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注意瞬脱理论研究述评

时间:2022-10-17 07:01:32

成人注意瞬脱理论研究述评

【摘 要】文章从注意瞬脱现象的发现入手,综述了现阶段主要的注意瞬脱理论。分别对前期的抑制模型、干扰理论、瓶颈理论和近期的全工作区模型、推动反弹理论、并行情节类型、串行表征模型、注意级联模型和螺旋认知模型进行研究述评。最后对现阶段注意瞬脱理论进行简单比较。

【关键词】注意瞬脱;注意机制;RSVP

学习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共同作用的过程,注意是伴随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它是学生仔细观察、积极记忆、正确思维、创造性想象的重要条件,它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许多高校学生在学习上总是容易出现 “记不住”、“学不通”、“用不了”等现象,在排除记忆、学习方法等因素外,可能是因为注意品质造成的,因为注意对视觉认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在呈现丰富的课堂知识的同时,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注意负担,从而造成注意瞬脱现象。因此,本文综述以往文献资料,评述成人注意瞬脱现象的理论及机制,为高校学生的学习提升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一、注意瞬脱的发现

1987年Broadbent 和 Broadbent(1987)首次报告发现注意瞬脱现象。当他们在快速系列视觉呈现(RSVP)实验中呈现包含有两个类型或是大小写字母构成的目标刺激时,被试对前一个单词的准确辨认会影响紧随的另一个单词的准确辨认。

1992年Raymond,Shapiro 和 Arnell对该实验进行了重要扩展,认为观察到的目标处理赤字是一种注意力限制而不是一种感觉限制。在他们的实验中,黑色的字母刺激以100毫秒/项目的速率出现,被试需要报告单一的白色目标刺激(T1)和检测存在/不存在的字母“X”(T2)。Raymond等人发现当刺激出现在T1出现后的半秒内,如果T1中报告正确,T2效果将会受损。同时,在忽视T1时,T2效果会得到强烈改善。这一结果表明,实验效果是由注意力限制而不是感觉限制的,他们将其命名为注意瞬脱(attention blink,简称 AB)。自此,不同国家的研究者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均得出“视觉通道上存在注意瞬脱(AB)”这一共同结论。

二、注意瞬脱相关理论

注意瞬脱作为注意过程中的一种抑制现象,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根据实验结果对其做出不同的理论解释。

(一)早期理论

早期的不同学者对注意瞬脱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Raymond 等人(1992)提出抑制模型(Inhibition model)认为认为注意瞬脱是抑制分心刺激以减少目标刺激和分心刺激特征混乱的结果。Shapiro等人在Duncan和Humphreys(1989)的空间视觉搜索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干扰理论(Interference theory)认为由于工作记忆容量有限,因此在知觉表征阶段就会对刺激特征进行加权匹配,权重较小的刺激容易被其他项目干扰而产生注意瞬脱。Broadbent(1958)提出的瓶颈理论(Bottleneck models)认为由于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因此,在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前存在一个“过滤器”,对刺激进行筛选,这个瓶颈导致高级中枢神经在加工目标信息时为了加工T1而对T2的加工造成延迟。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瓶颈理论又可以分为两阶段模型、两阶段竞争模型、中枢干扰理论、暂时失控理论以及注意的延迟投入假设。

(二)近期理论

1.全工作区模型(The global workspace model)

全工作区模型是一个关于有意识地感知和注意控制的影响理论。该模型认为被试如果要识别目标刺激,就必须进入一个全神经工作区。在这个全工作区中神经元通过激活突触来连接不同脑区。当目标刺激激活一个有效的全工作区后,激活变成自我维持,并且与其他神经区域相联系,同时也会抑制相邻的工作区的神经元,使它们在随后的信息识别中无法快速启动。当两个刺激特征相似呈现时间相近时,每个刺激都可以进入工作区进行信息的初级加工而不受干扰;相反,当两个刺激呈竞争状态出现时,就会发生注意瞬脱。

2.推动反弹理论(Boost and bounce theory)

前面的学者对注意瞬脱的出现进行深入研究并做出自己的解释时,却不能用于解释时程相似时注意的显著增强现象。因此,Olivers 和 Meeter(2008)提出了推动反弹理论同时对两个现象进行解释。他们认为注意有感觉加工和工作记忆两个阶段。在感觉加工阶段,刺激的知觉特征和语义信息都被激活。由于刺激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在相同的位置,每个刺激的激活强度会受到前后刺激的影响,从而产生前后掩蔽。在工作记忆阶段,存在有一个输入过滤器,对与目标定势匹配的刺激进行增强,对不匹配的刺激(分心物)进行抑制,因此导致注意瞬脱。

3.并行情节类型/串行表征模型(Episodic simultaneous type/serial token model)

