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分析及治疗措施探讨

时间:2022-10-16 03:40:4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分析及治疗措施探讨

【摘要】目的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电图特征和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到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心电图特征,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0例给予维拉帕米,B组40例给予三磷腺苷(ATP),必要时辅助以直流电复律或者导管消融术辅助治疗。结果A组缓解率明显高于B组(P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治疗;维拉帕米;三磷腺苷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SVT)简称为室上速。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各导联可见一系列快速、匀齐之QRS-T波群,P波不清楚或者无p波,QRS呈室上性,频率为150-250次,常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1]。本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2月到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心电图特征,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2月到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实用内科学》(第四版)中PVST诊断标准确诊[2],通过体格检查、胸片、心电图以及结合病史排除不稳定心绞痛、严重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急性袭击梗死缓则,其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年龄38岁-76岁,平均年龄57.2±9.4岁,病程1h-28年,平均15.2±6.7年。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突发和心悸,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胸闷、头昏、无力、呼吸困难、恶心、昏厥等。80例患者中首次发病28例,多次发病52例,合并高血压患者32例,合并冠心病12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在知情条件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心电图特征及诊断临床上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主要依据心电图检查结果,其主要的特征为:心率150-250次/min且节律整齐;QRS波的时限、形态均正常,患者伴有束支传导阻滞或者室内差异性传导时QRS波的时限和形态可出现异常;逆行P波位于QRS波群内或者终末部;常由室性早搏触发突然发作且可下传的PR间期明显延长[3]。

1.3治疗方法A、B两组患者同时给予吸氧、心电图监护、钾镁合剂以及活血化瘀要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B组患者给予三磷酸腺苷(ATP),快速静脉注射,首次剂量为8-10mg,将其加入到适量生理盐水中静脉推注,在5s内推注完,首次治疗无效患者增加剂量12-15mg行静脉推注,若治疗依旧无效则给予其2.5mg维拉帕米静脉注射。A组给予5mg维拉帕米加入适量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观察患者室上速缓解情况。给予患者0.125-0.25mg/d地高辛、60-120mg/d长效地尔硫卓(分2次服用)、100-200mg/d普罗帕酮(分3次服用)治疗预防复发。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一旦出现心绞痛、低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者药物治疗无效时给予患者直流电复律治疗,必要时可行导管消融术。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

2结果

A组患者室上速缓解率100%,B组室上速缓解率为8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P

3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快速性心律失常,机制为折返,分为心房折返性、窦房折返性、房室结折返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临床主要表现为房室结折返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约为90%。该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多数患者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反复发作且突然发作突然停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致。患者的临床症状轻重和心动过速发作时心室率的快慢、持续时间、是否存在基础心脏病以及其严重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4]。

临床治疗可以采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颈动脉窦按摩、面部浸水、刺激咽喉部迷走神经反射等方法,药物治疗首选维拉帕米和腺苷,其次为硫酸镁、普罗帕酮、洋地黄等。其上治疗主要是暂时性缓解症状,预防复发还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最终的治愈方法为射频消融。

维拉帕米为第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为Ca2+内流抑制剂,减低动作电位0相后期以及2相复极速度,通过抑制房室结和窦房结Ca2+内流,降低窦房结自律性,房室结传导速度变缓,ERP延长,中指经房室结折返的心动过速,减慢心室率。三磷酸腺苷在进入人体之后立即经过酶解反应生成腺苷,减慢房室结传导,阻断房室折返,半衰期极端,迅速被红细胞摄取,由此,其作用时间短[5]。

结合本研究结果,笔者认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维拉帕米疗效优于三磷酸腺苷,剂量小且无不良反应,经济、便宜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在辅以直流电复律或者导管消融术能有效的缓解病情。

参考文献

[1]张志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治疗措施[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6):633.

[2]刘玉平.浅谈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J].中外健康文摘,2013,(2).

[3]熊大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135-136.

[4]朱明辉,黎靖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7):99-101.

[5]蔚变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9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12):1316-1317.

上一篇:保健营养在慢性乙肝中的作用 下一篇: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120例临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