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探讨

时间:2022-10-16 06:15:32

“2+1”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探讨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职“2+1”培养模式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方式,阐明了三种毕业论文的开展方式,并对每种方式的利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毕业论文“2+1”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是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是高技能人才教育培养重要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工学结合”的模式在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形式,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北美国家的“合作教育”等[2],这些不同的实现方式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学生在企业和学校的时间分配方式上的差异,以及社会各个团体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担任角色的不同。在我国近年提出的“工学结合”实现模式主要有:“2+1”、工学交替、半工半读。而实施比较多的则是“2+1”模式,主要原因是“2+1”模式比另外两种模式容易操作,如课程的安排简单,企业容易接受,学校把原来三年的课程压缩为两年完成,第三年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一年。而毕业论文则放在最后一学期完成,保证“2+1”培养模式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也是“工学结合”实施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对“2+1”模式高职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方式进行了总结探讨。

一、毕业论文在现代高职教育中的地位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学生在完成了全部课程学习之后,结合毕业实习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或撰写毕业论文既是实现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又是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摘自西北政法学院毕业论文的规定)。但是高职教育实行“2+1”培养模式后,学生在第三年主要在企业顶岗实习,使毕业论文有被轻视的倾向,成为高职学生培养计划中的“鸡肋”。毕业论文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在高职学生培养中的地位由高职教育的地位决定。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构成了两条平行的、不可或缺的高等教育通道[3]。因此,要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从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中解脱出来[3]。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是未来高职院校发展的方向,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高职教育必须结合地方经济,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每个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高职人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人才,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单纯技能型人才;既不能走“本科压缩”,更不能搞“中专扩展”,而应该按照高职人才的规格和基本特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人才,即培养“高级蓝领”、“高级技工或技师”[3]。可见,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有高水平的操作技能,而且要有一定的解决技术问题的创新科研能力。因此,毕业论文在高职学生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不能被弱化而要加强,要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开展,既要保证学生顶岗实习,又要稳定甚至提升毕业论文的水平。

二、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方式

1.毕业前两个月回校做毕业论文

这种方式主要是延续了过去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方法,即让学生在毕业前2个月根据教师的安排完成论文。这种方式不仅操作起来简单,在过去的办学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而且缩短了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但是大部分企业常常希望顶岗实习的学生毕业后能继续留在企业工作,不希望学生中途中断上班,这主要是因为企业一般把顶岗学生当作正式员工一样进行管理,特别是近几年广东出现技术工人短缺,企业越来越重视并越来越欢迎高职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由于顶岗学生和正式员工的岗位是相同的,如果岗位突然空缺就会影响生产的正常开展,因此,以这种方式开展毕业论文工作虽然对学校管理学生方便,但是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影响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和学生的就业。

2.企业顶岗实习过程的记录和理论提炼

这种方式主要是让学生把企业顶岗工作过程作记录,把一个成熟的生产工艺过程重新整理成一篇毕业论文,学生常常通过查看现有资料写出比较完整的论文,但是论文的创新性少,水平一般。不过,也有些学生会碰到一些机会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或参加企业的技术改造,从而有机会作一些有创新意义的研究,形成一篇较有意义的论文。但是,高职学生在顶岗时主要是和工人一起上班,直接参加技术改造和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机会往往相对较少。

这种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生产工艺的认识,使学生把生产过程总结成论文过程,深入了解生产过程的细节,并以理论方式作相应的陈述和提炼,促进学生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虽然这种方式形成的毕业论文缺乏技术创新性,但是使学生牢牢掌握了一种生产工艺,达到了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3.课外实训和科技创新与毕业论文一体化

近年来,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研,全国大学以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创新条件,并开展相关的比赛激发学生参与。如在全国范围开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根据教育部提倡高职高专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逐渐设立开放实验室,在核心专业课程中增加课外实训内容,坚持“课内内容少而精,课外内容多而广”的方针,即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给学生设计与课内项目相关的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内容,让他们利用开放实验室在课外完成。因为学生有大量的课外时间,所以学生在课外要完成的实训任务多,并且必须是“产学研”相结合。

为了达到课外实训和科技创新与毕业论文一体化,可进行如下设计:第一年主要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新兴趣,通过设置操作性的前置专业课和技术能力课来实现。第二年延续学生的兴趣,开展以实物作品为导向的项目式技术能力课,发现学生的特长,师生共同制定科研创新计划及毕业论文方案;生产实训与研究创新结合,保持学生旺盛的兴趣、求知创新欲。第三年安排与毕业论文相适应的顶岗实习岗位,在生产工作中验证以前的结果,在生产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的结果。这种方式必须确保学生的顶岗实习企业与前面两年学生形成的兴趣和创新创作有关,从而使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能够一边工作,一边利用生产过程进行创新探索。

课外实训和科技创新与毕业论文一体化模式的主要作用是:(1)促进“2+1”培养模式的开展。学生在前面二年已经完成了毕业论文的选题,并作了大量的研究,第三年就可以选择与选题方向一致的顶岗实习岗位,在实践中验证前两年课外实训与科研理论,在顶岗实习中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数据,并且利用生产过程的数据检验实验室得到的数据,使论文内容更充实、更有实际应用意义。这样学生在第三年顶岗实习过程中就既能安心工作,又能按时按质地完成毕业论文,保证“2+1”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2)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为了把课外实训和创新与毕业论文一体化,教学计划必须适应其要求,特别是专业课必须尽早开设,并由浅入深、由操作到理论再到科研探索、由强迫到自我要求地学习。为了达到此目的,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打破先基础后专业的体系,以能力培养为线进行设计,提倡“实操―理论―实操”的教学方式,重视实训,把实训课的比重提高至总课时的60%。从学生第一学期入学就开设操作性专业课,让学生学习真实作品的制作工艺。但是由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少,不能过于强调理论,应以操作为主,理论学习则由学生根据需要自学,教师只作方向指导,主要是培养专业兴趣。第二学期则设置一些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所有技术能力课程以真实作品制作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3)深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课内内容少而精,课外内容多而广”的“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动手实训,长时间纯粹的生产实训过程常常导致学生对相同操作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把“创新和科研”引入教学实训中。这就要求老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生产实训中形成毕业论文选题,寻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由他们设计项目计划,推动“教学做”一体化深入发展,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模式。(4)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大部分高职学生都喜欢操作,因此,高职教育要因势利导,从培养学生的操作开始。无论最后学生的作品质量如何,成果的存在都是学生未来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兴趣源泉。这样学生在学习其他专业课时,就会自觉要求按“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学习,可能会选择一个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方向,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自己鲜明的课外研究项目。课外科研促进了类似大学生挑战杯作品的形成,而大学生挑战杯的作品也促进了毕业论文水平的提高,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朱世强,闫金奎.密切校企合作做好工学结合[J].职业与教育,2008,(21).

[2]高教司等.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孟祥林.关于高职教育学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职业与教育,2006,(35).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