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活动

时间:2022-10-17 12:34:12

浅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活动

摘 要:我国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通过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开展探究活动,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活动;学习方式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已知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而探究活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与学习活动。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展性特点的课程。根据笔者在高中信息技术“flash引导路径动画――制作自由飞舞的蝴蝶”一课的教学体验,谈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探究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的动机

“只有既适合于学生,又有意义的问题才能产生有所收获的探究活动。”要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既有趣又有收获,教师要认真思索如何设计探究的情境。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行动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所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在“flash引导路径动画――制作自由飞舞的蝴蝶”教学设计中,首先在“旧知回顾”环节中欣赏和回顾四种flas类型。通过幻灯片展示学生自己制作的flas效果,让学生整体回顾和把握已经学习的知识,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欲望。接着,在作品欣赏环节展示丰富多彩的引导路径动画,这些活泼生动的动画效果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跃跃欲试。教师要求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找出动画的共同特点:对象做曲线运动或沿任意不规则路径运动。

学生学习任务明确了,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点燃了,就会主动地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究活动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创设条件,创造探究的机会

1.以具体案例作为探究内容,以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案例式探究是以一节课为单位,以核心问题为主线,以探究为方法,在教师组织下学生积极学习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时,围绕课堂提出的问题,根据各自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教师引导他们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主动地从事观察、操作、实验、猜测、验证等活动,再创造出新的知识来。

在“flash引导路径动画――制作自由飞舞的蝴蝶”教学设计中,以制作“自由飞舞的蝴蝶”(多个蝴蝶的自由飞翔)动画作品让学生学习引导路径动画的制作方法。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将教学重点进行分解,任务的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设置了两个探究问题,自主探究问题一:怎样让蝴蝶沿指定的路径飞舞?自主探究问题二:怎样制作多个自由飞舞的蝴蝶?两个问题探究完后,作品完善环节要求自主创新设计,完成“飞舞的蝴蝶.fla”的制作,提交动画文件。最终实现由单一任务到综合任务,循序渐进。

2.在展示与交流中,加强合作探究

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过程。学生在这种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中得以不断打开自己的思路,反思自己的思路,发挥集体的智慧,使学生的思维火花成为大家共享的资源。

在“flash引导路径动画――制作自由飞舞的蝴蝶”教学设计中,每个探究问题后面都有展示与交流的环节,请学生上台演示其操作的过程,介绍自己的方法,从而相互交流共享知识,查漏补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适时点拨,注重探究的过程

为了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教师要在学生不明白时适时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在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必须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

1.采用“导学案”方式,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各种探究活动学生都要进行主动、独立的探究实践,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在实施探究活动时,不但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正确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内容,提示探究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究活动。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碰到问题,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应通过导学案的方式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可以阅读“导学案”的方法提示步骤独立完成。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能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flash引导路径动画――制作自由飞舞的蝴蝶”教学设计中的导学案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还有探究问题及探究的方法提示操作。导学案部分内容如下:

探究问题一:怎样让蝴蝶沿指定的路径飞舞?

提示:(1)阅读教材158页“6.3创建引导路径动画的方法”。(2)打开文件接收柜中文件“飞舞的蝴蝶.fla”,为蝴蝶添加和创建一运动路径,使蝴蝶沿路径运动。(3)思考与小结:完成引导路径动画至少需要几个图层?每个图层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动画播放时路径会显示吗?如不显示,怎样让路径显示出来?尝试操作。

探究问题二:怎样制作多个自由飞舞的蝴蝶?

提示:继续添加蝴蝶的引导动画。不同的蝴蝶沿不同的路径飞舞。不同的蝴蝶沿相同的路径飞舞。

思考:怎样修改图层之间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

2.在展示交流中适时点拨,循循善诱

学生在活动中,以个人或小组进行探究活动时,都是从各自的知识经验出发,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事物构建知识体系的,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体会和感受都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信息材料、学习体会与同学分享,通过交流、讨论、对话、争论,促进学生相互间的沟通。在展示交流中,同学之间相互提问、讨论,有问题的解决问题,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同学使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巩固,理解得更透彻。同时教师密切关注讨论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引导,要善于诱导,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及时发现优点,特别是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激发表现欲,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使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相结合。

在“flash引导路径动画――制作自由飞舞的蝴蝶”课堂教学中,每个探究活动结束后,设置交流展示的环节。学生可以上台展示探究的成果,可以提出自己在活动中出现的疑问。学生上台演示完毕,不是马上评价学生,而是采用“你认为他说得对吗?为什么?”“对他的回答你满意吗?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等一些用语来诱导学生回答,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能使他们的个性、创造才能得到更好、更充分地发展,信息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虽然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与困难,但我们有信心继续探索和实践,在探究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探究学习在课堂中绽放出应有的光芒和精彩。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2]张熊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上一篇:产业结构调整下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 下一篇: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