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年关“心理焦虑综合症”

时间:2022-10-17 09:19:16

谨防年关“心理焦虑综合症”

年关,是指农历年底。由于我国民间自古就有“一年清一年款”的民间习俗,欠租、负债的人们通常要在大年三十之前清偿一年以来欠下的债务,这对很多身处逆境、负债生活的人来说,过年就如同过一个大难关,因此而有“年关”之说。

想必老百姓对此都有感触:每到年关之际,总有各方面的压力蜂拥而至,犹如有一道道惊险的独木桥,等着你或逼着你过。而且别无选择,不过也得过。因此,难免使人心理上产生各种莫名的焦虑。

从大体上讲,有三类人容易产生“年关心理焦虑综合症”:一种是学历和经济收入以及社会地位均较高的人;另一种是学历、经济收入以及社会地位均较低之人;第三种,便是学历高、经济收入低,还在为前途打基础的群体,也就是当下最热门的“屌丝男”、“屌丝女”。如果把社会比作一架梯子,那么处在梯子最上端和最下端的人,以及中不溜秋的那部分人,最容易产生“年关心理焦虑综合症”。这是为什么呢?

先说第一种,学历、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均较高的这类人。通常在企业界、政界,或其他各个行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领导”或“业界精英”。这类人虽无需如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那样,面临温饱、还贷、还债等生存压力,但是由于他们在各自的单位或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江湖地位”,因而其担负的责任也相当重大。每到年关之际,也是他们接受上级或单位考评之际。满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或单位制定的目标,是他们最揪心的事。因为是否能完成这些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事关他们的“前途”和“钱途”,也必然影响到他们现有的“江湖地位”。你说他们心理能不焦虑吗?

第二种,学历、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均较低的人群,通常是指那些仍在温饱线上下挣扎的人们。例如生产力较为低下、经济水平较为贫困的边远山区和农村,以及失去土地后进城谋生的农民工等。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每到年关这个时候,他们心理总是难免要为一家老小过年的衣食住行而犯愁;除此之外,还得为筹措不起钱来偿还家庭债务,甚至为孩子明年开春的学费问题而忧心忡忡。

第三种焦虑人群,便是那些即将踏出校门进入社会谋生,或者刚入职场时间不长、“江湖地位”不高、工作和收入均不稳定的人群。这类人群以学历高、收入低,生活状况不稳定为主要特征。他们通常面临“择业”和“择偶”以及组建家庭的多重压力而导致心理焦虑。因为每到年关,他们总不免要回家向家长和亲朋好友“汇报”自己一年来工作和感情上的“成绩”。

从焦虑成因上来分析,“年关焦虑综合症”主要有“经济压力焦虑”、“工作压力焦虑”、“情感生活焦虑”、“人际关系焦虑”等几种。

第一种人群,容易因为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方面压力而导致心理焦虑;而导致第二种人群产生心理焦虑的原因,则更多的是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第三种人群心理焦虑成因,不仅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还夹杂着工作压力以及个人情感生活方面的压力。

压力,虽有类型上的不同,但给人的心理感受是一样的。不外乎是欲罢不能、诚惶诚恐,甚有惶惶不可终日之感。如果不及时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外力的帮助,则可能给人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应务必警惕。

那么,应该如何科学有效地缓解心理焦虑呢?这还得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例如:缓解“经济压力焦虑”,除了平时得尽可能地增加日常收入外,还得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做好长远的经济计划。收入水平较低或者工作不稳定和收入不稳定的人群,千万不能超前消费,或者无计划地随性消费。这都可能将自己的生活推进一种难以摆脱的恶性循环状态。

而缓解“工作压力焦虑”得标本兼治。“治本”,是在每年的年初就得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或工作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按月进行分解任务。计划制定完毕之后就得监督自己按部就班地履行工作计划,这样就不至于工作起来尽抓瞎。并且绝不抱着侥幸心理,把活推到年底干。在指定工作计划或工作目标之前,得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以及现有的工作资源进行合理地评估。切勿好高骛远,将工作目标定得太高,从而导致欲速则不达。“治标”,则是工作之余务必全情投入于某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娱乐活动中,尽可能地让自己全身心地放松。从精神上,尽可能抽离于工作状态,为每一个“新的一天”储备体力和凝聚动力。

缓解“情感生活焦虑”,除了要学会自我调适外,还得仰仗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体谅和鼓励。因为“择偶”不同于择业,可以为了改变现状,而选择阶段性地将就。找对象结婚这事,可谓可遇不可求。除了个人努力寻找机会,并尽可能地争取外,别人也帮不上多大的忙。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一个年轻人正处于情感生活焦虑期时,作为其家人或朋友一定得多给予开导和鼓励。切不可不识相地对其催促、挖苦甚至嘲讽,这如同火上浇油。这种不当的言行,不仅无法帮助逆境中人,而还可能成为引发悲剧的“导火索”。

至于“人际关系焦虑”,在我们这种事事讲人情关系的传统国家里,总是不可避免的。逢年过节总得为迎来送往的人际关系之事焦虑。为跟自己有利益关系的人建立或保持某种关系,总是难免要绞尽脑汁如何“打点”。由此,导致很多国人,每到逢年过节便不得不为这事愁得焦头烂额。要缓解这种心理焦虑,得保持一颗平常心。始终告诫自己,只努力争取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利益,对于需要通过巴结他人作为“媒介”或“桥梁”才能够得到的利益,绝不贪取。这不是境界,而是一个普通人获得幸福的最基本要求。如果成天为了名利,而不得不巴结这人、讨好那人,终归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悲惨境地。鲜活的例子,想必在你我身边比比皆是。

总之,心有多宽,路就有多远。也可谓:心有多宽,“焦虑”便离我们有多远。生活总是风云变幻、难以预测。惟有乐观的心,才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永远的“通行证”。

上一篇:淘宝基金互联网理财趋势报告 下一篇:富滇银行:发挥地方银行优势服务好“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