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著名中医成才研究

时间:2022-10-17 04:08:27

近现代著名中医成才研究

摘要:目的 研究近现代著名中医学家的成才之路。方法 收集《名老中医之路》记载的96名名中医和30名国医大师共计122名(含4名重合者)名中医的学医历程,分别从地区分布、成才途径、成才年龄、成才前学医时间、影响最大的书籍、是否从经方入手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整理。结果 名中医多分布在江苏(21.31%)、浙江(11.48%)等省;成才途径以拜师学习(40.98%)、继承家学(22.95%)为主;成才前学医时间可统计者最多为10~15年(32.81%),其次是6~10年(26.56%);成才年龄主要集中在21~30岁之间(57.58%);名中医中有65.98%(64/122)者将《伤寒论》列为影响最大的书籍。结论 本研究为中医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名中医;国医大师;人才培养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8.001

中图分类号:R2;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8-0001-03

近50年来,我国中医高等教育培养了大量中医专业人才。随着国民对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社会对高等中医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当前,在我国中医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中医理论发展缓慢、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人才流失严重及就业困难等问题,以找到一种适合我国发展现状的中医人才3.2 成才途径

拜师学艺仍是近现代中医学习的主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很多医家的基础功底由此建立。历代的医学大家也不乏拜师学医者。扁鹊学自民间医生长桑君,朱丹溪“负笈寻师,不远千里”,叶天士隐名埋姓广访名医的事迹,早已被人们传为佳话。从《名老中医之路》的记载来看,老师或采用浅显易懂的教材,如《汤头歌诀》、《药性赋》、《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引导学生入门,如彭静山、陈苏生等;或在启蒙阶段即以四大经典要求学生背诵,如贺本绪、龚志贤等医家;而刘季三则明确规定了学生对四大经典的学习次序和所需时间,对初学茫然不知所从而又志存高远者大有裨益。刘渡舟认为这种培养方式与《千金方・大医习业》的思想遥相呼应,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理论水平较高,基础扎实,有发展潜力[1]98。对科班出身者,当时较有名的是孟河学派丁甘仁创立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如潘澄濂、张赞臣、秦伯未、黄文东、章次公、裘沛然等享誉医林的大家,这与当时沪上活跃的学术氛围密切相关。而继承家学者多自幼即受环境熏陶,亲观病家艰辛和先辈的高尚医德,耳濡目染,学问受长辈监督,较自学成才者大有优势。

综上,拜师学习、继承家学和科班学习3种途径对于名医培养是十分必要的,继承家学非自身可选择,但中医专门高等院校作为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摇篮,可通过合理设立课程,为学生提供广拜名师的条件,提倡师带徒与科班教学培养模式的结合,适时发蒙解惑,从而培养更多的中医人才以造福社会。

3.3 学医时间

本研究显示,抛却成名的影响程度及机遇难以相同等因素,多数医家的成名前学习时间在6~15年之间。其中,有的是在村庄因屡起沉疴而成名,如岳美中早在学医初即因治愈血崩及癫狂患者而轰动全村;有的则在20年以上,但此时影响范围一般较大,如王伯岳等医家。纵观历代医家,如清代温热学家王孟英,以潜斋为号,抱着“必期有用于世”的治学态度,足不出户庭者10年,手不释卷者永夜,潜心研医[2]。虽然社会上有信奉老中医的习俗,但从本研究来看,近现代名中医成名前学医时间大多在15年以内,多数医家未迈入老中医的行列就已有所造诣,名噪一方。当然,成名不是终点,在一定时间内有所建树亦非朝夕之功。为医者当知知识渊渊大千,倘若能坐得起冷板凳,静心探索,持之以恒,从实践中出真知,年轻有为也实有可能。

3.4 成名年龄

本次研究显示,名中医在21~30岁成名者占57.58%,可见学医者若能持之以恒,刻苦钻研,年轻即崭露头角是可能的。历代名医亦不乏其人,如淳于意29岁诊病决死生,精良有验;庞安时年方20即医名传遍江淮;薛己19岁就因精通医方被朝召为御医[3]。

