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益的体会

时间:2022-10-17 11:31:37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益的体会

我在几年教学工作中,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益做了一些探索,小结出几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

(1)利用计算机的模拟手法,使抽象的物理问题形象化。物理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抽象概念、过程、现象,我们利用计算机的模拟手法,使之形象化。如:在上《凸透镜成像》这一课时,可利用计算机模拟凸透镜成像过程,把抽象的光线形象化,把透镜成像的过程动态化,学生通过几次观察成像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无意注意就已经把透镜成像的规律记住,并通过特殊光线的显示,揭示了成像过程中物像之间的内在数量关系,充分显示了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势。另外,在上《交流电产生》、《光的传播》、《力》、《静电现象》等课时,可利用计算机的模拟手法把无形的“电流”、“光线”、“力”、“电荷”等概念形象化,使物理知识变“活”。

(2)利用计算机的模拟手法,使微观现象宏观化。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涉及到许多微观物理现象,利用计算机的模拟手法,使微观现象宏观化,展现在大屏幕上。如:在讲“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时,可利用计算机的模拟了“α粒子散射实验”使学生仿佛进入到原子内部,看清了其内部结构。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正负电子对撞”、“原子核外电子绕核运动”、“光电效应”等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微观世界。

(3)利用计算机的模拟手法,模拟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呈现的物理现象和无法演示的实验,丰富教材内容。中学物理教学中,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不少物理过程课堂上不能实现,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就填补了这些空白,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如:在讲到原子弹、氢弹时,可利用计算机模拟原子弹、氢弹的爆炸过程,使学生对原子弹、氢弹的爆炸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对原子弹、氢弹爆炸的控制过程能深切体会。另外:“炸弹的爆炸”“火箭的发射”等等物理过程,在课堂教学中都不可能实现,我们都可利用计算机模拟手段加以弥补,优化教学内容。

二、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优化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的同时,我们还就利用多媒体技术物理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尝试个性化教学模式。我们引进了一系列学生自学课件,引进了北京市出版的《特级教师讲物理》系列光盘,引进了武汉华软出版的教学网络版一套。尝试构建新型的“自学十点拨”式的电教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转变课堂教学中四大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师由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索和建构知识;教学内容由单调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和情操的培养;教学媒体也从教师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课件,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让学生通过人机对话,边学、边思、边悟,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监控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个别化辅导、点拨,帮助每个学生掌握从资源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我们认为,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今后教学发展的一个方向。

(2)我们把多媒体技术手段与目标教学法结合起来,构建了“示标—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解决问题—目标测试”的新型四步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从图、文、声、象等几个方面给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感觉,从视觉、听觉方面给学生立体的信息刺激,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提高了课堂的密度,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与保持,能明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利用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的体会和反思。把计算机引入课堂,对不同的课型,应采用不同的方式,正确把握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的关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出发点、参与量均应有所区别,除以上介绍的两个教学模式外,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时,常常不是整节都用计算机手段,有些教学内容需要利用计算辅助较长时间,有些教学内容只需要利用计算辅助说明一个问题,插入一个片断,也有些教学内容完全不需要计算机手段。这都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来设计。

目前在计算机手段辅助教学的研究领域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地追求表面的奢华和大容量,结果,常常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课堂上顾此失彼,降低了课堂效率。也有一些教师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来取代真实的物理实验,这样的实验当然准确无误,但我们认为这也是一种误区,背离了物理教学的本质,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客观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不利于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摆正多媒体技术教学的“辅助”位置,充分发挥它的效能。

上一篇:关爱职校生的心理健康 下一篇: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