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之有方,导之有术

时间:2022-10-16 02:27:15

摘 要:构建高效的中职课堂,既需要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也需要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引导。中职电子电工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不但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样还要在教学中注重发展其实践能力,因此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组织教学。从备、导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如何通过“备导整合”构建高效课堂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中职电子电工;备课;引导

在中职教育中,电子电工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特征都比较显著的学科,既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信息,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的提前预设与课堂的动态生成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备之有方,导之有术。意指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课前的精心准备与课中的有效引导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如何备课可谓之有“方”?怎样引导才能称之为有“术”?本文结合电子电工专业特点,对“备导整合”构建高效中职专业课堂进行了认真思考与研究。

一、备之有方

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生相比,存在一定不足,如认知能力差、基础知识不扎实等,但同样他们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如思维活跃,有较强的模仿和领悟力,对当前一些轻松的热点与焦点话题了解得更多,等等。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中职专业学生的现实情况,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细化教学内容,形成版块化教学,每个版块由预习到讲解再到学生理解控制在20分钟内,然后穿插一些轻松的话题,如时政新闻、寓言故事等,调节学生情绪,再进入接下来的版块。一节课只讲两至三个知识点,消减学生的课堂压力。

以“交流电相量表示法”一课为例,由于该节内容复杂,又涉及画图、几何运算等多方面知识,所以课前要让学生自己预习,制订预习提纲,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这样讲解起来他们就不会觉得很突兀。上课后5分钟内,让学生先“热身”,即按照预习提纲去书本上找相关内容,不强调学生是否理解,只要找到即可,做好标记然后进入授课阶段。将“相量图表示法”作为第一版块,通过预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其步骤,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一起阅读加强印象,并可以鼓励一到两名学生进行板书,教师对照步骤边画、边演示、边讲解;进入第二版块教学,教师给出两个例题,让学生将相量图准确画出,与第一版块共用时15分钟。然后是学生练习时间,五道练习题,分别邀请五名学生进行现场板书演示,其他学生在台下同步进行,教师进行巡回指导。教学至此,学生略感紧张与单调,教师以幽默风趣的点评调节课堂气氛,然后进入“相量加法”版块,再通过自然衔接,无痕转入到“相量减法”版块,最后为学生布置作业,整个教学完成。从学生课后作业情况来看,这种课堂设计效果良好,收获颇丰。

二、导之有术

1.启发式引导

面对专业性很强的知识,学生有时会摸不着头脑,不知怎样学习,也不知怎样思考,这时需要教师给予启发性引导,可以通过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还可以通过假设结论让他们主动去探索求证,让他们的学习更具方向感和针对性。如在学习“安全用电”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从电的危害这个“反面”进行启发:电能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多媒体播放几例电气事故)同学们想一想,这些事故的原因在哪里?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触电伤害程度?从与“安全”用电截然相反的问题入手,学生的头脑中先形成用电“不安全”会造成诸多危害的印象,那么“怎样用电才是安全的”这一想法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带着这种目的性很强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很快就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2.探究性引导

当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与能力之后,如何让他们去进行自主探究,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不断的发现与解决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成为关键,教师此时给予学生探究性引导非常重要。如在学习“射极输出器测量”时,进入实验阶段后,学生按照操作步骤将输入、输出的电阻以及电压放大倍数的实验数据检测出后,教师进行探究性引导:

(1)IC、IB、IE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后发现三者存在着“IE=IC+IB”的关系。通过分析该实验与三极管原理结论相同。

(2)三极管发射极表态电位VE与集电极表态电位VC存在怎样的关系?

两者差在0.7 V左右。

(3)三极管在交流状态时发射极表态电位Vo与集电极静态电位Vi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几乎相等。

(4)为什么会出现几乎相等的情况?

此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最后达成统一结论,从输入回路交流通路中可以发现:

Av=Vo/Vi=Vo(Vbe+Vo)≈1

(5)是否能够从中将射极输出器特点总结出来?

学生讨论后认为:从已测数据中可以得到射极输出器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同相。

以问题为引,让学生逐渐深入探究,最终自己得出结论,不但能够让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心理得到满足,还能够让他们享受到自主探究的乐趣,在不断的成功中建立起强大的自信。

如同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无法分割的整体一样,中职电子电工专业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但要“备有方”,更要“导有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科学备课与合理引导同样重要,只有通过两者的优化整合,才能够让学生在专业性很强的电子电工学习中夯实专业基础,学会独立思考,并在实践中实现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甘宏波.浅谈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学生的专业见习在其中职教育中的利与弊[J].卷宗,2015,5(06):152.

[2]张翔.中职电子电工专业的有效教学方法探讨[J].俪人:教师,2015(14):174.

上一篇: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要点分... 下一篇:提高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效果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