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0例

时间:2022-10-17 01:14:16

小针刀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0例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205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股外侧皮神经在通过髂前上棘处的骨纤维管时受到卡压所引起的一组证候群。其表现是患肢大腿前外侧的感觉障碍。该病的感觉障碍与大多数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麻木或疼痛不同,而是一种特殊的异常感觉,故称为股外侧皮神经异常感觉综合征。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4~68岁;病程3天~2年。该组病例中均排除腰椎间病变、腰三横突综合征、腰椎肿瘤、臀上皮神经炎患者。

诊断标准:外伤史、劳伤史及风寒史。患者主诉大腿外侧麻木,有针刺或烧灼样的疼痛,活动时显著加剧,卧床休息可使症状缓解。主要特征是单侧股外侧疼痛,为刺痛,大多为阵发性。感觉局部皮肤感觉减退,麻木、刺痒、烧灼或压迫等感觉异常。走路或站立时加重,坐卧位休息时缓解。髂前上棘内下方有明显压痛点,或可向下方放射。

治疗方法:小针刀松解法,取穴阿是穴(1~2),患者采取仰卧位或健侧卧位,先定进针点,髂前上棘内侧1~1.5cm,腹股沟韧带下缘。髂前上棘下方5~6cm股外侧皮神经处穿出深筋膜处。用紫药水做一记号,小针刀手术常规消毒,覆盖上无菌小洞巾。使进针点正对洞巾的洞口中间,刀口线与肢体纵轴一致,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达骨面。局部用针尖摸索,出现酸胀痛等异感后,纵行剥离2~3次,有条索、结节予以切开,出针。对于疼痛耐受性差的患者可用2%利多卡因稀释后常规麻醉。但因注意麻醉针刺入后达髂骨面,回吸无血后退回式注入麻药1~2分钟后再行针刀松解。出针压迫针孔片刻,无出血后,用创可贴贴敷。一次治疗选1~2刀,最多治疗不超过3次。2次治疗间休息5天。针刀松解后,一般无须做手法操作,可做髋关节的屈、伸、内、外旋活动,增加松解度。中药熏蒸,中药选用独活15g,续断15g,草乌10g,乳香10g,没药10g,元胡15g,怀牛膝15g,僵蚕10g,地龙10g,马钱子6g,伸筋草10g,土鳖虫10g,赤芍10g,大黄10g,木瓜12g,川乌10g,甘遂10g,威灵仙10g,乌梢蛇10g。将以上中药置于熏蒸治疗仪的电热锅中,加冷水1000ml蒸沸。患者卧于熏蒸床上,暴露患侧大腿部进行熏蒸。3天换1次药袋,每日可多次多人熏蒸,熏蒸温度为50℃,每次30分钟,每日1次。小针刀治疗24小时后进行中药熏蒸,切勿针刀治疗当日进行中药熏蒸,以防刀口感染。5天为1个疗程。

结 果

本组30例患者经1次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者12例,2次后又有8例痊愈,3次后又有8例痊愈,另外2例症状明显好转,该2例患者为本组中病程最长者(2年病史)。本组治愈率达96%。

讨 论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股外侧皮神经卡压,是由于腰椎退行性变、软组织纤维织炎及直接压迫刺激等多种原因造成股外侧皮神经走行区卡压,出现的大腿前外侧皮肤疼痛和感觉异常等一系列证候群。笔者采用针刀治疗的关键是切断已经变性的筋膜、韧带、肌腱以恢复神经、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而达到治疗效果。

中医学认为本病为“寒痹”主要是寒气侵袭或闪挫,病位在经在络。所以笔者运用中药熏蒸,应用祛寒除湿、疏经通络等药通过局部皮肤以达到祛寒、通络、活血的目的。采用以上两种方法治疗,表里同治,从而收到满意的疗效。

上一篇: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下一篇: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的个人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