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行业需要反垄断法吗?

时间:2022-10-17 05:22:43

软件行业需要反垄断法吗?

在热带雨林中,我们会说谁是垄断者?是榕树、蔓藤,还是大象、毒蛇?常识告诉我们,这些都不算是垄断者。即便是在生态链上处于比较高的位置的动物,也无法定义它是否具有垄断特性。

这是一个发生在自然生态系统里的事实,有一种自然力量在维持着一个平衡。然而在一个人造的商业世界里面,达到平衡需要许多规则的干预才有可能。反垄断法就是试图保持这种平衡的规则,在发达国家如此,在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自然不会例外。

反垄断法是商业世界里

维持秩序的工具

一些伟大的企业依靠独特的起点,顽强地坚持着,最终成就了一个巨大的企业帝国,甚至缔造了一个新的行业。比如微软之于软件业,就可以这样类比。然而后来者或者挑战者在试图寻求一样的控制地位的时候,就会遭遇到障碍,这个障碍就是传统领导者利用市场垄断地位所形成的各种壁垒。为了打破这个壁垒,我们就需要反垄断法。

最近,与一位从事基础教育的朋友聊天,谈到了软件企业与反垄断法。她说,“软件企业如果不垄断的话,他们靠什么吃饭?靠什么生存?软件本身就是一种知识产权,它本身就是一种不能分享的技术,垄断是理所应当的。像微软,美国也制裁过它,让它分家,结果又怎样呢?微软还不是不会把它的核心技术拿出来与全世界分享?再说,微软收购雅虎为了什么?IBM收购普华永道为了什么?大家不都是想成为一个垄断企业?”

看来大家的认识都是比较一致的。然而,具体到软件企业,处于领导地位的企业受到反垄断法的刺激,真的会彻底影响其生存吗?挑战者或者行业的其他企业真的能通过反垄断法得到保护吗?

反垄断法能提供

生存空间吗?

研究反垄断法,我们首先要知道它到底是在“反”什么。人们在解释“法定的市场支配地位”的时候,说它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也就是只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才被认为是垄断行为,才会被反垄断法所关注。

如果领导企业首先获得的是一个社会地位,那么不管它多么巨大,我们都无法让它适用到反垄断法中。比如VISA银行卡组织,比如谷歌,我们就没有办法用哪一个条款去“反”这些事实上已经成为行业巨头的企业,或者具有一定垄断性质的企业。那么,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实际上它们所处的商业环境,具有类似植物生态环境的特性。

笔者经研究发现,植物生态系统与动物生态系统相比,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植物生态系统不是依靠“掠食”来维持,而是依靠对环境资源的慢性争夺来维持。大树并不会吃掉小草或者灌木,但是前者会用时间把后者生存所需要的阳光遮住,从而“垄断”了后者所需要的资源,因而用最直接、最朴素的方式完成了竞争,“扩大”了自己的地盘。从这一点看,植物生态系统比其他的生态系统要“和谐”很多倍。在商业世界,植物生态系统的行为模式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商业生态比植物生态唯一的差别,就是商业生态由人主宰,可以变换位置,而植物生态不能。

所以软件企业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实际地位,如果你依靠卖软件许可来获得利益,那么你就一定会步入动物生态系统,就一定会成为反垄断法所留意的对象;如果你是依靠直接服务或者间接服务获得利益,那么很可能就会进入植物生态系统,就可以获得长期的生存空间。

软件企业如何

利用植物生态系统?

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确实已经超越了个体的竞争,大家都说,现在是价值链与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市场上的竞争能量来自于背后的合作伙伴,包括企业的上下游。然而这点认识还不足够,我们越来越发现,单一或者多个价值链所形成的能量也只是有限的能量,还不能与不停吸收能量但又不用耗费太多资源的生态系统相比。企业界开始关注在一个商业生态系统里面做事情了,人的动物属性往往又把这个生态系统当作“掠食个体”与“掠食价值链”的延伸,从而带来了更多的商业灾难。虽然我们在很多时候已经跳出了“人财物产供销”的个体资源配置模式,但是对整个决策与运营系统的认识还没有跳出“人财物产供销”的资源结构,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如何用最低的投入调配社会资源,获得既竞争又不“掠食”的植物生态般的商业利益。调配成功的关键,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将各种社会资源的运作节拍统一到企业的核心价值链上,从这一刻开始,企业所关注的焦点已经超越了一般资源的范畴,而是开始以时间以及时间节拍为主轴了!

美国斯坦福大学谢德逊教授首先提出的“双面市场”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有两种力量在维持,一端是销售市场,一端是供应市场,企业的利益只是在这两个市场的运转中攫取。我们传统的做法是只关注销售市场,而忽视供应市场,这样组织由于环境变化所形成的波动就比较大,很难获得可持续的自发式发展。同时,考虑两个方面的市场将获得一个“独控”生态般的效果。在实践中,双面市场是两个协同的市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倚重,客观上形成了类似阴阳、太极轮回演进的效果。在不停的轮回中,组织才会积聚越来越多的发展能量,这些能量的特质是相当一部分不属于自己,但是却会自觉地被自己所控制,逐渐在整个行业的生态系统中,形成自己的特别地位――一种与其他力量有明显差异的、具有明显优势的地位。

软件企业的资源极限在理论上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的资源是人的智力,只有那些死抱着旧工业逻辑的软件企业才可能被反垄断法击倒;而软件企业也根本不可能通过反垄断法得到任何支持长期发展的好处。

上一篇:基于BREW平台的多态机制实现 下一篇:别把“免费”上升为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