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

时间:2022-10-17 07:54:41

浅议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

摘 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祖国未来蓝图的设计者,这个职业是光荣而又神圣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顺应时代的潮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新课标的环境下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无限多的知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一线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如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和身边的事物,并学会用数学的逻辑思维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世界,又能让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浓厚兴趣,自主学习呢?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师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方法要新颖多样,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数学 课堂效率 兴趣 自主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变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初中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许多数学现象或问题怀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数学是思维的灵魂。”它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为它的特点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有严密的逻辑性,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如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中身边的事物,并学会用数学的逻辑思维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世界,又能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自主学习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和对新课标的认识,谈谈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教师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提高课堂效率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下,我们教育教学的观念往往教师是高高在上的严师,所谓“严师出高徒”,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灌输――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方法和思路进行课堂学习,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就呈现出一种“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古人云:“授人之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所以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观念,转变角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领航员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觉到爱的温暖。教师的一片真挚的爱心是教学的“原动力”,“爱其师则信其道”。所以,我们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去呵护他们。如果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爱,如同阳光般的温暖,就会对老师所教的课程特别感兴趣,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积极地去思考和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尽情地吸取数学知识的乳汁。教师不仅仅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还要利用课余的时间积极为自己补充新鲜的血液,用渊博的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多才多艺,使其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所以,只有教师让自己储存丰富的知识,才能顺应时代的步伐,才能充分地提高课堂效率。

二、培养师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施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是应该有学生积极参与的不断有新见解、新思维孕育产生的生机勃勃的教育,而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建了独立学习和相互研讨的平台,在合作学习中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开动创造思维,使认识升华。首先,教师要营造课堂上良好的合作氛围。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当然不民主的环境下创造力也有表现,那仅是限于少数,而且不能充分发挥其天才,如果要大量开发人的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办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教师应发扬民主,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看法,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解放感”、“轻松感”,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出问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逐步形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功合作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教学方法要新颖多样,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尽量让学生感到有趣、感到新奇,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它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为我们数学教学模式提供新的选择途径,创意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的学习情境,建立“情境――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图、文、声、形并茂的优势,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耳目一新,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傅道春 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8)。

[2]王立军 新课程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应树立的五种意识[J].中学数学研究,2006,(11)。

[3]黄国东 浅谈新理念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设计[J].时代教育,2008,(01)。

[4]傅道春 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上一篇:新课程标准下课外作业布置初探 下一篇:复习不是复现,而是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