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实践在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17 07:23:05

要重视实践在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形势下,怎样有效地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素质? 组织高中学生以深入社会实际,了解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锻炼的主要内容,以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公益劳动、专业生产实践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确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课堂教学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一、社会实践纳入政治课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素质教育应突破传授知识的主观活动领域,高度重视实践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离开了实践搞所谓素质教育,就不会改变应试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于帮助学生确立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向导和奠基作用。其目的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指导人们正确的行为,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在社会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就是为了调动他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要提高学生觉悟,达到树立“三观”,规范和训练其行为,做到“知”“行”合一,“信”无疑是首要前提。所“信”,指信念,它是人们对某种政治主张,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的由衷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课堂教授中传授的知识能否内化为学生觉悟,外化为学生行为,关键是让学生深入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去比较,去检验,并强烈地感受到“内化”与“外化”的必要性。社会实践是促使学生形成坚定信念的“催化剂”,是“知行合一”的中介和关键。

二、理论联系实际,确立坚定的政治立场

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不能光学不用,只有实际运用了,才能全面掌握使用条件和技巧,否则,也只是纸上谈兵,毫无实际意义。

学生要在思想政治课中,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党的基本路线,得到了爱党爱国,积极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理论学习和影响,但不等于学生在知识上就能认同。因为学生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会听到四面八方的各种不同的言论或观点。对此,我们既不能用强制命令的各种不同的言论或观点,也不可能在一个时期内就让他们消除了这些不良影响,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会,了解实际,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从实践中进行比较、鉴别得出结论。让他们了解社会生活中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更要让他们从现实生活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城乡和各行各业发展的深刻变化,从而证明我们课堂上讲授的理论观点是正确的。例如,在高中“理想与奋斗”一课教学时,以《我县的过去、现在、未来》为题进行了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这些调查报告,有的从城市巨大变化谈;有的从城市人民生活水平谈;有的从居民住房改善谈;有的从农村人们的生活条件谈等等。当然,这些报告有不少很幼稚,甚至很不成熟,但重要是他们切身感受到了树立目标后,如果不努力奋斗,就不会有成就的。

三、参加实践活动,确立科学的“三观”

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最核心的部分。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和健康、乐观的情趣,就必须依赖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三观”是哲学的范畴的问题,道理精深,要使十几岁的青少年懂得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很困难的,何况还要他们逐步确立。我们不仅要向学生讲清楚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原理,而且还要指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去实践。

1、 问渠哪得清如水,唯有源头活水来

寓“三观”教育于劳动之中,劳动是培养“三观”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在生产劳动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其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使他们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有价值的东西;才能得到有价值的东西;才能得到幸福;才能获得物质的满足。克服轻视劳动群众的旧习气,才能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学生以勤奋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树立积极态度,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腐朽残余思想;养成人们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风气,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劳动使学生对世界、人生、价值有新的认识。

2、寓教于乐 ,事半功倍

教学之余,结合政治课让学生志愿参加组织,有目的实践。在活动中,指导学生运用课堂学得知识、技能为社会、为群众服务做实事、做好事,尽自己的责任做奉献。学生通过服务过程,能够加深对这种责任关系或道德关系的理解和体验;能够丰富思想感受和情感愉悦;能够强化集体主义意识和奉献精神,从而认识人生的价值。

3、书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

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是理论东西,光从理论是理解是不够的,一定要在实践中反复运用。学习了不一定学会了,就像学驾车,学游泳的道理一样,不仅要学习知识、概念,还要学会操作,亲自去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真正学到。

学生在社会考察的过程中,正确地分析和认识现象与社会问题,使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通过调查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整理、分析和头脑的加工和创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既有事实根据,又有理论思想的真确结论。学生考察的结论对自己有启发和教育作用,对其他人也有启发和教育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科学的“三观”将逐步确立。

当然,我们的学生以学为主,不能花大量时间去参加改造世界的实践但方向必须把握,条件必须创造,机会必须抓住。例如,可结合人生价值的教学开展学雷锋、学习郭秀明活动,助残、募捐活动;参加一些校内校外的义务劳动等。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实践本身具有相对性,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有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当我们强调实践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时候,应把学生放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去学习、去锻炼、去提高,使他们不断地攀登思想政治素质的高峰。尤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多让学生参与,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寓教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我校在师生中开展“感恩”活动,倡导在校感恩老师,在家感恩父母,在社会上感恩党和政府。为了提高学生的分辨和良好的生活能力,我结合此次活动,组织学生调查身边的“好学生”“好女儿”“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在班上召开交流会,并在全校范围组织演讲,然后评比、奖励优胜者。我还利用时间徒步行走,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格;让学生当志愿者,上街搞清洁,以体验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乐趣;在学校提倡回家过问家庭收支情况,到校减少零花钱,教育学生勤俭节约,体谅父母、关心父母,培养学生理财能力。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敢于攻克,顽强拼搏,勇于创新,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随时随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健康心理,培养学生调整心态的能力,培养顽强的意志力。对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及各种丑恶现象,教育学生用正确思想同形形的错误思想作斗争,并逐步形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上一篇:浅谈文化背景知识与农村初中英语教学 下一篇:中学历史课教学应注重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