关于医生成才年龄的研究,近年来不乏报道,此类研究见仁见智,可作参考。但正如仲景所谓“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博闻强识,知之次也”,其中“生而知之者上”实属难得,若后学能做到博闻强识,早年有所建树,虽不能闻名医林,但有所体悟,造福一方也是可能的。

3.5 影响最大的书籍

《伤寒论》作为方书之祖,被众多医家所推崇,如刘渡舟、董廷瑶、龚志贤、刘炳凡、王渭川、叶橘泉、刘树农、施今墨等医学大家都明确强调了深究经方的重要性。陈慎吾临证坚持用仲景方,《伤寒论》113方用过90%以上,《金匮要略》262方用过80%以上,终成大医。对于背书的重要性,洪子云重点强调“若非少壮苦读,并反复强化,时至今日,衰老临身,当是腹中空空,而一无所知也”[1]561。更有医家详细叙述学习《伤寒论》的步骤,如江育仁提及拜师李馨山4年学医的经历:第1年须背熟《素问》、《灵枢》、《金匮要略心典》、《伤寒来苏集》、《难经》,第2年背熟《汤头歌诀》、《本草从新》,熟读《温病条辨》、《吴医汇讲》、《温热经纬》;第3年阅读金元四大家学术流派相关著作及《四家医案》,同时随师侍诊;第四年逐步进行独立应诊[1]405。刘季三对于学生培养,强调第1年先学《伤寒论》,要求3个月烂熟,其次用3个月背熟《金匮要略》,下半年除每日念原文一遍外,可参考各家注本,全年大约可看伤寒注本20种左右,金匮注本5种左右,本学年要求眼有看、耳有听、口有道,深入钻研,巩固提高;第2年重点熟记《内经》、《神农本草经》,不求全部背诵,但要求以《伤寒论》、《金匮要略》解释《内经》、《神农本草经》,循环往复,如此熟悉四部经典后,再阅读温病学说和各大家的内经注解,以及《本经逢原》、《本经疏证》、《本草思辨录》;第3年多读书,由约返博,写心得体会[1]1215。后学者如能坚守一医家所指名路,持之以恒,定能有所建树。

对于为中医界所关注的寒温之争及经方时方的重要性,《名老中医之路》凡涉及此问题者,多无偏废,如孙允中提倡伤寒温病不偏颇。蒲辅周亦主张摒弃伤寒与温病的学派之争,求同存异,经方时方并重,温补清泻咸用。陈源生慨叹中年以后逐渐认识到对各家学说合读则全,分读则偏;去粗取精,扬长避短即可,盲从偏见,顾此失彼则非;临证断不可因麻桂治伤寒效著,而毁荆防银翘轻描淡写如儿戏;绝不因补中益气之甘温除热就曰古方不能治今病,而取代小建中汤。此实为经验之谈。因此,初学者当不可偏废,宜重点研读四大经典,同时做到博与专的结合,找出适合自己的道路。而对于目前仍有中医院校的某些专业将《伤寒论》等经典课程作为选修课或课时数少于西医课程的现状,实与培养中医名家的初衷相悖,也使学生主观上削弱了对经典的重视程度。须知根基稳固,方能有思有悟,而后验于临床,再逐步提升,方为正道;反之,则心中无主宰,缺少对中医的信心,自难走远。

4 结语

本次研究采集了122名医家的成才经历,样本量相对较少,今后将继续扩大样本量,把涵盖古代名中医和闻名于当地的中医名家纳入研究范畴,或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更直观准确地获得数据,并采用关联度、隐结构等复杂统计学方法综合的研究名医的成长成才之路,为指引后学登堂入室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周凤梧,张奇文,丛林.名老中医之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 张鸣钟.心性 耐性 悟性――古代名医成才启示[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1):75.

[3] 陈淑涛.古代名医成材与早期学业[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2, 15(3):44-47.

(收稿日期:2013-10-17)

(修回日期:2013-11-27;编辑:梅智胜)

上一篇:体感音乐低频声波对健康人肾经及膀胱经五输穴... 下一篇:坡地工业园区布局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