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绿色梦之地

时间:2022-10-17 12:48:23

哥本哈根:绿色梦之地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是一个世界闻名的绿色城市。大量使用的可再生能源、世界一流的集中供热系统和公共运输系统,水清景美的滨水公园,还有不能不提的“自行车之城”的美名。难怪2009年由《经济学人》智库和西门子合作出版的欧洲最环保的30个城市中,哥本哈根拔得头筹。

但是一个环保城市的建立并不能只靠市民改使用自行车出行,也不是仅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就能做到的,哥本哈根这个绿色城市的模型告诉世人,环保不但能提高生活质量,还意味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如:能源的合理利用使得本地的企业更为强大,更有竞争力。公共交通系统的改善,不仅减少了交通拥堵,节省了数十亿美元,还可以保持城市的效率。海港的水质变好不仅能改善环境,还能增加房地产价值,带动本地企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哥本哈根的“金蛋”

由于受到经济衰退的影响,大多数西方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失业率居高不下,养老金和医疗费用不断增加,税收的增速却趋于缓慢。而丹麦却找到一个有效拉动国家经济的部门:绿色产业。

绿色产业是丹麦的经济发动机,丹麦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的产值在GDP中的比重达到3.1%,约为94亿美元,而在哥本哈根,绿色产业每名雇员的生产率高于首都的平均水平44%。同时,绿色产业还是出口增长最快的部门,和传统制造业部门相比,丹麦环保技术出口的增长速度令人咋舌,以哥本哈根为例,在2004-2009五年间,绿色技术的出口增长速度一度高达77%,而2011年丹麦绿色技术的出口占到丹麦出口总量的12%。

国土狭小的丹麦曾经完全依赖能源进口,但是70年代初石油危机使这个国家转变了观念,着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来实现能源自给自足。作为一个半岛国家,丹麦的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因此风能产业在长期发展中成为了丹麦的王牌产业。

世界10大风轮生产厂家就有5家在丹麦,全世界60%以上的风轮制造厂家都在使用丹麦的风轮技术。目前,丹麦海上风力发电厂已达12个,其中世界上最大的霍恩礁风力发电厂可以满足15万个家庭的电力需求,丹麦的风电设备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也超过了三分之一。350多家与风能产业相关的公司分布丹麦各地,为丹麦和世界各国生产涡轮机、叶片、发电机、齿轮和控制系统,为丹麦创造了2.5万多个就业岗位。

距离哥本哈根3.5公里的米德尔格伦登在2000年落成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车园,为哥本哈根提供4%电力,而且白色的风车叶片和蔚蓝的大海形成的美丽风景线也成为游人必去的景点之一。更有趣的是,它是丹麦第一座由市民和政府以股东形式合营的海上风电场,有近万名股东,许多都是普通的当地居民,当年在政府鼓励下投资风电场,如今均已收回成本,而且还可以自由买卖他们的股份。

自行车之城

在哥本哈根,活跃在大街小巷的骑车人可谓是一大亮点。不管是西装革履、高跟鞋小黑裙的上班族,还是T恤牛仔裤的年轻人,甚至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都是哥本哈根“自行车队”中的一员。在哥本哈根官方和民间组织的推广以及大力兴建基础设施的吸引下,自行车文化深入人心,它不但深深吸引着哥本哈根市民,还成为世界旅游者向往哥市的一个因素——《时代》杂志就将哥本哈根评为欧洲最酷的绿色城市,排在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城市榜的第五位。

在哥本哈根的城市指南中,自行车是出镜率第一的标识,远远超过小美人鱼雕像等知名景点。丹麦自行车占民众总出行方式的百分之十八,丹麦人每年骑行的路程达到20多亿公里。而在哥本哈根,有36%的人骑车上班,到2015年目标是至少达到50%。而达到这一目标每年可减少8万吨的碳排放。另外,骑自行车出行极大地减少了城市的交通拥堵,从而节省了可能因交通拥堵而浪费的10万个小时。

骑车出行还给市民带来了幸福感。因为它减少了噪音和污染,而且还能够强身健体。在一份在哥本哈根做的出行方式调查问卷中,“你更享受下列哪种出行方式:汽车/公交车/火车/自行车?”一题, 58%的人选择了自行车。而选择汽车和公交车的人分别是34%和17%。而且67%的市民认为哥本哈根的自行车文化在塑造城市性格和活跃生活气氛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即便是在比较恶劣的天气,哥本哈根市民也喜欢选择骑车出行,以至于出现“自行车拥堵”的奇特现象。事实上,为了方便“骑士”们出行,哥本哈根市积极改造和拓宽原有道路,专门为照顾自行车行进而设计了自行车专用“高速路”,为自行车提供更多空间,使骑车更加快捷和安全。有趣的是,这种对公路的改造会增加汽车行驶的难度,借此吸引更多人进入到“骑士”行列中。

“零排放城市”

在上世纪70年代,哥本哈根的城市污水经过下水道被直接排放到海港中,海水受到严重污染,在哥本哈根的海边游泳曾经被视为高危行为。甚至是在15年前,还有近100根污水排放管道源源不断地将污水排入哥本哈根的海港。很难想象,如今的哥本哈根港会成为丹麦最时髦的地方之一。干净漂亮的海水浴场和滨海公园是哥本哈根市民喜爱的地方,在春夏季节,在海岸上和距离港口不远的离岛上,处处可以看到在进行夏天烧烤的家庭、散步的老夫妇、游泳的青少年和为了准备考试而在此背书的学生。

为了净化海洋环境,丹麦政府严格限制向海洋排放污水,自1987年实行《水资源管理计划》以来,已减少向海洋排放7万吨氮。2011年12月生效的最新《水资源管理计划》把丹麦的水域分为23个子区域,针对各个水域的特点,设立了单独的排放管理目标,由地方政府具体执行,以保证丹麦到2015年进一步减少9000吨氮排放量,丹麦所有水域都达到理想的生态平衡状态。

决策者们如此重视水污染治理,在哥本哈根港改造方面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因为他们清楚,港口标志着哥本哈根作为清洁和宜居城市的地位,而这关系到国际公司在该地的投资和商业活动。其中一个原因是:当国际公司决定在该地投资设点时,会考察本地的环境、氛围和服务行业的活力。现在,哥本哈根的海港区挤满了酒吧、饭馆、商店、高档酒廊和咖啡馆,这不但对于企业是一个吸引,还为服务业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而且清洁的环境和高涨的人气也拉高了该地的房地产价格。海港区的房价比其他地区要高出42%。

2009年,哥本哈根市提出计划,要在2025年把哥本哈根建成世界上首个零碳排放城市。该计划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目标是到2015年把该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20%;第二阶段是到2025年使哥本哈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到零。为此,哥本哈根市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的行动小组,对如何减少碳排放提出了详细的行动计划,包括大力发展风能等绿色可再生资源、鼓励更多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推广绿色环保建筑等50项具体项目。

对于已经创造出如此多环保奇迹的童话王国来说,这个目标,或许不是童话。

上一篇:红利税改革不可独行 下一篇: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