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对人生 第5期

时间:2022-10-16 11:45:38

晨起被一阵悲恸催醒,梦中又出现父亲的身影。伴随着父亲逝世三周年祭日的临近,思念父亲之情也是日甚一日,这些天里竟然接连在梦中见他老人家好几次!梦中的父亲依然穿着生前那身他最喜爱的深蓝色中山装,依然在房前屋后忙忙碌碌,脸上依然是那极灿烂的笑容……

父亲在人世间活了六十四个年头,大半生不知道幸福是何滋味。童年、少年完全是在苦水里泡大的,七岁便没了娘,靠吃百家饭长大,从未穿过一双像样的棉鞋,冬天里冻烂的双脚疼得让他在夜里无法入眠。对于邻家人的白眼和玩伴经常的恶语相向,父亲早就习以为常。残酷的环境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它磨砺了父亲坚忍不拔的性格。后来常听他说起这样的话:“困难是暂时的,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咬咬牙就挺过去了。”

我们四个儿女相继出生的那些年景,也正是父亲甩开膀子大干事业的最辉煌时光。这期间,由于父亲是“科班”毕业,所以倍受公社领导和修配厂厂长的器重,他承担起了公社所有农机驾驶员培训、农机修理的重任。每到春耕秋收时节,父亲几乎每天都是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各村的社员和拖拉机驾驶员大多与父亲熟识,总是留父亲在自己家里吃饭,喝上几杯才肯放人回家。

然而,在经历了企业转制的“阵痛”后,辉煌一时的修配厂倒闭,父亲下岗了。由于长期从事农机技术工作,父亲对诸如耙地、播种、看水、收割等农活不太熟悉,因此常被人戏称为“半拉子”。面对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父亲曾有一段时间变得沉默寡言,从不吸烟的他,手指间也夹起了纸卷烟,没事就坐在那里“吧嗒吧嗒”地吞云吐雾。不过很快,他就操起铁锹,穿上靴子,天刚蒙蒙亮就下到自家的责任田里劳作,一干就是一天。

我和姐姐当时正在上中学,有时放学后也去地里帮父亲一把,所以常能听到那些长年干农活的人对父亲发出的冷嘲热讽:“怎么样,风光不在啦?”“别看你摆弄拖拉机是把好手,干庄稼活你也就是个‘半拉子’”。听到这些话,我气得不行,可父亲却冲那些人笑笑:“干好干孬咱们一样吃大米,谁服谁呀?”父亲本来很单薄,刚下农田干活的那段时间里,他显的更瘦削了。即便是这样,他仍不忘时时叮嘱我们要学会适应环境,敢于面对困难的挑战,“好好学习,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1984年高考,我落榜而归。那时心情整天都被一层阴霾笼罩着,无助、失意、彷徨、绝望……特别是看到每天扛着农具一身疲惫的父亲,我更是无颜以对,感觉自己就像是这个家庭的累赘。父亲把这些都看在眼里,有一天晚上他回来得稍早些,看我正十分沮丧地躺在炕上盯着天棚发呆,于是他就凑过来温和地问我还想不想念书了,我半天没有回答,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过了许久,父亲拍了拍大腿,“书还得念啊,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学!”我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经过一年的复读,1985年9月,我以总分名列东北三省美术类考生第一的成绩,如愿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班。

为了弥补心中的缺憾,三年前的一个夏天,我们一家三口和父亲远赴山东旅游,在浪花飞溅的青岛石老人海滩,在威海北洋水师提督府遗址,在巍巍泰山之巅……父亲的笑始终挂在脸上,他步履生风,常常把我和儿子、妻子远远地甩在后面。我猜得出父亲此时的心情该有多么惬意啊!回来后,父亲总是把这次山东之行的照片影集带在身上,遇到熟悉的老伙计就拿出来给他们“显摆”一番,弄得人家羡慕地直咂嘴。父亲说他还有一个心愿未了,那就是到北京去看看,看看天安门广场、纪念堂、故宫和长城……我当时只是说,这很容易啊,随便哪个周末就坐火车去了。后来由于工作繁忙,始终没有安排上陪老人家去趟北京。然而,就在我计划于2006年国庆节带父亲去北京时,他老人家却突然辞世,让我懊悔不已。看来满足父亲去北京走走看看的愿望永远都无法实现了!真应了一位作家的话:如果你想为自己的父母做点什么的话,千万不要等,立刻去做,否则,你会悔恨终生!

父亲的离去使我如同失去一件珍宝,狠狠地让我的心刺痛了好久。恍惚中,总感觉他只是去了一个常去的地方,并没有感到他与我真切的永别。父亲生前饱受苦难,仿佛来到人世一回只是为了儿女而活,鞠躬尽瘁奉献一生,自己心里再苦也总是以笑示人,是儿女心中真正铁打的硬汉。父亲生前希望自己和家人要有尊严地活着,并时时用一种乐观向上、坦然轻松的心境去面对种种困难乃至不幸。这种留给儿女的执着品性,将成为我们今后勇敢迎接人生挑战的一种态度。

上一篇:表哥等 第5期 下一篇:关于舒兰市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情况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