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弦歌起 修养无竟时

时间:2022-10-16 06:04:41

毕业弦歌起 修养无竟时

弟子学成,临行之时,作为师长赠语寄别,谆谆教诲、依依话别。毕业弦歌起,听大学校长们谈谈修养,别有一番教益。

研究是一种奋斗态度,希望诸位始终秉承卓越之追求,在勇攀高峰中成就梦想;研究是一种理性情怀,希望诸位始终秉承独立之判断,在厚德修身中走向成熟;研究是一种探索实践,希望诸位始终秉承求是之精神,在创新创业中实现价值。

――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

要忠于自我和内心,修身立世。人要忠于自我,但并不等于固执己见,而是以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面对生活。迈出校门后,你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挑战和诱惑,此时更要坚定自己的内心信仰,不迷失,不盲从,朝着自己的志向勤勉奋斗。要立德修身,只有不断完善人格修养,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熔炉中,不为世俗所累,不为功名羁绊,坚守道德底线,守望心灵家园。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

(浩然之气)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高悬的价值理想,它可以是我们行动时的一种思考、一种取向、一种精神境界、一种思维方式。在学习中,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坚持真理,敢于质疑,就是在践行“浩然之气”;在工作中,扎实肯干,刚毅执着,严于律己修身,做到知行合一,笃行而不倦,就是践行“浩然之气”;在与人交往时,忠心诚恳,真实不虚,宽宏大度,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品质,敢于抵制不良风气,就是在践行“浩然之气”。

――山东大学校长张荣

要保有一颗向善心。保有一颗向善心,不是怯懦,而是一种无上的智慧;要保有一颗求知心。保持求知的心态,就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通过实践来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汲取人民群众无上的智慧和力量;要保有一颗责任心。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需要懂得在压力或诱惑面前如何坚持原则与立场,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不屈从强势,更不做违心之事。

――云南大学校长林文勋

先贤把“立德”摆在“太上”之位置,现代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这二者是一脉相承的。明代学者高攀龙曰:“吾立于天地间,只思量做好人,乃第一要义。”我希望走出校门的你们,仍要把立德作为第一要义。“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中医学自古就有“有仁心,方得仁术”,“大医精诚”的古训,我希望你们走入社会后,能够常怀爱心,秉着一颗悬壶济世的心,不断丰富自身内涵修养,提升人格魅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

孔子也极为推崇《诗经》,并对它的美学价值与社会教育作用做了深刻生动的总结。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是让一个人有情怀、有格局;“观”是让一个人有洞察力和判断力;“群”是要有群体的意识和担当的精神;“怨”是要有独立思考和批判态度。可以说,以“兴、观、群、怨”这四个字为核心的儒家诗教对后世、直到当代,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几乎引申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

我坚信,改变从读书开始。读书的过程,就是再造生命的过程。“学问改变气质”,甚至“可以变换骨相”。读书让你放眼世界,视野不再狭隘;读书让你摆脱无知,思想不再空白;读书让你脱离低俗,精神不再空虚;读书让你才智迸发,梦想不再遥远。读完“大学之书”,你们的事业才刚刚起步,踏上毕业后的成长之路,更需要读书引领你的进步。

――第三军医大学校长罗长坤

你拿到了大学的毕业证书,不一定就代表你有文化。文化内涵到底意味着什么?我十分赞同这样一种诠释,那就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进一步诠释文化内涵,体现在人的外在形貌上,则是举手投足、音容笑貌和神态气质呈现出来的整体感觉。

――广东财经大学校长王华

上一篇:浅议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性格的养成 下一篇:Bang!科技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