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精读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16 06:24:56

例谈精读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试验目的

在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实验课教学中,为了比较实验前精读和不组织精读两种方式的教学效果有何区别而进行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为初中物理实验课有效教学提供一种参考模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声现象(概念较多).

三、检测内容

本章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四、实验一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2009年9月2日星期三上午第三节08(1)班上时,要求集体精读:“声音的产生条件是由于发声体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般情况下,固体比液体传声快,液体比气体传声快,真空不能传声.15℃的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对比第四节08(4)班不要求精读.2009年9月3日的第四节08(1)上课时也是集体精读上节重要内容“我们听到的声音的过程是声音空气外耳道听小骨骨膜耳蜗听觉神经”.然后再上新课,对比同日第二节08(4)班不精读.

五、实验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2009年9月4日第二节08(1)班上时,先让大家精读;“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响度是声音的强弱,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离发声体越近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强,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对比同日第三节课08(4)班不精读.2009年9月8日第五节08(1)班先精读:“噪声是物体做杂乱无章的无规则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生活中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也叫噪声.噪声是可以控制的,控制它有三条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对比同日上第六节时08(4)班不精读.2009年9月9日第三节08(1)班新课前精读:“声音有两方面应用:一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二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对比同日第二节课08(4)班不精读.

六、结果分析

学完了本章的内容之后,为了检验对比实验的教学效果,我设计了相关的知识试卷调查,通过对08(1)和08(4)同时进行闭卷测试,试题见附件1.测试结果见表1.表1平行班对比实验成绩结果班别1人数(人)1对比试验1识记类1理解类及格1良好1优秀1及格1良好1优秀08(1)1651精读16511515015012313008(4)1651不精读158123135140122118表1数据表明:课前精读的08(1)班识记类优秀率为76%,08(4)班课前不精读识记类优秀率为53%,理解类测试08(1)班优秀率为46%,08(4)优秀率为27%.

七、讨论

我以所上的两个平行班为试验对象,课前精读的班级对于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记忆比课前不精读效果好得多.其原因在于,初中物理为启蒙课程一,物理实验现象非常有趣,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好奇心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没有教师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学生心中没有一个知识的导入过程,上课不利于集中精力,不利于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通过对比实验我们认为在实验课前进行精读训练是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一套可行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八、附件1:测试题目

1.发声的物体在声音的传播需要,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时,传声最慢的是,最快的是.

2.在15 ℃的空气中声速为m/s,真空中声速为m/s.

3.乐音有个特性,它们是.

4.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女学生的说话声细而尖是指,闻其声便知其人是应用来辨别不同人的.

5.音调由决定,人的听觉范围是Hz.

6.振幅越大,响度越,人耳要区分回声和原声,那么回声要比原声耳朵.

上一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下一篇:浅谈沉锚效应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