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文说春晚

时间:2022-10-16 05:41:30

2012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正式地落下了帷幕,但是它带给我们的回味甚至是争议却依然没有结束。一年一度的春晚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今年春晚的背后是一个全新的导演团队。他们将如何评价自己的作品,春晚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干净

2012年春晚在一片欢腾中陪伴观众度过了除夕之夜。让观众惊喜的是,今年春晚没有插播广告,节目一直贯穿到底,以往节目中间播报贺电的环节也被取消。2012央视春晚的零广告零植入贺电赢得了观众的良好口碑,也被称为一届“最干净”的春晚。

记者:广告移除之后确实得到了很多正面的评价,您的看法呢?

哈文:其实,移除的这种决心和力度不是我哈文的,也不是我们春晚这个团队就能做到的,因为它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它是中央电视台的利益。那么,之所以台里能够下决心把这个东西拿掉,也是基于我们最初的观众摸底。当初,最大的意见就是关于春晚里的广告,包括软性广告和硬性广告。一年365天,364天都可以有,但是这一天,让老百姓高高兴兴地过个年,损失点钱又会怎么样?台里决定要这个口碑,给我们的任务就是做一台4个半小时干干净净、纯纯粹粹的、让老百姓满意的节目。

非议

与往年一样,2012年春晚刚落下帷幕就引来观众的热议,特别是一些演员在歌舞类节目中出现跑调唱错词的情况。

记者:我们看到了春晚现场有一些演员,甚至是专业歌手唱歌有跑冒滴漏现象,那大家就会质疑,这些问题完全可以在彩排期间处理掉么,为什么还会在最后一刻呈现呢?

哈文:你不上台,你永远无法知道上台时候的紧张。几亿双眼睛看着你的时候,你无形中给自己上了很多发条,会绷得很紧。我们今年所有的演员在这个过程当中全部都是真正的现场拾音,可能会出现一点小的偏差。在现场唱的过程中,其实我们也会纠结。如果你想呈现一个无比完美的,其实应该是还音。这个对的,因为这不是假唱,这也是人家的真唱,只是在录音棚里唱完之后的完美还音。这对观众来讲,视觉上和听觉上可能会舒服。但是,我们又觉得,它就是一个联欢晚会,就是大家在这儿来乐呵乐呵。你为什么要弄那么严肃的东西,为什么非要给大家强加那么大的压力?其实,直播的就是三十晚上和大家一块度过,一块守岁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定是真实的,一定是全程同步。其实联欢就是图一个乐儿,就是图大家在一起过年,我就觉得应该包容一些。追求真正的完美,那只能去听CD。有缺憾是真实的,这个真实的缺憾,我觉得它很美。

有一些观众指出,今年的春晚中语言类节目表现一般。小品相声从往年最高峰时的16个节目,缩减为今年的7个,是不是因为今年小品的作品水准不尽如人意呢?

记者:这次宋丹丹、陈佩斯、赵本山没有上,因此大家对小品的期待可能会格外多,这次小品很多又是年轻演员在演绎,似乎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哈文:我觉得留不留下印象,现在说还为时过早,好的作品是可以经过时间打磨的。实际上,语言类节目只有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才有,可是有多少人在做小品呢?小品没有市场,这就意味着语言类节目的创作本身就有瓶颈,过去那些帮着语言类创作的人已经不再做了。鼎盛时期,王朔、冯小刚都曾创作小品,但现在很多人都转行了,缺乏强有力的市场机制推动。所以,在春晚这个特殊的节点,挑起担子的难度本身就很大。与此同时,现在网络又那么发达,段子、笑话那么多,所以,当大家充满巨大期待的时候,很容易形成落差。而且,我觉得春晚这个节点,大家不是专注在看,而是吃着饭聊着天打着牌上着网哄着孩子打着麻将在看,等重播的时候,过些日子你再静下来看的时候,好与坏的评价才是最准的。

时隔一年,刘谦再次登上春晚表演魔术。

记者:网上反复有很多说法,说董卿是最大的托儿,为什么今天还知“托”而上呢?

哈文:是设计,因为联欢晚会不是像主题晚会那么正、那么严肃,它就是陪着老百姓的,让大家有点谈资。我理解的就是乐呵乐呵就行了呗。

创新

从1983年,央视举办第一届春晚以来,春晚已经走过了30个春秋。然而从最初的亿万人追捧,到现在年年受到非议,由哈文带领的这支年轻的春晚导演团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记者:当时接受任务是什么样的状况?

