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系统的研究

时间:2022-10-17 04:40:04

关于建筑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系统的研究

摘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目前各个领域遵循的一个主要的准则。基于这个准则,建筑行业也在关注着能源和环保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消耗的能耗在国民经济总消耗中占到了25%,而且每年还在不当的增加。因而,在建筑行业进行节能工作势在必行。建筑能耗影响的不但是国家能源供应,其使用的效率还直接影响到环境问题。可以说,建筑节能和居住环境是两个紧密联系的问题。对此,本文针对建筑生态环境和节能综合性评价系统加以研究,以为建筑行业实现节能和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生态环境;节能效果

引言

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地提高,致使建筑行业中的能耗在不断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通常来讲是比较长的,因此要对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是较为困难的。在建筑设计开始就应该对建筑的能后以及环境影响就应该加以考虑。我国各个地区的环境和气候有着不同的特点,如果要实现建筑的节能不是只能依赖于一些简单的措施就可以的,例如对墙体进行保温等。真正要实现建筑节能需要的是从设计到细节构造以及环境控制等各个方面来集成解决。另外,建筑环境尤其是居民的居住环境所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以及交通等等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有的房产开发商业也开始普遍关注这些问题,并且有了实际行动,例如,推动绿色和生态为主的建设项目。然而,真正实现建筑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只是提供绿化环境,更应该综合考虑物理环境中的各个因素,例如声、热和能耗等等。基于这些问题,对建筑环境和节能评价系统做出了研究,这对于目前建筑行业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指导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内容

该评价系统主要是对建筑行业中的生态环境从环境、能源和经济等方面进行研究的系统,以为建筑环境提供有效的建议[1]。文中所设计到的评价系统所包括的内容有很多,对于建筑中各个方面的评价都包含在内,而且,系统所涉及的技术也有很多,包括了建筑中的模拟技术以及在建筑材料中采用的材料技术等等。以上内容的结合则形成了目前生态环境评价系统的核心。

对于建筑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时采用何种方法的基础是需要开发较好的软件系统。目前,我国能够实施的评价系统要能够形成就应该开发能够广泛应用的建筑生态和节能软件平台,这样才能相互的激励和保障。

二、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综合评价方法

建筑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评价系统的构建是为了更好的研究住区的生态和节能情况,同时从软件的仿真结构中获得能够体现建筑生态环境和能耗的参数,进而建立起能够有效评价建筑环境的方法[2]。其采用的评价方法可通过模拟其运行情况进行评价,这种方法包括了两个标准:第一,对规划设计层来讲,可通过模拟日照以及空气流场等等对建筑的设计和规划加以评价,这种评价具有直接性;第二,从其节能效果看,不能只进行效果星级评价,而应该实施全年模拟分析。对于系统的这两个层次一般需要同时进行。

系统的评价策略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骤是在实施建筑施工前,通过评价软件以及图纸模拟,得出审核评价结果;第二是在施工完成后,对建筑进行抽查考核来检测建筑的建造同审核图纸是否一致,如果是,那就可以给予环境和节能效果星级等级。

系统特点: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系统清晰明了,而且方便理解和实施;第二,该系统较为灵活,能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且其环境和节能效果都很好;第三,通过使用该系统,得出的数据不仅丰富而且还十分的准确,能够为用户以及开发商提供准确的指导;第四,系统带有的激励机制较为完善。

结论:

在本次对评价系统的研究中主要涉及了其内容、方法等方面,以为建筑进行星级评价标准提供参考。在全球追求持续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对于能源以及环保的问题也十分的重视。可以说,节能和环保是当前时代的一个主题,任何领域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和节能都十分重视。目前,经过统计调查发现,建筑行业所消耗的能耗是巨大的,而且还在不断的递增。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今天,进行建筑节能工作是时代的需求[4]。建筑能耗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对经济还是能源还是环境,其影响都是直接的,值得我们关注,因而,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谭刚,朱颖心,魏庆鹏,江亿. 住区生态环境与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研究[A].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中国制冷学会第五专业委员会,2009:4.

[2]吴辉.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住宅建筑节能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7(10):25-26 .

[3]吕赛男. 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优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9:19-20.

[4]张海滨.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体型设计参数与建筑节能的定量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8:5-6.

上一篇:人性化护理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 下一篇:论木材检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