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情况调研

时间:2022-10-17 03:21:35

东阳市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情况调研

摘要:目前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的问题一直深受幼儿园和家长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对东阳市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情况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幼儿还没完全适应,其主要原因是受人际环境、活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本研究在调查、了解和分析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关键词:小班幼儿;入园适应;建议

一 、引言

对于幼儿来说, 幼儿园生活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转折期,对幼儿一身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对新入园的小班幼儿而言,幼儿园是一个非常陌生的环境。刚入园的幼儿大多数表现出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如果这种负面情绪不能自然消失继而会产生恐惧、悲观、失望等对心理健康发展更为不利的情绪,出现更为严重的“拒园”行为,从而阻碍幼儿的成长。因此,一直以来,入园适应问题是学前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之一,也是家长和一线教师颇为关注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要创设平等和谐的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由此可见,解决幼儿园适应问题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因而我们有必要对儿童的入园适应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在寻找有效措施缓解儿童精神压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其成功适应新环境,新事物,为儿童更好地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东阳市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情况又是如何呢?为了了解这一情况,本研究对东阳市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情况进行了调研,试图了解东阳市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情况。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抽取了东阳市三所幼儿园的200个幼儿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200份,实际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100%。

三、结果与分析

表1幼儿入园哭闹、教师安抚情况的统计(%)

从表1中可以看出54%的小班幼儿能轻松入园,高兴地跟老师打招呼,37.5%的幼儿有入园哭闹,教师需安抚的现象,8.5%的幼儿哭闹现象严重,教师无法安抚。

表2 幼儿入园依赖程度的统计(%)

从表2中可以看出51%的幼儿喜欢亲近老师,愿意听老师的要求,45%的幼儿偶尔会缠着家人或老师,4%的幼儿喜欢完全依赖家人和老师,不听要求。

表3 幼儿在园与同伴之间的关系的统计(%)

从表3中可以看出66.5%的幼儿能友好的对待同伴,比较合群,28%的幼儿偶尔会去攻击他人,只有5.5%的幼儿对待同伴不友好,喜欢攻击他人。

表4幼儿在园交往情况的统计(%)

从表4中可以看出46%的幼儿乐意与他人讲话,沟通交流,51%的幼儿交往能力一般,不怎么喜欢与他人交流,而3%的幼儿沮丧少话,默默伤心不理他人。

表5 幼儿在园进餐情况的统计(%)

从表5中可以看出只有42%的幼儿完全适应这方面,能自己独立地开心的吃饭。而52%幼儿还需要借助教师的帮助才能完成,甚至有12%的幼儿进餐比较困难,不愿吃饭。

表6 幼儿在园大小便情况的统计(%)

从表6中可以看出88.5%的幼儿大小便正常,没有尿裤子的现象。9%的幼儿因某种原因,偶尔会有尿湿裤子的现象。2.5%的幼儿自理能力较弱,有大小便不示意,常常尿湿裤子。

表7 幼儿在园午睡情况的统计(%)

从表7中可以看出74,5%的幼儿能自己安静地午睡,不需要老师的抚慰。20.5%的幼儿睡前需要有老师的陪伴或听听故事才能很快入睡。5%的幼儿没有很好的建立午睡的习惯,不愿午睡。

表8 幼儿在园参加集体活动情况的统计(%)

从表8中可以看出60% 的幼儿能积极参与集体活动,39%的幼儿会参加集体活动,但积极性不够。1%的幼儿会排斥活动,不喜欢被这个大集体的一些规则所约束。

表9 幼儿在园情绪表现情况的统计(%)

从表9中可以看出68.5%的幼儿全天的情绪比较稳定,30.5%的幼儿偶尔会情绪不稳定,会闹闹小脾气,只有1%的幼儿情绪比较低落。

四、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1.对于幼儿在园行为表现情况的讨论

从表2的数据来看,只有51%的幼儿不会依赖家人或老师,愿意听老师的要求,能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而45%以上的幼儿依赖性还是比较强的,对幼儿园环境产生不适应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幼儿与养护者分离而导致的不适应,在刚入园的孩子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孩子会紧紧抓住养护者的手不放,这也是幼儿入园时普遍出现的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现象。因为幼儿在婴幼儿时期已与他的养护者之间建立起了依恋关系。这种依恋是深刻持久的,它为幼儿提供了情绪安全的保障,能帮助幼儿自信的适应环境。在依恋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幼儿也相应的出现了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分离焦虑是幼儿在与依恋对象分离时表现出的恐惧和戒备反应。陌生人焦虑是指幼儿与陌生人接近时表现出的恐惧和戒备的反应。幼儿入园,养护者的离开,幼儿园环境的陌生、教师的陌生、小朋友的陌生,导致幼儿面临着这样两重焦虑的存在。自然幼儿入园的最大的不适应在于与养护者的分离。