2007年,Bowman和Wyble 提出了一个复杂的时间注意和工作记忆理论TS被称为并行情节类型/串行表征模型(STST),随后将其扩展为情节STST框架(eSTST)。eSTST认为RSVP的所有刺激在概念阶段就被识别。如果这些刺激需要被报告,则必须要与特定的工作记忆绑定,提供刺激的情节信息。然而,由于对目标的处理能力有限,在情节登记阶段,容易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引起注意抑制,从而产生了注意瞬脱。

4.注意级联模型(The attention cascade model)

Shih(2008)提出注意级联模型,假设在最初阶段刺激沿两条通道之一进行处理:强制性通道或是自下向上通道。通过强制性通道的刺激激活后被传递到一个外周感觉缓冲器形成概念性长时记忆。如果在缓冲区目标与模板相匹配,就会触发注意加强。在之后如果有足够的编码资源,就会使目标的编码和整合强度进一步加强,导致其被传递到位于工作记忆的决策处理器。如果刺激有很强的自下向上的突出动力可以触发注意窗口,并直接进入决策处理器,这就是另一条自下向上通道。

5.螺旋认知模型(The threaded cognition model)

Taatgen,Juvina,Schipper,Borst和 Martens(2009)认为注意瞬脱反映了注意规则的保护机制,以防止T2对T1的干扰。通过借鉴J.R.Anderson’s(2007)自适应控制思维理论(ACT-R),螺旋认知模型认为是通过一个单一的处理器(单一资源)进行多个进程的认知。该模型预测目标探测和整合是并行操作的。不过由于默认任务分配策略,目标检测是在前一个目标开始进入工作记忆时进行的。三、注意瞬脱理论模型的比较

总结以上理论或模型,不难发现几乎所有学者都对注意瞬脱和lag 1 sparing存在的依据进行验证,研究多采用RSVP范式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解释。关于导致注意瞬脱出现的研究,每个理论包含至少一个以下观点:(1)对潜在的T1和T1+1特征混乱进行感知抑制(门径理论);(2)持续的交感神经抑制了T1+1的分心(推动反弹理论);(3)由于需要对进行T1的工作记忆编码/情节注册/反应选择,所以在对T1进行识别时,注意将消耗(瓶颈理论、全工作区模型、注意级联模型和eSTST);(4)在工作记忆中离线检索目标和分析刺激(干扰理论);(5)对T2注意增强的抑制和延迟(注意延迟投入假设、注意级联模型、eSTST、螺旋认知模型)。

在其他一些方面也存在区别。(1)感知与抑制后感知的选择。关于感知和抑制后感知的容量是否有限,不同的理论存在不同观点。(2)关于过滤器是否存在和存在的位置。在过滤器理论中,每个理论和假设均认为注意存在过滤器,只是该过滤器存在的位置不尽相同。(3)关于影响注意瞬脱出现的因素等。

三、结语

学者们用大量实验证明了注意瞬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已有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以下处理可能会引起注意瞬脱。在一个标准的双目标RSVP任物流中,对所有刺激的处理首先要经过感知和概念化,之后这些刺激才可用于进一步加工。对刺激的初步表征强度决定了其显著性和针对性(区分目标刺激和分心物)。从任务指令建立在注意力集中的基础上,出现分心项目注意被禁止,而当检测出目标项目,注意力就会被触发。被注意的刺激将会被允许进入较高的加工阶段,进入工作记忆巩固。通常在标准的RSVP实验中,T1会引起注意增强而被有效识别,其他刺激不会受到相同的注意增强(除非T2出现在lag 1之后)。同时,也有一些研究强调分心物对注意的干扰影响。

因此,高校教师在上课前应充分了解学生注意特点,灵活运用主义规律,在教授知识点时避开注意瞬脱。例如在两个重要知识点之间插入一些放松训练或是通过一些课外材料巩固前一个知识点,或是增加两个知识点之间的呈现间隔,以增加注意的集中性,从而提高知识点的掌握。

参考文献

[1] 高玉芬,陈玲.高职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注意品质差异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3(1).

[2] Raymond,J.E.,et al.Temporary suppression of visual processing in an RSVP task: An attentional blink?[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 Performance,1992(18).

[3] MacLean MH,and Arnell KM.A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and modulating the attentional blink[J].Attention,Perception,and Psychophysics,2012(74).

[4] Martens S,and Wyble B.The attentional blink: Past,present,and future of a blind spot in perceptual awareness[J].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2010(34).

[5] Janson J,and Kranczioch C.Good vibrations,bad vibrations: Oscillatory brain activity in the attentional blink[J].Advance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2011(7).

[6] 王苏妍.目标间线索分心物对注意瞬脱的影响――注意瞬脱机制检验[D].东北师范大学,2013.

[7] 陈宏,王苏妍.视觉注意瞬脱实验范式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学业不良大学生注意机制与注意品质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1ZD044)。

作者简介:孙君洁,浙江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硕士;温义媛,赣南师范学院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中心,硕士。

上一篇:也谈常给思想杀杀“毒” 下一篇:裕固族服饰艺术及其资源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