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分析

时间:2022-10-16 07:56:20

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由于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同时也促进了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对建筑的工程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先进科学的施工技术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文章主要分析探讨建筑工程中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进而提出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基坑支护;混凝土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筑行业是一个发展长期的行业,从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成为了社会进步的重要发展的方西。对建筑施工必须要准确的把握建筑施工方案,并且进行全面多方面的论证,选择最佳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根据不同的项目工程,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方法,经过科学管理来实施施工过程。

1.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

1.1、桩基技术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施工完毕后需要通过预埋的注浆管外界对其施加一定的压力,然后将水泥压入桩底和桩的四周,使之对桩基的各个部分充分填充,实现加固、加筋的作用。沉灌注桩,在震动和锤击沉灌注桩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又研究出来了新型的桩型,防止由于起吊不当、偏打、打桩应力过高等问题。

1.2、基坑支护技术

进行基坑支护技术,其是建筑基础工程环节中施工技术中比较关键的技术,由于基坑支护技术研究实施地比较晚,施工操作中所涉及的设计计算和监测等各个环节都处于发展阶段的一个过程。对于深基坑的住户来说,基坑支护技术是属于信息化智能技术施工、防水技术、地基挖掘、支护及检测等统一结合的整体,属于较难施工,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深基坑的住户要求选择较高的支护方案。针对目前的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基坑支护技术已得到很好地应用,例如,开凿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程.钢排桩施工等等。

1.3、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使用比例相当大,需要加强对其施工技术的研究。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混凝土作为项目工程中比较常用的建筑材料,在以往,主要追求混凝土施工完毕后的强度。当前混凝土施工技术以耐久性为标准,对混凝土原材料、强度、混凝土、搅拌要求很高。很多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已经将原来的单纯的外加剂发展为抗渗、防冻、抗膨胀饱和缓凝的材料。改善后,混凝土能够有效提高性能。混凝土的预拌施工技术在施工中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混凝土各个方面的性能和施工后整体强度。混凝土模板。混凝土新工艺的开发制模方法是未来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我国建筑领域的研究人员在不断总结实际工程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开发出一些系列较为先进的制模技术,这些技术主要包括了全钢模板、水平及竖向模板。其中,每一种模板的类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点。全钢模板具有高强度性,成型质量好,承载能力较高。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2.1、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现今大多数建筑都采用的,在施工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材料的选择上,一方面,要根据高层建筑的高度选择不同类型的水泥,根据水泥的不同特性进行程度不同的升温控制;另一方面,在进行混凝土材料配制的过程中,可加入适量的煤粉灰,但是要保证煤灰的颗粒大小,这不仅会节约混凝土的材料成本,还有利于改善混凝土自身的粘聚性,从而增强建筑物本身的牢固性。其次,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要根据高层建筑的实际需要,选择振捣方式和振捣深度、频率等。最后,在浇筑的过程中要对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入摸坍塌度严格进行控制,另外,还要认真做好温度保持工作。最后,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做好养护工作,一方面,要磨整混凝土的表面,保证外观的整齐,另外也要注意表面水分的保持;另一方面,在后期也要注意混凝土的强度能够与当地建筑的气候、湿度等因素相适应。若混凝土出现裂缝等现象,也要进行及时补救,以免影响建筑物最终的质量。

2.2、基础施工技术

在深基坑开挖后,要做好挡土和挡水的支护结构,可采取内部钢管支撑,外部利用土锚进行固定,以保证基坑开挖和结构工程能顺利进行。由于支护结构为临时性结构,待基础施工结束后,要进行拆除,在选择支护材料时,要根据后期是否需要拆除、是否能再次利用、是否会影响基础结构等方面进行综合选择。同时,在进行深基坑开挖时,要对地下环境进行了解。要注意施工时要绕开市政管道等设施,如发现有地下文物要进行保护。

2.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为了适应不同深基坑的建筑工程,提出了基坑支护技术,如地下连续墙.桩排桩及土钉墙等施工技术。对于土钉墙技术,其费用较低,且施工建设也比较方便,比较适合深度小于15米的地基工程,因此土钉墙技术在软土地区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而地下连续墙技术,则适合于基坑比较深的基地,且环境保护比较严格的基地工程,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需要采用锚杆能进行拆分的技术措施,通过与锚杆、降水量、土层同时进行,从而有效地解决地下连续墙容易出现的锚固问题。预应力地下连续墙技术,其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预应力地下连续墙技术可以提高支护墙的刚度力,同时墙的厚度也可以减薄,墙内支撑的支护墙的数量也可大量减少,由于采用曲线布筋经张开拉伸后,能实现反供作用,从而减少的地下支护墙的变形及支护墙的裂缝也会减少,进而提高了墙的抗渗透性。所以,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在施工建设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混凝土支撑技术.钢管技术得到了很好地应用。

3.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

3.1、施工管理信息化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和发展,实现建筑企业施工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建筑施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发展也是提高建筑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在施工组织和管理方面,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作为重要的辅助管理设备,在工程预算管理、招投标规划、施工计划的制定、施工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可以将互联网技术充分应用到施工远程监控上,强化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和控制。在施工技术控制方面,计算机技术在工程设计、优化施工方案等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技术在未来必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各种环境中发挥作用。

3.2、施工技术创新发展

对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表明建筑施工技术应将深基坑施工技术、建筑改造施工技术、桥梁施工技术、信息化管理施工技术及环保施工技术等作为施工技术研究的重点。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地扩大建设规模,导致建筑的整体建设结构更具有复杂性,因此,加强建筑施工的信息化建设管理、绿色环保施工管理.自动化施工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即采用机械智能自动化化的施工技术改变传统的人工现场施工技术,采用精细化的施工技术改变粗放型的施工技术,针对高消耗、低功能、严重污染空气的施工技术,采用绿色环保的施工技术,从而有效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现代化施工模式。另外,分析研究建筑工程施工性质和特点,特别是深埋的高层建筑地基土,根据高层建筑的地基土特性,依据建筑物的周围实际情况,从而不断开发低投资、高质量、高技术的地基施工技术。注重混凝土灌注桩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从而开发先进科学化的成桩工艺技术。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必须要解决好资金的问题,从而可以良好的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彻底的分析和研究,在维持当前建筑施工技术基础上,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开拓新的技术领域,不断的吸取国外的经验,对自我施工技术进行不断革新和完善,以此来适应建筑工程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霍文棋.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6:166.

[2]李景炼.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2:218.

[3]裘力奇.浅析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现状[J].科技风,2013,16:155.

[4]韩衍强.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现状分析[J].河南科技,2013,13:175.

上一篇:供电企业配电生产管理的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以及... 下一篇:大面积深基坑开挖及围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