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斯特和他的《追忆似水年华》

时间:2022-10-16 02:20:44

马尔塞勒•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文学的扛鼎之作,以创新著称,是作家穷尽一生所完成的作品。可以说,《追忆似水年华》的出现,标志着法国传统小说的终结和现代小说的兴起,也因此,马尔塞勒•普鲁斯特被称作是一个“不出世”(“不出世”指一个世纪里可能还出现不了一个)的作家。

马尔塞勒•普鲁斯特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一位现代主义作家,也是二十世纪初期法国的意识流小说家。他一生体弱多病,颠沛流离,。普鲁斯特的母亲是法国的一个波旁贵族的后裔,出身富有的犹太家庭,在童年普鲁斯特的眼中,她是十全十美的形象,普鲁斯特的外表及精神都显著带有犹太种族的特点。父亲是一个城市新兴市民阶层中的一员,是著名的医学教授,普鲁斯特从他那里继承了对科学的爱好,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在文学描写中力求科学般精确的求实精神。因为良好的社会交际和语言能力,以及母系家族生活的奢华和豪逸,普鲁特斯得以穿梭于两个城市阶层,体验到了王公贵族与市民阶层的各种不同活跃而又戏剧性的生活层面。普鲁斯特从小特别依赖他的母亲,而且比较敏感,对身边的环境和事物观察细致,正是得益于无微不至的观察才能和洞悉世事的直觉能力,普鲁斯特在父母双亡后身体更不如以前,且患有严重气喘,不能接触屋外的空气,一个人在公寓里闭门不出,用了十四年监狱式的生活回忆一生,并写出了近三百万字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璀璨而迷人,高贵而从容,令人迷醉而又谈完的心理文学著作。

《追忆似水年华》共分七部,分别是《在斯万家那边》,《在风华正茂的少女们身旁》,《盖尔芒特家那边》,《索多姆和戈摩尔》,《女囚》,《女逃亡者》,《重现的时光》,作者生前只出版了四部,其余各部均在其死后出版。

普鲁斯特天生聪慧敏锐,对大自然的美与人的心灵美有极强的感受能力,小时候的普鲁斯特就立志写作,面对某种情景时,他感到必须用文字将其记述下来,将某种囚禁在其中的真谛释放出来。长大后的普鲁斯特一直想找到一部小说的主题,这个主题要与那些曾经给了他美妙欢乐的小说主题相似,但是他立刻感到无能为力。虽然这样,但普鲁斯特依旧用笔记下外在事物带给他的感受。普鲁斯特一直过着游手好闲的日子,家人希望他可以有所作为,普鲁斯特也希望自己能够写出好的作品。于是,在1896年普鲁斯特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著作《欢乐与旧约》,后来又继续发表过一些文章,都没有获得很大成功,但是,其中的许多题材,后来都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出现,例如在《欢乐与旧约》中垂死的巴勒达萨尔•西勒旺德要求他钟情的年轻公主陪他几个小时,但是公主不愿意放弃一次享乐的机会,拒绝了他的要求;在《追忆似水年华》中,病入膏肓的斯万向盖芒特公爵倾诉了自己的忧虑,公爵夫人根本不予理会,照旧出发去参加舞会。直至双亲去世后,普鲁斯特的精神受到很大刺激,他一直后悔自己没有写出好的作品来,让父母失望了,这是这种感情给了他写这部伟大著作的力量和将作品写好的顽强意志。于是,从1906年到1922年,他陆续写出了《追忆似水年华》这部巨著,然后成了享誉全球的作家,革新了小说艺术的“发明家”。

