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下期半期测试题

时间:2022-10-17 02:09:46

8年级下期半期测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惯性有时要利用,有时要防止其危害.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公路上的汽车限速行驶。

D.跳远时快速助跑。

2.现代汽车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还安装有安全气囊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A.汽车速度太慢。

B.汽车转弯。

C.汽车突然启动

D.汽车前端发生严重撞击。

3.图1中描述的图象中,利用浮力的是( )

4.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杆,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B.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C.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D.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5.如图2所示是几种不同渠道的截面图,其中最安全可靠的设计是( )

6.如图3,小明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4中的( )

7.下列事例中,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 )

A.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B.为了易于把吸管插入软包装饮料盒内,吸管一端被削得很尖。

C.火车铁轨不直接铺在路面上,而铺在一根根路枕上。

D.菜刀用过一段时间后,要磨一磨。

8.如图5,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为一对平衡力的是( )

A.汽车的牵引力和汽车所受的重力。

B.汽车所受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C.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D.汽车对地面压力和汽车所受摩擦力。

9.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已投入运营的高原列车有完善的供氧系统和完备的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是因为( )

A.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小。

B.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大。

C.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小。

D.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大。

10.在五一游艺晚会上,陈思同学演示了如图6示的实验,排在一条线上的三个碗,中间碗内放一个乒乓球,当用小管向球斜上方吹气,乒乓球将

A.仍静止。B.运动到左碗。

C.运动到右碗。D.无法确定。

11.李明在运动场上看到了一些场景(如图7),他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王浩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张红同学百米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张彦同学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李宁同学正在跳高,当他跨过横杆时会落到海绵垫上,是因为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12.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8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13. 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

B.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

C.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仍不变。

D.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将减小。

14.如图9所示,木块下方吊着一铁块后悬浮于水中,如果将绳子剪断,当铁块和木块都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的变化情况是( )

A.压强变大,压力变小。

B.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C.压强变大,压力变大。

D.压强变小,压力变小。

15.如图10所示,开口容器的底部有一个小孔,装水后,水不断从小孔流出.下图中能够粗略反映水流出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26 分)

16.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_____N。

17.如图11,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装入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那么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______P乙。(填“大于”、“等于”、“小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______F乙。(填“大于”、“等于”、“小于”)。

18.死海是著名的咸水湖,当人完全浸入海水时,人受到的浮力______人受到的重力,所以人就会向上浮起;当人漂浮在海面上时,人受到的浮力______人受到的重力。(以上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9.在一条河流中,河面窄的地方水流得______,河面宽的地方水流得______(填“快”或“慢”)。河面______的地方压强大。

20. 而在茫茫的雪原上,如图12所示,两个人体重相同的人在雪地里(忽略雪橇的质量),行走的人陷到雪地里,而另滑雪的人没有陷入雪地中,这表明____________。

21. 起重机用钢丝绳吊起5×104牛的重物,物体在空中静止时,钢丝绳受到的拉力______于5×104牛(填“大”、“小”或“等”)

22.图13所示的演示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图14所示是测水中某处的压强。实验中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它的用途是________,由图中所示的实验过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4.把图15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弹簧秤和量筒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相应的物理量。

物重(N)物体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N)物体受到的浮力(N)物体排开水的体积(m3)物体排开的水重(N)

从实验得到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25.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请你发挥想象“假如没有摩擦”,自行车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写出两个合理的猜想。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具有“世界第一跨”之称的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主跨跨度为330m,复线桥所需钢箱梁在武汉制造。这是一个长达103m、重达1400t,能浮在水面上却没有动力的大家伙.图16所示为今年5月8日钢箱梁在机动船的推动下缓缓驶入三峡船闸时的情景,请根据此情景提出两个与钢箱梁有关的物理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简答。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示例:

问题:钢箱梁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简答:钢箱梁是空心的,排开的水重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题6分,共18分)