从表4和表8的数据来看,只有46%的幼儿乐于与同伴沟通交流,60%的幼儿能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中,已经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而51%的幼儿和39%的以上幼儿喜欢自己一个人伤心不说话,排斥集体活动,产生不适应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导致的不适应。因为现在的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为中心”的发展阶段,自我为中心认识的孩子不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的规律以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在与同伴一起交流、一起游戏时就会产生不一致的理解,因而会产生冲突性。致使有些幼儿喜欢自己一个人默默地伤心不说话,不理他人。再加上现在幼儿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为主,在家里习惯于独享父母之爱,独享玩具、食物,进入幼儿园后却要与小朋友分享,同时还要遵守幼儿园这个大集体的一定规则,需要她们的约束和克制。这些要求都使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感到陌生、不安和恐惧,进一步导致幼儿入园的不适应,因此产生排斥集体活动的现象。

从表5的数据来看,只有46%的幼儿自己能独立进餐,开心的吃饭,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好,适应幼儿园。而51%的以上的幼儿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不会自己独立进餐,产生不适应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幼儿生活能力差而导致的不适应。因为幼儿在脱离熟悉的家庭环境到幼儿园时,需要改变在入园前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系统---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这对于幼儿来说又是一大挑战,这使得幼儿适应困难。因为这部分幼儿在入园时,不会独立吃饭,这就导致幼儿在幼儿园里出现吃饭慢吞吞,甚至不愿吃饭的现象的产生。这都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导致的不适应,这样的不适应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在集体生活中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导致幼儿产生自卑和胆怯的心理,加重分离焦虑带来的负面情绪,最终使幼儿不愿入园。

从表1、表3、表6、表7的数据来看,幼儿会产生不适应的现象的主要原因都可能与幼儿与养护者分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和对幼儿园作息制度不习惯、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有关。因此教师和家长要高度重视这几方面,教师不要一味注重自己的教学效果,而忽视幼儿常规的培养。家长与老师还要共同协助,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必定是稳定的,在以后去改就来不及了,所以一定要尽早。老师和家长要去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2.对于幼儿在园人际关系情况的讨论

从表2和表3的数据显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和幼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来看,一般来说幼儿刚入园先和老师先亲近,与老师的关系要好,可是数据显示45%以上的幼儿不怎么亲近老师,而只有28%的幼儿与同伴间的关系处理的不好,两者相比,后者要比前者要好。这说明教师自身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对幼儿的投入还不够,对幼儿不够关心,致使幼儿不喜欢亲近老师。因为教师是幼儿在幼儿园中的“重要人物”与“权威人物”,她们期待着教师亲近他、关心他,渴望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把教师当作最可依恋和信赖的人。因此教师应好好思考。

3.对于幼儿在园情绪表现的讨论

从表9的数据来看,68.5%的幼儿全天的情绪已经比较稳定,只有30.5%以上的幼儿情绪会有低落的现象发生,产生不适应的现象。这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正常的,因为小班的幼儿处于“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偶尔会闹闹小脾气,小脾气一过又会恢复良好的情绪。因此教师应加以关注每个幼儿,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她们,让他们能快乐地生活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

(二)建议

幼儿是稚嫩的、可爱的,为了让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再结合以上的原因,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儿入园前家长帮助其做好充分的准备―入园适应的良好开端;幼儿入园时教师的爱―入园的关键点;幼儿园―入园适应的桥梁;家园合作―入园适应的合力。

参考文献

[1]朱蓓凌.儿童入园适应心理分析[J].幼儿教育,2007,Z1:38~39.

[2]姜永杰.心理学视野中的幼儿入园适应探析[J].幼儿教育,2006,Z1:22~23.

[3]唐林兰.幼儿入园适应问题探析[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96~97.

[4]汤肖丽.2~3岁婴幼儿“入园适应”教育对策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5,12:74~76.

[5]张丽.幼儿入园适应期的心理准备[J].广东教育,2008,1:47~48.

[6]余翠花.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及消除对策[J].幼儿教育,2006,7:20~21.

上一篇:SDJ―150型带式输送机机尾的改造与应用 下一篇:现代生活中的污染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