小说以回忆的形式对往事作了回顾,有童年的回忆、家庭生活、初恋与失恋、历史事件的观察、以及对艺术的见解和对时空的认识等等。时间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作者凭着智慧和想象力,使时间变得具体、生动、完美。它就像一首由多种主题构成的交响乐,爱情、嫉妒、死亡、回忆、时光,时而交叉重叠在一起,时而又游离开来,然而在宏观上,整个作品浑然一体,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被公认为是文学创作的一次新的尝试,他是通过现时的味觉,嗅觉,触觉去寻找逝去的时光,使往昔复活,诗往昔永存。通过回忆重建逝去的印象,开发一个已达成熟期的人的记忆这个巨大的宝藏,将他的回忆变成艺术品,使永恒的时光神奇地显现出来,这就是普鲁斯特所创造的奇迹。这种创作方法,现在被人们成为“意识流”。大家公认的意识流写作方法的“开山鼻祖 ”是普鲁斯特,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沃尔夫和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部《在赛万家那边》发表于1913年,比沃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都要早,所以这三位“开山鼻祖”中普鲁斯特是老大。

意识流手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打破传统叙述中的时间直线,延续性的方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处理时间,将客观的,科学的时间,变成人们内心中的主观时间感觉,,即将自己感受的时间概念反映在作品中。存在主义大师,法国作家让保尔•萨特在《福克纳小说中的时间》文中指出,这些意识流作家“有的把过去和未来去掉,让时间只剩下对于片刻的纯粹本能知觉;有的人,如巴索斯,把时间作为一种局限的机械的记忆,普鲁斯特和福克纳,则干脆把时间斩了首••••••”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时序被打乱,直线序被破坏,但又不是单纯的逆时序(如人们常说的倒叙),而是多级的复合变化,可以说是近乎无时序。作者把对往昔的回忆与现实联系在一起,又与对未来的思考联系在一起,整部小说给人以“节奏近乎零”。 普鲁斯特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就是让记忆重现,这种重现不是简单的追忆、回忆往事,而是复活,是往事完全的复活,我们的一切感觉器官所感觉到的,一切心灵上的感受,以及心情、心境,都和当年往事正在发生时毫无二致。对于追求情节的读者,阅读普鲁斯特的作品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期望,因为作家对时间的处理是放射状的。写一个晚会,洋洋洒洒一百多页,但只有百分之四十的篇幅是写晚会本身的,其余百分之六十的篇幅是写与晚会并无直接关系的东西,回忆,想象,议论,描写,心理分析任意驰骋,过去,现在与未来从横交错。叙事文字被这一切形成的大海所淹没。一百多页过去了,晚会还没有结束。此外,《追忆似水年华》中还有大量篇幅是对幻觉的描写,作者对幻境的描写惟妙惟肖,具有无比的艺术魅力。

有人说,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之所以留世并被广泛阅读,其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那盖世绝伦的叙述叙述语言,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普鲁斯特在小说中所应用的叙述语言并非以华丽见长,但在其字里行间里,我们却可以感受到其语句的和谐,以及其对文体娴熟的驾驭能力。他喜欢使用复合的长句一个句子中包含有几个附属句,冗长与琐碎也就成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复句使一个人的内心和外表同时在一个时间表现出来。这些使得他笔下的人物无不熠熠生辉,其人物叙述语言或俗或雅,或俊或俏,个性十分鲜明。

《追忆似水年华》整部小说的中心题目就是“时间”,以时间这个题目开始(从一杯茶中涌现出一个世界),最后又以时间这个题目结束(如果能留给我足够的时间让我完成这个作品••••••在这些年年岁岁中,又加入了那么多的日子••••••)。最后,普鲁斯特通过这种形式踏入了唯一的现实的岁月,即艺术的岁月。他决心写一部书,以艺术的形式――唯一永久的形式――将往昔固定下来,这也就等于寻回了逝去的时光,到这里,他在艺术中找到了幸福的绝对存在,小说也就与小说家的生平融为一体。普鲁斯特通过《追忆似水流年》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也成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他在艺术中找到了幸福,艺术也成就了他。

作者简介:

赵炳森,辽宁辽中,1994.12.12,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张璐璐,辽宁本溪,1992.08.27,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孙小竹,辽宁庄河,1993.09.01,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上一篇:关于水墨动画片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用《爱的艺术》解读悲剧人物美狄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