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硬化性血管瘤影像学检查误诊分析

时间:2022-10-16 07:17:50

肺硬化性血管瘤影像学检查误诊分析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瘤;影像学检查;误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32.2[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0(b)-107-02

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是一种发生在肺实质的少见的良性肿瘤,术前X线、CT检查不易确诊,容易与肺内其他占位性病变相混淆,稍有疏忽,误诊为恶性肿瘤。我科术前影像误诊3例,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病例1,男,56岁,自诉痰中带血3个月,常规胸片发现右肺下叶前外基底段可见一球形肿块,大小约2.0 cm×1.8 cm,边界清,轻度分叶,中等均匀密度,考虑为周围型肺癌。CT扫描见右肺下叶前外基底段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大小约2.0 cm×1.7 cm,边缘光滑。病灶内可见点状、条状钙化(图1),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诊断:右肺下叶球形块影,考虑为结核球。手术见病灶位于右肺下叶前外基底段近斜裂处,大小约1.5 cm×2.0 cm,肿块浅表呈灰白色状,表面见多个钙化,包膜完整,肺内淋巴结不大。病理诊断:右肺下叶硬化性血管瘤。

病例2,女,50岁,常规体检胸片发现左下肺可见一球形灶。大小约2.5 cm×2.7 cm,其内可见点状钙化,无分叶、空洞等征象。X线诊断:左肺下叶良性肿瘤可能性大,而以左肺肿瘤收住院。既往偶有咳嗽,咳痰,无咯血,胸痛等症状,体检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扫描:左下肺前内基底段见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大小约2.6 cm×2.5 cm,病灶边缘清楚光滑,病灶内可见点状钙化,肺内及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图2)。CT诊断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段良性肿瘤。手术所见: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段有约2.5 cm×2.5 cm大小的肿块,质中、呈暗红色,病灶表面可见点状钙化,肿块表面皱缩,包膜完整,肺内淋巴结未见肿大。病理诊断:左下肺硬化性血管瘤。

病例3,男,44岁,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一年余,于2008年2月结核病普查体检胸片示右肺中叶见类圆形分叶肿块,性质待定。进一步CT扫描:发现右肺中叶见多个分叶形类圆形肿块,直径1~3 cm,边界光滑,密度尚均匀,无明显分叶(图3)。边缘见钙化。该患者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痰检:抗酸杆菌阴性,癌细胞未查到,支纤镜未见特殊。CT诊断右肺中叶分叶形球形块影,右肺中叶良性占位性病变,肺动静脉瘘或动静脉畸形可能性大,炎性假瘤不除外。手术所见:右肺中叶有多个大小的肿块,质中、呈暗红色状,肿块包膜完整,边缘见钙化,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诊断:右肺硬化性血管瘤。2 讨论

2.1 硬化性血管瘤的病理

硬化性血管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肺部原发性良性肿瘤,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Liebow和Hubbel建议将此种肿瘤称为肺硬化性血管瘤[1]。有学者认为肺硬化性血管瘤原发于肺实质内,在肺间质中生长扩展的,具有神经内分泌化特征,大多数位于肺叶的周边,由较多增生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单发者较多[2]。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良性肿瘤,因为本病很少复发和转移,预后良好;病灶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镜下瘤细胞大小一致,核分裂项少见。但少数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1],因为有人发现本病瘤细胞c-myc表达及p53突变高于对照的淋巴细胞;少数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也有学者发现尽管本病瘤细胞在低倍镜下界限清楚,但高倍镜下可见其向周围浸润。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发病年龄20~50岁。该病女性发病率偏高,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3],本病绝大多数无明显症状,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少数患者可有咯血、咳嗽和痰中带血等症状[3-4]。

2.2 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和CT是发现的重要手段。肺硬化性血管瘤X线、CT诊断特点多表现为边缘光滑的圆形或类圆形的孤立结节或团块影,大小不等,其内密度较均匀,直径以2~3 cm为多见,无毛刺征。增强扫描可有明显强化,边缘光滑、规则,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无卫星病灶。由于其病理成分复杂,由多个区混合组成,而各个区又具有生长不平衡性,因此,PSH形态上可有较浅分叶[5]。本病少数呈多发性,发生在中下叶者居多,部分病例(如病例3)呈分叶状,内偶见钙化,肺门及纵隔淋巴结通常不大[4],本文其中1例所见与文献报道相符。再随诊此病例中,肿瘤呈缓慢生长趋势。有报道肿瘤倍增时间可达10年之久。肿瘤相邻肺野或其他肺野一般显示清晰。文献报道少数病例边缘见空气新月征[6],表现为病灶边缘新月形或半月形无肺纹理区域,由于本组病例太少,未见此征象。

2.3 鉴别诊断

硬化性血管瘤常单发,与肺内孤立性肿块的鉴别要点为,①肺硬化性血管瘤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肺硬化性血管瘤成球形,边缘光滑锐利,无明显分叶和毛刺。周围型肺癌则多有分叶、毛刺和胸膜凹陷征等。但本病与早期周围性肺癌鉴别困难,且随着肿瘤增大,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导致肺不张及肺部炎症。经手术切除肿块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由于本病无特殊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也缺乏特征性改变,术前明确诊断极其困难。②肺硬化性血管瘤与炎性假瘤、结核瘤、错构瘤、腺瘤的鉴别:炎性假瘤多有肺部感染史,肿块边界不整,有粗长或小毛刺形成。结核瘤好发于双上肺、下叶背段,有钙化,病灶周围有卫星及临近胸膜改变。错构瘤密度不均,除可见典型“爆米花”样钙化外,CT扫描时还可见脂肪密度,且边缘欠光滑呈波浪状。腺瘤瘤体密度均匀,但易咯血,以青年女性多见。

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表现与CT平扫对诊断帮助不大,但CT增强扫描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均应行CT增强检查;肺动脉造影、DSA和放射性核素扫描等检查可有助于鉴别。

[参考文献]

[1]邓仲瑞,熊敏.外科病理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89.

[2]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44.

[3]周燕发.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X线特点(附14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5,11(6):346.

[4]何宁,郭景岳.肺硬化性血管瘤(附2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4, 10(4):252.

[5]张晓林.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1):4274-4276.

[6]陈文辉,杨丽琴,张德钧.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9):784.

(收稿日期:2010-06-07)

上一篇:药物分析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重型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