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为人师表的影响

时间:2022-10-16 05:19:33

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为人师表的影响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心理健康尤为重要。教师提高健康的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重视心理健康,不仅是自己良好的心理健康形成和完善的保证,更是千百万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

一、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

因为心境不好的教师很难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的冲动、烦躁、易怒情绪,就会导致学生处于焦虑、害怕的心理状态,学习效率也不可能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反之,教师心理健康,他的事业心就强,生活态度也会积极,在教学中就会想方设法,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生也会由于老师教法得当而积极地配合老师积极思考努力学习。教师这种健康的心理而导致对教学工作的积极情感,同时也会诱发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对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及学生接受与理解知识均有直接影响。

二、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教师的心理如果不健康,必对学生的行为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继而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去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这样,势必会激化师生间的矛盾,从而影响师生关系。时间一长,老师无论怎样循序教导,学生都会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对教育学生改正不良习惯无济于事。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指出: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病态,学生不良的心理病态就会出现难以收拾的局面。我们知道,如果一位老师当天情绪不佳,无意批评了一名学生,这位学生就有可能做出许多过激的反应,甚至有可能跳楼自杀。这种现象不仅说明学生的心理不够健康,更反映出教师的情绪化可酿成一场悲剧。如果学校的心理健康课上到位,教师的心理健康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说,学生能否得到及时恰当的引导和转变,最终决定于教师的心理状况。

三、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性格的发展

在学生阶段,学生的性格没有完全形成,教师是重要的参照物。特别是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低,不能辨别是非,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性格,容易崇拜模仿。一个教师的心理若不健康,定会影响学生不正常心理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进而影响社会,其危害是不可估计的。谁都希望自己周围的人心理是健康的,因为“心病亦传染”。与心理健康的人生活在一起,会使人们的心理也健康。学生每天和教师在一起生活学习,他们需要心理健康的教师。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不然教师由于心理不健康而会对学生行为做出失误判断,做出失误惩罚。由于这种处理事情不当,处事不公、乱用权利的做法必会与学生之间形成敌视和对抗。学生长时间心理不服,就会导致偏激行为。这种心理问题,将影响到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看法,造成其性格上的缺陷。总之,教师若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就必须高度重视心理健康。衷心期待我们的教师能拥有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上一篇:体育类高校生UPI心理健康研究 下一篇: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科创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