27.学习了浮力有关知识后,同学们都已经知道:浮力跟物体所浸在的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但小明总感到:浮力大小应与物体所在液体的深度有关,并猜想:“深度越深,浮力越大”他跟小红说出自己观点,小红却说“浮力与深度大小无关”,两人在已有器材中选择了完全相同的器材,分别做实验,都证实了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已有器材:泡沫(密度小于水)、石块、细绳、弹簧测力计、天平、烧杯(足够大、没有刻度)各一,水(足量)。

(1)他们选择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小明的实验操作、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作结论分析;

(3)写出小红的实验操作、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作结论分析;

(4)为什么他们的结论都是对的,写出原因。

28.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食用油的密度.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有:食用油、量简、天平(带砝码)、烧杯。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小新和小杨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请在方案中的空白处填空:

方案一:(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人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3)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人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4)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方案二:(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后,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的总质量m1;(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人量筒中,记录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4)测出烧杯及剩下食用油的总质量m2;(5)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________。

【评估与交流】

(1)请分别找出两种方案中的不足之处: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准备选择方案________来做实验,为顺利完成该实验,该方案中不足之处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29. 在一次物理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张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图17所示器材:

利用这些器材同学们可探究很多物理规律,请从其中选择你所需要的两组器材(每组都可包括1~8个器材,只填所选器材的编号),并针对你所选择的器材提出相对应的两个探究课题。

(1)选择器材__________,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器材__________,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第1题5分,第2题6分,共11分)

30. 将边长是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水槽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水槽中溢出了600g水,g取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31.“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图18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30cm2,高度为15cm。(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

求:(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

(2)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

(3)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D;3.C;4.B;5.D;6.A;7.C;8.C;9.A;10.B;11.D;12.A;13.C;14.D;15.B

二、填空题

16.10;上浮;6

17.等于;等于

18.大于;等于

19.快;慢;窄

20.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21.等于

22.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23.压强计;测量压强大小;在同种液体中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4.19.6;0.98;0.98;10-4;0.98;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25.行驶的自行车停不下来; 只要给自行车一个速度就永远运动下去或用力蹬时自行车轮子原地转动等

26. 问题1:钢箱梁受到的浮力有多大?简答:受到的浮力为F=1.4×107N(g取10N/kg)

问题2:钢箱梁相对于闸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简答:是运动的

问题3:钢箱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几个力的作用?简答:两个力,重力和浮力

问题4:钢箱梁为什么能克服水的阻力进入船闸?简答:受到机动船推力的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

27.(1)石块、细绳、弹簧测力计、大烧杯、水。

(2)用弹簧测力计系着绑好石块的细绳,让石块慢慢浸入水中,直到刚好浸没;

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

根据F浮= G-F拉,可知物体在所受浮力逐渐增大,因此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在液体的深度有关。

(3)用弹簧测力计系着绑好石块的细绳,让石块浸没水中后,再不断加大石块在水中深度;

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根据F浮= G - F拉,可知物体在所受浮力不变,因此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在液体的深度无关。

(4)石块在浸没液体之前,石块的排水体积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所以浮力大小与深度有关。石块在浸没液体之后,石块深度增加,但排水体积不变,所以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

28.【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方案一:(2)m2-m1 方案二:(5)(m1-m2)/v

【评估与交流】

方案一“不足之处”:第(3)步中,①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时,会有一部分油倒不干净;②测量出的食用油体积偏小;③会加大实验误差。

方案二“不足之处”:第(1)步中的调节平衡螺母前,没有将游码调至零刻线处。

准备选择方案:一第(4)步前加一步,测烧杯及没有倒完的食用油的总质量;

或二第(1)步中天平至于水平台后,将游码先调至零刻线位置,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9.(1)选择④⑦,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选择①⑧(或选②⑧,或选③⑧),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或探究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朝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

(3)选择①④⑤⑥,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或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是否有关)。

(4)选择①②③④⑤⑥,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四、计算题:

30.(1)6N;(2) 0.6×103 kg/m3; (3)600Pa

31.(1)2N; (2) m;(3)2.5N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板画――物理教师的基本功 下一篇:浅谈与浮力有关的五个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