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新探

时间:2022-10-17 03:17:42

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新探

学校教育是以班级为基本的组成单位,班级的“领头羊”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将影响到班级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将对学生的能力、性格等方面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那么,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当班主任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树立自信心

班主任工作中,常会遇到这样一群孩子,由于习惯、家庭等各种原因,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不做家庭作业,听课不够认真,自习课说话,对学习感到无所谓等。为尽可能地改变这种境况,班主任可让这类学生充当小助手参与班级的管理,让其充分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内心深处迸出进步的火花。我班有一位叫胡晓玲的女孩,表达能力极好,也挺惹人喜爱,可就是不爱学习,不愿写作业。我发现她缺乏激情,为了帮她树立信心,我请她担任小组长,协助我检查其他同学的作业。大概是她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她开始努力学习,积极做好事,最后,还被同学一致推荐为“三好学生”。

正是这种所谓的“信任”从心灵深处感化学生的心灵,鞭策着他们的行动。在这样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说:“我喜欢这个老师,因为老师对我很好。”“老师对我真关心!比我的父母还理解我。”因此,教师教育学生时,要从内心深处爱学生,这份爰不仅要真诚,还要充满智慧。我们班的学生上课总是窃窃私语,习惯不好,我千叮咛万嘱咐甚至课下监督仍无成效,让我十分头疼。于是,我就开玩笑地对孩子们讲:“人脸上之所以长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让大家多看多听少说,该说的时候说,如果谁在不该说的时候说了,我就送他一张嘴,用胭脂画在脑门上。”说完了看看孩子们的表情,我觉得这个办法能有效,果然接下来的一星期班里格外得安静。就是这样,再不用多费口舌,学生养成了好习惯。

教学有法,本无定法,贵在得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教师的说教在有些学生的眼里都快成出土文物了,如果我们的说教对学生来说毫无吸引力,你还能指望他能听你的吗?比如说上网的问题,有些家长对网络没有准确的认识,有些家庭条件好些的,为孩子准备了电脑,并且不加约束地让其使用。这样的家长片面地认为这就是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结果有的孩子痴迷聊天、游戏上瘾。我教的班级里每年都会出现几例,怎么办?只能加强自身修养,熟悉孩子的世界,慢慢引导:“孩子,你知道什么是爱吗?真正的爱是从了解开始的,你现在了解你所谓的“心上人”吗?你只是在浪费时间,为一时的情绪缴纳高昂的学费。等你真正成年后会明白,你的得到和付出远远不成正比。”在这样真诚的谈心中,学生慢慢觉得你是为他好,不知不觉就改掉了这些坏习惯。

二、强化能力训练

我班有很多农村的孩子,他们普遍存在胆怯懦弱的现象,缺乏基本的锻炼,渐渐形成自我封闭的性格。在全体同学面前,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应积极创造情境,逐步培养其自信心,促其性格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我曾悄悄地对一位性格内向,很文静的男孩子说:“老师这几天较忙,对班级管理可能力不从心,你愿意帮我代管几天吗?看着我诚恳的目光,他不太乐意地接受了。之后,我宣布让他代管几天班级,几天中,我观察到他慢慢地变得性格开朗活泼了,似乎变了一个人。我还经常让班干部自己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班内学生轮流主持。寻找各种机会,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孩子们得到了应有的发展。

三、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

班主任要像家长一样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有的家长没有时间辅导学生,加之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班主任的角色就是一个平衡杠,调节学生的心理。对差生给予一定的关怀,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而对易骄傲的学生,则适当的来一个当头一棒。学期结束时,“优秀学生”等称号优先考虑进步较快的同学。我班上有个孩子,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他跟农村的爷爷奶奶生活。因为他特爱生气,一点小事就会惹得他很不高兴,甚至大骂脏话。故大伙儿都不乐意跟他玩,甚至有意气他,他便经常逃学。当了解了这一情况后,我便主动跟这个孩子沟通,帮助他尽快地融入班级这个圈子,解开心中的郁结,他的性格渐渐开朗了,也不再往家跑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我们需要科学家,也需要负责的送奶工,让我们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我常在想为什么孔子、陶行知、苏格拉底、叶圣陶等中外教育家能留名青史,那是因为对学生来说,真正能走进他们心灵的教师不应该是冷冰冰的知识的容器,也不能是硬邦邦地像砖头一样的经典,或是板起脸、皱着眉、一脑门子官司的心理不平衡者,而应该是一个人性化的、温暖的、充满善意和智慧的存在,这样的教师一言一行可以跨越时空激励学生不断前行。也许他话不多,但是声声入耳,也许他对学生并不十分严厉,却深得学生的尊重。或许我们一个冰冷的眼神,的确能够让学生战战兢兢地背会一首古诗,也许我们的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能让学生小心翼翼的听讲,不敢错过一个字。但是,这一切会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将来他也会这样去对待他身边的人,而我们,也会因此错过很多美丽的风景。

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育孩子,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的确,现在班里的孩子不缺爱,起码不缺那种生活上的,保姆式的爱。他们缺乏的是理智的爱,尊重的爱,带着生活智慧的爱。让我们尊重学生,用激情和善意去过每一天,那时你会发现我们在工作中完善着自我,获得着快乐,我们和学生都活得很幸福,成为这个温馨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决不能忽视这些看似小事的问题,也就做到了“在奉献中成就自我,在燃烧中升华人生”。

上一篇: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研究 下一篇: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