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公平的课堂师生互动关系

时间:2022-10-17 12:29:42

建立公平的课堂师生互动关系

课堂教学产生以后,在它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许多教育家基于自己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越来越关注师生关系、教育公平的问题,课堂师生互动的公平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课堂师生互动公平性的理论依据

1.课堂师生互动的公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给教育系统新课标的实施带来了教学改革的新形势,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每位教师的基本工作要求和任务。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也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教师要在公平的基础上去理解学生个体的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改革都要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课堂师生互动的公平是民主化进程的必然趋势

人民的平等意识在不断地提高,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会追求平等的权利。因此,平等的教育体现出的应是让所有学生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接受到事实上的公正和平等。

二、建立公平的课堂师生互动关系的意义

1.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和谐

在公平性的课堂师生互动中,教师不再以权威的姿态出现,不再是一切问题的终结者,而是以一种学习者兼朋友与建议者身份出现的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学生的一分子。这样在教学中就缩小了师生之间的差异,实现了师生的积极互动。

另外在这种公平性的课程实施环境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以学习为中心,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教服务于学。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能否主动学习。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在课堂上关注学生行为、情绪的变化,并及时做出调整,始终把学生置于课堂的中心舞台之上。通过这样的课堂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有了成就感,才会始终参与进去,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双重双边的动态的、立体的关系,彼此在交流中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2.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一堂课中,教师教学的内容、讲课策略以及教师的态度及行为方式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是个体发展的重要内容,而自我的发展离不开个体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因此,课堂师生互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显性或隐性的评价也将左右着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积极、正确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改正不良品行,进而促进学生自身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将课堂看做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将课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通过教师提供的背景材料和为学生设计各种获得形式,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也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享受生活,从而获得全面发展。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努力学会不断地、从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世界,努力学会实现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公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占有。”这一对教学任务的界定,实际上从本体上说明与论证了教学中学校的作用及其意义,强调了学生的自我建构及对外部影响的创造性占有。换言之,从课堂互动教学的视角看,通过教师的设计和学生的参与,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场所,使学生能在这种生活中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

3.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的专业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专业知识的发展、专业才能的发展及专业情操的发展。“一个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否渊博、教学技能和策略是否掌握甚至娴熟运用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条件,而专业态度和情操也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重点。所以,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激发自身的工作热情,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于教学,特别是互动教学,教师的作用同样重要,作为主体的互动的一方――教师,需要在各方面提高素质,这是教学的前提,也是课堂互动的基础。

(1)可以促进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师不仅要认识到教学具有创造性,还要意识到教学对于学生生命意义的重要性。创造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按照教学规律并能结合自己的个性特长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认识到教学对学生生命意义的重要性,需要教师从学生日常行为和言谈中发现学生成长的需要、能力和习惯,强化学生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度。教学绝对不是教师在独白或表演,而是为互动、交流提供背景与平台。此外,教学还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意义赋予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学习视为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这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各种结构性的知识和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2)有利于创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公平互动的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上。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在教学过程中地位的平等。这一般包括知和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说,教师与学生只是先知和后知的关系,不存在施恩者和受恩者以及尊卑关系;从情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拥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意志,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拥有舒展生命、表达自己的空间。互动体现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设计,促进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强调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彼此分享思考、经验、知识。互动并非形式上的互动,并非我问你答,而是一种实质上的互动,即双方在尊重对方见解的基础上的相互启发与合作。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教育也是如此,教育公平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相对的公平,是我们老师的一种追求,一种理想,要我们齐心协力去实现的目标。在这一追求的过程中,教育不公平现象可能会暂时地或阶段性地出现,但这不会阻挡我们追求公平的脚步。教育公平是我们教师终身的追求,实现公平的教育是我们理想的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 安徽阜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上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下一篇: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逆向思维的开发与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