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中对质量与造价的控制要点

时间:2022-10-17 01:01:17

工程项目管理中对质量与造价的控制要点

摘要:建设项目投资一般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在建设市场中的表现是工程造价。投资不仅要节约成本,同时也应该兼顾工程质量,所以,对质量和造价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寻找出一些控制的经验措施和要点,是必要和重要的。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建设;质量;造价

1.引言

随着近年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工程投资额的急剧增长,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目前建筑市场主体发展还不尽完善,业主方投资缺乏超前意识及管理经验,造成了结算超预算、概算超估算,无法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的最大合理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市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施工单位对建设项目工程质量与造价的控制,也有许多值得考量和改进的地方。所以,对质量和造价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寻找出一些控制的经验措施和要点,是必要和重要的。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点

2.1方案控制

在项目实施方案审批时,必须结合项目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确保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合理,以确保工程质量。

2.2材料及构配件的质量控制

①建筑材料品种繁杂,质量及档次相差悬殊,对用与项目实施的主要材料,运到施工现场时必须进场报验,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如不具备或对检验证明有疑问时,应进行补验。检验所有材料合格证时,均须经监理工程师验证,否则一律不准使用。②所有各种构建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凡标识不清或者怀疑质量有问题的材料,质量保证材料有一点或与合同规定不符的一般材料,受工程重要性程度决定的材料,需要进行追踪检验以控制和保证其质量可靠性的材料等,均应进行抽检对于进口的材料设备和重要工程或关键施工部位所用的材料,应进行全部检查。③材料质量检验的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将所取得的材料质量数据与材料的质量标准相对照,借以判断材料质量的可靠性,能否使用于工程中,同时,还有利于掌握材料质量信息。一般有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等四种。

2.3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控制

施工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的控制应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部分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个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其步骤为:实测―分析―判断。为了更有效地做好事前质量控制:①要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是进行施工才做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操作人员都应严格执行.②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主要活动条件有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只有将它们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状态,才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③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④设置质量控制点,以便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2.4对人员的控制

在项目质量控制中对人的控制,是指对直接参与项目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的有效管理和使用。人,作为控制对象能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动力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达到以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促工程质量的目的,除了加强纪律教育、职业道德、专业技术只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制定公平合理的奖惩制度外,还需要根据项目特点,从确保质量出发,本着人尽其才,扬长避短的原则控制人的使用。

2.5机械设备控制

制定机械化施工方案,应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力求获得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从保证项目施工质量角度出发,应着重从机械设备的选型、机型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等三方面予以控制。机械设备的选择,应本着因地制宜、因工程制宜的原则,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性能上可靠、使用上安全、操作上轻巧和维修方便的要求,贯彻执行机械化、半机械化与改良工具相结合的方针,突出机械与施工相结合的方针,突出机械设备,正确地进行操作,是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应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操作人员必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出现安全质量事故。

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点

3.1必须全面实施、全员参与

投资人或项目管理者在工程施工阶段,对项目的管理是为使项目要求的质量、工期、费用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由于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施工项目造价控制是项目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3.2开源节流、精打细算

在组织措施上,建设单位应督促承包商在保证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先进技术,以降低工程造价,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和降低造价的目的。施工方案包括四方面内容:①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降低造价的关键;②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求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降低造价的技术措施;③严把质量关,杜绝返工现象,缩短验收时间,节省费用开支。

3.3加强材料、设备的采购和管理

材料费是构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内容,一般材料费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可见在施工阶段,做好工程材料供应管理,对于降低工程造价十分明显。项目管理者可在施工过程中参与主要材料的选型定价,为做好选型定价工作,要认真调查和分析材料市场的价格及其走势,对商品混凝土、钢材、门窗、水电及墙地面装饰等大宗材料的采购应协助承包商进行多家比选,对大型的工程项目还可以组织供应商进行招标,在质量、服务、价格方面反复比较,从中选优。

3.4认真搞好工程竣工审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工程项目竣工后,承包商将整个项目的竣工结算提交给发包人(投资人或项目管理者)进行审查时,为了避免承包商在结算过程中,虚报工程量和高套定额基价等以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为,项目管理者可在签订施工合同时注明超过审查额度的一定限度时,审查费用将由承包商支出。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投资人或项目管理者,如果要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造价,必须从项目的的各个环节人手,找出控制要点,突出管理重点,实施建设过程中严格监控,这样,才可以使得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总造价等控制在预算或理想的范围内。

上一篇:高炉风口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下一篇:简述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运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