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机在作业中规律及宣传教育

时间:2022-10-16 09:29:04

农业机械机在作业中规律及宣传教育

1注意事故的发生时间

操作手在生产劳动中,如果能了解事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就会提高事故预见能力,对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起到重要的作用。春种秋收时节,农民忙于田间和住地的途中,疲劳驾驶,货物和人混载,人急车快,引发事故。傍晚多于白天。傍晚时分,人们劳作一天,不仅视线不好,而且路上人多,交通路况多变极易发生事故。好路多于险路。路面宽阔平坦,人少,车速不知不觉加快,驾驶员容易放松警惕,途中突发事件,容易引发事故。节假日高于平日。节假日人们走亲访友开车的多,酒后开车的多,小孩路上嬉戏的多,节日的气氛冲淡了人们的安全意识,放松了自我的约束,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雨天多于晴天。阴天下雨,特别是连雨天,路面湿滑,路基松软,小部分还有山体滑坡,增加了驾驶难度,延长了有效的刹车距离。雨中行人视听效果不好,心情沉闷,极易发生事故。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业机械的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只要驾驶员,增加自己的法律意识,遵纪守法,按照农业机械操作规范来操控农业机械,就能有效的降低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安全生产。

2加强农机安全作业的安全宣传教育

农机安全作业的安全教育是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的农业机械操作手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安全驾驶操作意识的有效途径。加强农机安全教育,引导操作手树立“安全驾驶,平安至上”的理念是我们农机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所以就如何加强农机安全教育要注重以下几点.

2.1结合实际,制定合理可行方案。我们在对农机作业中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时发现,事故多发于农村,究其原因,多数农机操作事故发生都与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相关。所以农机主管部门要深入群众,基层调研,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方案,可以借鉴公安交警的经验,大胆的探索,把工作重点下移,把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努力营造一个浓郁的农机安全生产氛围。

2.2提高全民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其实就是要做好农机操作手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调动操作手的安全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使广大的驾驶员从思想上认识到农机安全的意义,才能积极主动的了解掌握农机安全知识,自觉的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保证良好的作业秩序最大限度的降低农机事故的发生。基于以上的认识,农机主管部门要把农机安全教育放到首位,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常抓不懈,由农机监理站负责组织实施,各基层农机站协助,使农机安全教育活动深入扎实地开展起来。

2.3改变培训方式,寓教于乐。以往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学习起来没兴趣,教育空洞,农机培训部门要与时俱进,大胆改革教学方式,要灵活机动,丰富教育载体寓教于乐,提高学员学习兴趣。使学员在学习中了解掌握,农机在各种劳动生产中常见的故障和排除方法,深入分析各阶段农机作业的事故隐患,及预防措施增加安全教育的吸引力,从而牢牢的把住学员教育这一关。

2.4多措并举,牢筑防线。农机部门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强化措施,依法管理,牢固构筑宣传教育,源头管理,监督检查,为农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一要积极与公安交警,交通,保险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农机驾驶员安全教育,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二要充分发挥乡镇农机站农机安全员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和他们共同做好农机安全的教育宣传。三农机监理站要充分利用农机年检、审验、“安全生产月”,“黑车非驾”专项整治的有利时机,通过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采取制作宣传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散发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及安全操作规程,使广大农机操作人员真正懂得“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道理。

作者:于杰 单位:吉林省通化县农机监理站

上一篇:乡镇对农业机械需求探索 下一篇:工程机械维修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