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耽误”了学生一节课

时间:2022-10-16 09:57:27

我又“耽误”了学生一节课

今天是第4周星期一,数学课是下午第2节,准备给学生上“根据物体三视图,描述物体的形状”,上午比较空闲,坐在办公室看学生昨天学习的画物体三视图的练习,才看了十几个练习本,心里突然紧张起来,原因是发现学生昨天的练习有点不对头,错误比较多,如有的同学画三视图,没有按规定的位置摆放;有的同学三视图参差不齐,不符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要求;有的同学空间想像力差,三视图完全错误;有的同学虚实线不分,多画线或少画线等,十几个练习本,2个题目三视图都画对的同学,居然只有一两个,随后我又看了几个本子,问题依然严重,于是,我停下手中的活,陷于深深的思考……

上周星期五的数学课,我采用的是结合实物模型,以讲授法为主的教法,先将有关的概念、画三视图的要求向学生讲述了二遍,然后结合实物,画了一个物体的三视图,接下来让学生练习,课堂上学生听得好像还比较认真,自己感觉讲得也比较清楚,但实际效果为什么会这么差(该班分班时就是一个基础比较差的班级),我不得其解,因此,我临时决定下午的数学课不上新课,让学生继续画物体的三视图。

下午搬着练习本走进教室,我的心情比较沉重,首先我向学生说明了上次的练家做得不是很好,指出存在的一些错误,要求这节课学生重做,在学生动手之前,我向学生提出下面两点要求:1 先认真看看教材三视图的内容,看书上三视图摆法有什么讲究(左上画主视图,左下画俯视图,右上画左视图),三视图的画法又有什么讲究(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2 看看你画的图是否符合三视图的要求之后,我再没有多说什么,学生马上打开书本去看,打开练习本去核对,不时地议一议,又不时地画一画,十几分钟过去了,这时有几位学生拿着自己的练习本来到讲台前说:“陈老师,我们的三视图没有画错呀,为什么你也给我们打了、‘×’?”我接过学生们的练习本看了二二下,还是段有点破错误所在,只是说:“你们再去好好理解‘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这几个字吧,”学生们好像理解了什么,拿着本子都回到自己的座位,教室的议论声更大了,三十多分钟后,学生们陆续送自己的练习本给我看,这一次我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居然自己能够改正画错了的三视图,我的心情一下子舒展了很多,下课时,找问学生是否都会画物体的三视图,学生们齐声回答:“会画了。”

回到办公室,我反复在想学生们这节课为什么在我没有多讲的情况下却掌握了三视图的画法,经过与上节课比较,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上节课,我是以自己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感受,课堂上只顾自己讲,不顾学生是否听懂了,没有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完全是被动接受,表面上看课堂很安静,但实际上效果不好,而这节课,我完全放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探索知识,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挥,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自然效果大不一样,虽然这节课我又耽误了,但我认为值得,它为我以后探索数学教法指明了一条光明之道。

上一篇:多点试验少点固执 下一篇:论数学信息交流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