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黄芪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

时间:2022-10-16 05:10:20

试论黄芪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

DOI:10.16658/ki.1672-4062.2016.18.022

[摘要] 目的 试论黄芪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这期间所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安慰剂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黄芪治疗。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的24 h尿UA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由(167.54±63.25)mg变成了(98.26±55.42)mg;而对照组由(167.34±63.25)mg变成了(124.36±54.26)mg,实验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黄芪;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9(b)-0022-02

糖尿病中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就是糖尿病肾病(DN),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若不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就会使其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衰竭[1]。造成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的机制是多种因素的,不仅与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还与患者蛋白非酶糖化作用、细胞因子的作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等各种因素有关[2]。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过程中,多是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对患者的血压、饮食、血糖等多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者是延缓患者蛋白尿的产生,从而减少对患者肾功能的损害[3]。中药黄芪主要的功效就是补脾益肾、益气升阳,有相关研究表明,黄芪能够有效地调理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患者肾小球率过滤,减少患者通透性蛋白尿以及微量白蛋白[4]。为此,该院也就黄芪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降低尿微量白蛋白(UAE)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这期间所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7.6±7.25)岁,空腹血糖(7.32±0.25)mmol/L,餐后血糖为(11.45±0.43)mmol/L,收缩压为(22.24±1.67)kPa,舒张压为(14.25±0.17)kPa,24 h尿微量白蛋白为(167.54±63.25)mg;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46.9±7.42)岁,空腹血糖(7.33±0.24)mmol/L,餐后血糖为(11.34±0.39)mmol/L,收缩压为(22.14±1.55)kPa,舒张压为(14.19±0.15)kPa,24 h尿微量白蛋白为(167.34±63.235)mg。经过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收缩压、舒张压、4 h尿微量白蛋白等基本资料,发现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安慰剂治疗,给予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药物进行常规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黄芪治疗,给予患者黄芪注射液,用量为4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对患者进行1疗程的治疗,4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指标

在两组患者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压(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 0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的24 h尿UAE并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在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由(167.54±63.25)mg变成了(98.26±55.42)mg;而对照组由(167.34±63.25)mg变成了(124.36±54.26)mg,实验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中较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24 h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的敏感指标,能够预示着患者临床糖尿肾病的发生和发展[5]。蛋白尿所引起的肾小球改变极有可能会造成滤过屏障出现选择性的永久丧失,大量的血浆蛋白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滤过,从而就会导致患者肾小球硬化,降低患者尿白蛋白作用,延缓病情的发展[6]。因此,在治疗糖尿肾病患者的过程中,降低患者尿白蛋白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中药黄芪味甘、性温,主要成分就是多种氨基酸、黄茂多糖、叶酸、生物碱以及多种的微量元素,经过相关物理实验研究证明,黄芪能够有效地调节患者抗氧自由基、机体免疫功能,提升患者的血浆白蛋白,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黄芪具有较多的微量元素硒,而糖尿病肾病患者又缺少元素硒,使患者的机体免受氧化功能受到损害,而将黄芪应用到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不仅能保护患者机体免受氧化功能,还能加强某些非酶类自由基清除剂的抗氧化作用,所以,在该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24 h尿UAE降低程度才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这是因为黄芪通过这些作用,保护了患者肾小球基地膜的电荷以及机械屏障,从而就降低了尿微量尿白蛋白的作用。黄芪除了上述作用之外,还可以通过影响患者肾脏NO合成,改善患者早期的肾血流动力学异常,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糖尿病患者再起的肾脏高灌注以及高滤过状态。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过程中,已知内皮素(ET)对患者局部血流动力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糖尿病肾病患者ET、UAE排出量有着明显的提升,糖尿病患者肾病严重程度也就会明显的提升,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过程中应用黄芪,就能通过降低血浆中的ET含量,从而改善患者肾血流出现的异常情况,降低患者尿微量尿白蛋白的作用,缓解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再加上糖尿病肾病患者病理的形成和氧自由基以及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而黄芪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因此,将黄芪应用到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升治疗的效果,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中药黄芪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喜瑞,李文星,史兰君.黄芪注射液联合阿魏酸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10(7):894-895.

[2] 宋晓龙, 宋俊, 倪其猛,等. 银杏达莫与黄芪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及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陕西中医, 2011, 32(12):1587-1589.

[3] 石国柱,林姗姗.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5, 29(2):111-113.

[4] 谢日升,徐文伟,梁彩云,等.硫辛酸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新中医, 2015,24(7):105-107.

[5] 刘星星,孟晓,刘斌.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9):311-315.

[6] 左志煌,邓三宁,吴雪艳,等.654-2与黄芪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2,24(2):244-245.

(收稿日期:2016-06-28)

上一篇:鹤峰县茶叶标准化创建项目推进措施及成效 下一篇: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