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生物课堂教学的减负举措

时间:2022-10-17 03:44:16

例谈生物课堂教学的减负举措

【摘 要】 减负,是要给学生减去过多的课业负担。本文从知识目标、学习时间、作业量、学生心理等方面阐述一些可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减负举措,符合新课程理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课堂教学;减负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为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教学理论,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探索的课题。课堂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主阵地,要把减负付诸实践,还得从生物课堂教学着手。笔者以新人教版必修2模块第3章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学生减负而优化教学策略的多方面举措,以期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1.钻研教材,分析学生,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在钻研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和学生认知情况的基础上,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可以被确定为:(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3)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其中(1)、(2)项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教学应紧紧围绕重难点进行,不要偏离目标去比较RNA的结构,也没必要提前去学DNA的多样性特征(本章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有相关内容),也不要超出知识范围讲述四种含氮碱基的结构式。有些教师喜欢在教学中加深内容,提高难度,按高考要求进行一步到位式教学,结果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生物学难学,失去了学习生物学的信心。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尽可能根据大部分同学具备的学识水平,分层次分阶段去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达到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所以,教师在平时新课教授时须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注重从知识目标上给学生减负。

2.精心编写教案、学案

教案项目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教法、教学过程、板书等项目。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编写教案是一个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实际情况的综合过程。课堂教学活动是教案的执行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编写教案,还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编写学案。编写学案考虑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学。把学习目标、活动设计明确在学案中,还可以编入例题自测题、巩固练习。这么做虽然增加了教师工作量,但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条理的引导学生开展各项学习活动,更容易让学生在课堂内达成很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从名目繁多的课外同步辅导资料中脱离出来,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教学案的精心编写,可以从作业量上给学生减负,给学生省去不少课外学习时间。

3.优化教学环节,内容精讲,习题精练

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教学环节,合理安排讲练的时间。应用学案教学,让学生从教师冗长的讲授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但切忌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学生个人的自学过程,要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本节内容我安排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生利用学案自主性学习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科学研究方法;再由教师按基本单位――平面结构――空间结构的顺序重点讲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并出示DNA结构模型和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最后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在学生动手制作模型时边巡视边指导。

第二课时为加深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的理解和应用,我针对性地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由师生互动完成。学习活动(一):如何区分DNA单链与双链;学习活动(二):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算碱基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结之后安排学生完成学案上的巩固练习,教师布置的巩固练习要求难度适宜,题量适当。

虽然该节内容的教学课时数没有减少,但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多了,课堂成为了学生的舞台,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维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4.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多样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选取教学方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本节知识的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把DNA的化学组成、立体结构等重、难点知识编制成多媒体课件展放,将DNA双螺旋结构变抽象为形象,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2)小组合作教学。把班上的同学分成小组,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在构建脱氧核苷酸、单链、平面双链、立体空间结构模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内容,同时还体验了科学家的研究历程。(3)启发式教学。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析碱基之间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相关计算公式、解题方法思路,并配合适当的练习,将知识化难为易。除了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外,我还运用了DNA的结构模型,平面结构粘贴图片等教具用于教学。

5.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从心理上给学生减负

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对提高学习效果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不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生物是“苦差事”,而是应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引导他们乐学,愿学,主动性学习,在没有压力的情境下轻松地学。培养学生兴趣的方式很多,如精妙的导言、恰当的比方、生物影片、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有比赛、讲故事、角色扮演、趣味游戏等活动,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承认学生在学习基础、发展方向和最终发展程度上存在差别,也就是有优生和后进生之分。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后进生的积极性。为了让后进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课前我给他们安排了任务,准备一些用于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粘贴图片,上课时他们果然热情高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时,我先安排学生自主性学习,再选同学到讲台上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历程;在学生分组合作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时,采用分组竞赛的方法。这些办法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习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虽然社会提倡素质教育,但在高考升学的压力下,高中学生课业负担仍然很重,每天的学习时间很长,作业、考试很多,心理压力较大。给学生减负,任重道远。每位生物教师也应该为学生减负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学生们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上一篇:高中物理图像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和课程整合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