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监护体会

时间:2022-10-16 11:37:26

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监护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7-0051-01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其病情急、变化快,因此本院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手术来ICU监护的病人较多,现将2006年1月到2007年~1月,对收治的1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监护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0例,男98例,女32例,年龄2~83岁,平均年龄55岁,车祸伤86例,打击伤20例,坠落伤14例,其他伤10例,入院时GCS评分均在3~8分,全部为昏迷病人,一般监护一周左右,生命体征稳定后转入神经外科治疗。

2 监护内容

2.1 意识监护,意识状态是脑内损害程度的直接反应指标,意识障碍水平与脑损伤程度、部位、脑干受压及脑水肿有关,对昏迷深度、变化、有无抽摔及刺激的反应进行观察,并结合GCS评分综合判断意识情况,以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进行治疗。

2.2 颅内压监测,颅脑损伤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并在48~72小时达到水肿高峰期,症状有头痛、呕吐、视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虽有一主要因素,但当颅内压明显升高后,尤其是发生意识障碍者,许多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可进一步使颅内压升高,这些因素包括呼吸道通畅、血压不稳定、躁动不安、高热,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紊乱等,应予以注意。

2.3 眼征的监护,眼球的运动,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眼部体征的监护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多数脑疝患者以伤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为突出表现,而对眼球的凝视、分离、震颤、瞳孔变化等进行更深入的观察记录,有助于医生及时分析病情。

2.4 体温监测,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本身可刺激体温升高,损伤丘脑下部及脑干尤为明显,表现为中枢性高热,药物降温不理想,积极采取物理降温及头部电子冰帽降温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持续高热可使脑水肿加重,因此可应用冬眠疗法和亚低温治疗等进行脑功能保护。

2.5 呼吸、血压的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急救的第一点,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改善脑缺氧是控制颅内压增高的重要措施,血压过高或过低对颅内压增高的患者来说,比对颅内压正常者的影响要大的多,必须保持正常稳定的血压,收缩压应控制在90~140mmHg之间以保证颅内血流灌注。

2.6 胃肠通并发症监护,颅脑损伤后早期会出现胃肠道功能的改变,临床上,颅脑损伤和脑血管病变是最强烈的应激情况之一,因而并发应激性溃疡、胃出血较为常见。

2.7 其它并发症的监护

颅脑损伤严重影响中枢功能,导致全身机能改变,易发生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治疗康复。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是医护人员互相协调,密切配合的过程,护理监护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上述完整的监护和护理,及时准确地反映病情变化,针对性采取措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上一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下一篇:宫腔镜用于不孕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