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探究教学模式及其运用

时间:2022-10-16 02:57:53

生物课堂探究教学模式及其运用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探索获得知识技能,使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和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和实践性,更加强调和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本文就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浅谈如下:

一、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1.培养探究意识。生物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包含有许多文化知识和科学原理。要想让学生接受生物知识,就必须深入地进行学习,而深入探究,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探究性学习能教会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的能力得以提高。

3.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运用探究性学习,可以把教学内容高质量的教材化,而在教学方法上有讨论、分组学习、互动交流等,这些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4.培养合作精神。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要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形成统一认识,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二、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以学生探究性精神和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过程。操作程序为:“定向——探究——评价”三个环节。

1.定向。师生共同确定学习和训练的重点、难点,明确学习方向。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经过疏导和归纳,对学生提出具体的目标。同时,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形成强烈的达标意向。

在定向环节中,教师活动要体现在:(1)创设情境。教师把创设最佳的学习精神状态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要以真挚饱满的情感投入教学,注重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语言的情感化。教师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游戏、音乐、多媒体等多种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明确学习目标。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什么内容,运用什么方法学习,达到什么要求。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达成的要求,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加工成中心问题,并以自学提纲形式出示,让学生自主尝试。

在定向环节中,学生活动要体现在:(1)激发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情感。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从原认知结构中提取的与新知相关的旧知,并建立和谐的联系,学生初步了解旧知识和新知识的感情材料,引发求知欲,开启情感之门。(2)发现性学习。学生根据达标要求,有目的的选择有效的学习内容,自觉主动地去分析教材、发现问题并进行综合整理,将教材内容加工成若干问题,自定学习目标,与师生共同商讨。

2.探究。这是根据确定的学习目标,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它包括学生个体自主探究、小组相互探讨、集体相互交流和师生相互释疑等自主探究性的方式,学生通过探究、独立思考、自主感悟与获取知识,掌握了学习策略性的方法。教师创造性地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质疑”,激励学生“超越”,调动学生“选择”,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探究环节中,教师活动要体现在:(1)教师的主导性。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者过渡到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进而成为学生活动的鼓励者。当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适当启发点拨、归纳小结,引发学生寻找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的最佳结合点,充分挖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潜力,从而形成教师与学生相互协作的新型师生关系。(2)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还要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创设平等、和谐、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求异,敢于争辩。

在探究环节中,学生活动要体现在:(1)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的学不在于寻求什么结论,而在于展示“我是怎样寻找这个结论”的过程、展示思维过程,探索过程的独特性、层次性和创造性,表现出超越自我、超越别人的一种潜在意识和能力,体现出一定的独特方法,呈现出自主性的发展趋势。(2)个体自主探究,学生根据自学提纲,主动学习,边谈边想,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比较、联想与归纳,达到解疑的目的。(3)小组相互探讨,在个体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小组相互质疑问难,交流自学情况,敢于质疑,敢于辩论,敢于“挑战”,从而促使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3.评价。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评价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培养学生渴求新知的动机,强化学生竞争的意识;评价方式,有教师自评、学生自评、师生共评等;评价内容,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成果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本身;评价要求,致力于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迅速转化为能力。

在评价环节中,教师活动体现在:(1)对学生实施积极的和适度的鼓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对学习过程出现差错的学生,以宽容、谅解、和蔼的态度对待,允许再“想一想”,即使是重复别人的正确答案,也给以肯定。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2)分层次评价,从实际出发,因人施评,鼓励不同水平的学生及其小组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快的进步。

在评价环节,学生活动体现在:(1)学生参与的状态,学生在课堂上热情饱满,注意力集中,师生双向交流,教与学和偕共振。(2)学生参与的广度,学生应人人参与评价,自由地发表评价意见,充分体会成就感,从而提高自我评价的信心。

上一篇:论高校大学生自治组织的现状及问题解决 下一篇:关于网上购物物流服务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