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藩:影像恒久远 时光不再来

时间:2022-10-17 04:31:40

何藩:影像恒久远 时光不再来

2016年6月19日,摄影大师何藩因肺炎恶化在美国加州圣荷西的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4岁。从摄影家的意义上说,他也许是华人世界中罕见的能够在生前享受到再发现的荣光与欢快的幸运者。虽然他品味这种荣光与欢愉的时间颇为短促。不过,这些光环于他已无关紧要……

何藩1937年8月8日出生于上海,十三岁时收到父亲送的一部Brownie相机,从此开始自己的摄影之路。十八岁,他同家人一道移居香港,用镜头记录下香港的繁荣与孤寂。何藩的作品构图与用光都十分考究,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作为开香港街头摄影先河的“一代宗师”,1958年,何藩以新派摄影手法,打破墨守成规的传统风格,1958至1965年间,连续赢得八届由美国摄影学会所举办之世界摄影十杰的荣衔。1961年加入邵氏电影公司,后从场记转入台前做演员。1966年开始从事电影导演的工作,创作电影二十余部。

这样的他,对香港是再熟悉不过的了。纵横交错的的街巷、弄堂上方拥挤的“万国旗”(注)、起伏坡道上的楼梯、电车轨道、中式小院前的西式路灯……这些中西合璧的港式“符号”,何藩无不了然于心。它们是历史的印记,香港电影中无数的风花雪月爱恨情仇都曾在此间发生。当然,最常见的还是人们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

何藩拍摄最多的就是香港的市井百态,他的作品在具有历史文献般纪实性的同时,又极富创意与艺术性。他了解香港的结构、港人的生活:弄堂里的老人坐在小板凳上烧饭,身旁,小贩拎着一串色彩鲜艳的气球悠然走过;早晨的市场,雾气与熟食的蒸气弥漫四周,卖土豆的小姑娘穿着围兜,表情凝重;晾满衣服的阳台上,小孩和花猫同时探出了头;金光灿烂的海面,艘艘渔船沐浴在霞光下,扬起了归航的船帆……

他同样了解太阳在这座城市的投影规则,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光线变化之瞬间:一半明亮一半晦暗的墙角,站着若有所思的优雅;阳光在地上投下巨大的阴影,穿唐装的妇人从中间的缝隙中走过;马路一片墨黑,电车轨道泛着银光,过街者在逆光中变成了黑色的小纸片,衬着远处海上的孤帆,有种空洞的诗意。

这些场景共同构成了何藩的镜头所描摹的香港,旧时港人的日常形态和精神面貌无不跃然纸上。何藩作品的年代离我们很远,但看来又觉无比亲近,因为这本是我们身边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只是照片里的人换了衣装打扮,街巷更老,屋舍更旧。何藩的镜头是冷静的,秉承了纪实摄影师旁观者的拍摄哲学,却又情深款款――对香港的熟悉与对市井的热爱,使他得以拍出这样不动声色、却温情脉脉的好照片。

在我们所身处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渐渐被电子设备与钢筋水泥隔离开来,似乎整个世界都越来越冷,美则美矣,无甚温暖。于是人们开始无限怀念旧时光,思忆各自心中的“黄金年代”。何藩的摄影作品,让我们能重回多年前的香港街市,在古早建筑、唐装与旗袍间流连忘返。

过去的时光,不会再来,但正是因为何藩,把时光的影像留驻在了相机快门按下的那一瞬,让后人得以回望。

上一篇:Intertextile Shanghai Apparel Fabrics reinf... 下一篇:《漫长的中场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