一下管理班级的苦与乐。

3、建立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气氛

经常听到有些家长抱怨:孩子太懒了,不愿动脑筋去想问题。确实,现在的孩子不吃苦,也不愿动脑,甚至做数学题时他都不愿意去读题。针对这一情况,我在班级中建立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氛围,使人人都有一个竞争对手 。每个学生自找一名水平相当的对手(我依据学生的可比性,稍作调整)。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铅笔盒上贴上竞争对手的名字,竞争对手比学习、比思想、比体育。通过这样的竞争,优等生更优,基础薄弱的学生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进步也较快。

4、对于班级作业的检查

我们是班主任,也是孩子的任课老师。对于作业,我精心布置,认真检查。教一二年级时,对于书写认真且全对的孩子,我会在他的本子上画上一个可爱的笑脸进行鼓励,够五个笑脸,便可换得一颗红心,够五颗红心,就可换得一只蜻蜓。当然这些红心和蜻蜓都是我用擂射纸剪的。学期末,孩子们的语文书扉页上都贴满了闪闪发光的红心和蜻蜓,可爱的小脸上写满了自豪。升入三年级了,孩子的作业量一下子加大了,字词、日记、读写笔记、作文等,为了了解孩子们的实际掌握情况,本本作业需要老师亲自批阅,可这样一来,老师的工作量就很大了。于是,关于字词的作业我便放权给了组长。当然落实检查需要方法。我班47个孩子,4人一组,共12个小组,根据平时的学习情况和到校的时间,各组推选出了1个组长。早晨到校后,组长便负责检查字词作业,从自己所负责的组中选出一名书写认真的和一个书写不认真的,看看是否有未完成作业的,把这些情况在我事先打印好的表格内作好记录,并在墙上相应的专栏内给书写认真的画上红星,书写不认真的画上黑星。这个办法我已试行了三周,效果还是不错的。

以上都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只是做的方式、管理的力度不同而已。我觉得,班级工作犹如一本厚厚的大书,需要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深入其中,慢慢去读,慢慢去品。

上一篇: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化刍议 下一篇:只有走进学生的家里 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