哈文:今年比较有趣,以往都是竞标,今年没有,台里直接找我们这个团队,直接任命。用我们总监的话,这叫“全新DNA”的置换。当时,我个人觉得挺意外的,因为我从来没想过我会去做春晚。我之前在财经频道也做娱乐节目。以前都是文艺中心在做春晚,我们不会有机会,所以很意外。但是意外之后,我们觉得从电视的职业理想来讲,那是一个制高点,是求新求变的一个很大的信号。我们是全新的团队,而且非常年轻,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对我们来讲,担子挺重的。

在广泛地听取各方意见之后,2012年春晚首先确定了“回家过大年”的主题,同时也赶上了央视春晚正好走过了30个年头,这样的主题又具有了一个新的含义。

记者:今年稍微有点不一样,原来如果说是团圆饭的话,今年还是生日宴。

哈文:其实,这就是个时间节点的问题,因为30年。30年对于一个人来讲,就是30而立的壮年。所以,我们今年所做的,一是对前面29年春晚的致敬。另外,龙年又是一个时间节点,龙年对中国人来讲非常不一样。我们是龙的传人,龙的精神一直在我们心里。所以,站在这两个时间节点上,我们选取了今年的主题――回家过大年。

记者:在回家过大年的主题下,2012年央视春晚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温暖祥和欢快喜庆的除夕夜晚。特别是在“春晚30年”的版块中,众多新老明星对往届春晚经典歌曲的演唱,给观众平添一份怀旧的温情,讲讲这方面的创作想法?

哈文:“致敬30年”中,我们就是以老带新来做,费翔之前的《冬天里的一把火》是由新人金美儿演唱,新人王珞丹和老人蔡国庆共同演唱《常回家看看》,新人吴秀波和老人韦唯共同演唱《爱的奉献》。最后,我们的父母看到费翔会觉得很亲切,但是我们的儿女看到王珞丹会很亲切,所谓“各取所需”。一方面是新的向老的致敬,另外一个概念就是满足大家不同的需要。

我们其实是在找共性。什么是共性?要满足所有人也不可能,大家共同反映的一个主题就是“好作品是硬道理”。春晚大家看什么?留下记忆的是什么?是好的节目。在这个理念下,我们想怎么用我们的框架把这些好节目弄到手。第一是征集,我们最先开了网络征集;第二筛选一批,从大家送来的作品里筛选;第三是定制一批,是一定要能体现导演意图的节目。

定制作品中,比如杨丽萍老师,那是我第一个就能想起来的人。之前有过接触,她对艺术的执着和认真,我们深深钦佩。我跟她说,你曾经留下过那么浓浓的一笔,像《雀之灵》《两棵树》等优秀的作品。那么,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上,你应该还有更好的作品出现。然后,她就开始打磨她的《雀之恋》。再比如刘欢老师,他已经8年没有上过春晚了。我跟他说,在“30年致敬”环节的最后,需要有一个强音来收,这个强音非你莫属。然后,他就把他自己创作的一首《大爱》奉献给了春晚30年。

记者:从选择您和您的团队,其实就是在创新,但是最后怎么展现出这个“新”呢?

哈文:我觉得看怎么理解“创新”了,创新如果是颠覆式的创造全新那也是创新,带来新意也是创新,我更多的是选择后者,就是突破而不突变。比如,韩庚的节目,过去在春晚上讲年俗,会用请年俗专家讲年俗或者是贴春联的方式。今年却在讲故事,是用动画片的方式给大家讲故事,用一个投影和一个人物的配合把除夕的传说讲出来了。

舞美

今年春晚中,陈奕迅与王菲对唱《因为爱情》,舞台充满了通过影像构造的花瓣,营造出浪漫而优雅的氛围;在杂技《空山竹语》中,影声光电的搭配营造出了美妙的竹林背景,令人身临其境――2012年春晚彻底改变了以往的舞台设置,美艳的舞美效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者:会不会出现形式美掩盖了思想性和艺术性?

哈文:我从来都觉得所有的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没有了内容,形式就没意义了。关于思想性,我觉得春节晚会就是陪伴大家过年的一道年夜饭,365天中的364天,我们都很辛苦,我们都很有思想,我们可不可以在年三十这天放松一下,不要再那么有思想了?我是这么理解的,所以我觉得在那一天可以让大家完全放松,让大家尽情地笑,尽情地听,尽情地议论,尽情地聊天――怎么都可以,因为那一天是属于我的。

完成

直到晚会直播结束后,也就是大年初一凌晨4点多,哈文才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记者:结束了电视方面的直播之后,有没有给自己打分?

哈文:其实,之前的几天,我设想过,演出结束的那一刻自己会不会激动得流泪?或者自己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但是,实际上那天很平静,我觉得就是完成了一项工作。从我个人的角度和我们团队的角度讲,就是8个字――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记者:很多人会问,如果明年春晚还找你,你还会上吗?

哈文:说真话,我不想再做了。

记者:是因为压力,因为非议,还是因为创作上的辛苦?

哈文:都不是,我是觉得这个过程投入得特别多,影响了我的生活。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我愿意过正常人的生活,我以家为天下。

上一篇:简单质朴也是一种幸福 下一篇:通胀之下,涨与不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