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药剂人员合理用药知识,从而降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时间:2022-10-16 12:57:39

强化药剂人员合理用药知识,从而降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摘要:合理用药的概念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剂量,按合理的时间间隔完成正确的疗程,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目前,对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原理的研究处于发展阶段,有些新药的不良反应还有待于临床的密切观察,为了尽可能避免药物应用的不合理现象,要求药剂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知识,还要做到思想重视,精力集中,在调剂发放药品时要做到认真查对各种药品的配伍禁忌。熟练掌握药理学基础知识及临床合理配伍用药知识,积累临床用药经验也是一个药剂人员必须做到的。

关键词:强化药剂合理用药知识降低药源性疾病发生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159-02

合理用药的概念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剂量,按合理的时间间隔完成正确的疗程,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

1合理用药基本要素

其基本要素包括:安全性,作为诊断、预防、治疗疾病的药物,由于其特殊的药理、生理作用而具有两重性,即有效性和不安全性,包括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等;有效性,“药到病除”是

药物的治疗目的;经济性,尽可能少的药费支出换取尽可能大的治疗收益,合理使用有限医疗卫生资源,减轻患者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2合理用药的条件

2.1药物的选择。用药合理与否,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在选择用药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①是否有用药的必要。在可用可不用的情况下无需用药。②若必须用药,就应考虑疗效问题。为尽快治愈病人,在可供选择的同类药物中,应首选疗效最好的药。③药物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的轻重权衡。大多数药物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副作用或其他不良反应,以及耐药、成瘾等。一般来说,应尽可能选择对病人有益无害或益多害少的药物,因此在用药时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防止滥用药物。④联合用药问题。联合用药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增加,称为协同作用;也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减弱,称为拮抗作用。提高治疗效应,减弱毒副反应是联合用药的目的,反之,治疗效应降低,毒副反应加大,是联合用药不当所致会对患者产生有害反应。

2.2制剂的选择。同一药物、同一剂量、不同的制剂会引起不同的药物效应,这是因为制造工艺不同导致了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制剂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

2.3剂量的选择。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通常采用最小有效量与达到最大治疗作用但尚未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之间的那一部分剂量作为常用量。临床所规定的常用量一般是指成人(18~60岁)的平均剂量,但对药物的反应因人而异。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遗传因素等对用药剂量都有影响。小儿所需剂量较小,一般可根据年龄、体重、体表面积按成人剂量折算。老人的药物可按成人剂量酌减。另外,对于体弱、营养差、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量也应相应减少。

2.4给药途径的选择。不同给药途径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与疗效关系密切。如硫酸镁注射给药产生镇静作用,而口服给药则导泻。各种给药方法都有其特点,临床主要根据病人情况和药物特点来选择。①口服。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具有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适用于大多数药物和病人;主要缺点是吸收缓慢而不规则,药物可刺激胃肠道,在到达全身循环之前又可在肝内部分破坏,也不适用于昏迷、呕吐及婴幼儿、精神病等病人。②直肠给药。主要适用于易受胃肠液破坏或口服易引起恶心、呕吐等少数药物,如水合氯醛,但使用不便,吸收受限,故不常用。③舌下给药。只适合于少数用量较小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片剂舌下给药治疗心绞痛,可避免胃肠道酸、碱、酶的破坏,吸收迅速,奏效快。④注射给药。具有吸收迅速而完全、疗效确实可靠等优点。皮下注射吸收均匀缓慢,药效持久,但注射药液量少(1~2毫升),并能引起局部疼痛及刺激,故使用受限;因肌肉组织有丰富的血管网,故肌肉注射吸收较皮下为快,药物的水溶液、混悬液或油制剂均可采用,刺激性药物亦宜选用肌注;静脉注射可使药物迅速、直接、全部入血浆生效,特别适用于危重病人,但静脉注射只能使用药物的水溶液,要求较高,较易发生不良反应,有一定的危险性,故需慎用。⑤吸入法给药。适用于挥发性或气体药物,如吸入性全身。⑥局部表面给药。如擦涂、滴眼、喷雾、湿敷等,主要目的是在局部发挥作用。

2.5给药时间间隔、用药时间及疗程的选择。适当的给药时间间隔是维持血药浓度稳定、保证药物无毒而有效的必要条件。给药时间间隔太长,不能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间隔过短可能会使药物在体内过量,甚至引起中毒。根据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规律,以药物血浆半衰期为时间间隔恒速恒量给药,4~6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可达稳态。实际应用中,大多数药物是每日给药3~4次,只有特殊药物在特殊情况下才规定特殊的给药间隔,如洋地黄类药物。对于一些代谢较快的药物可由静脉滴注维持血药浓度恒定,如去甲肾上腺素、催产素等。对于一些受机体生物节律影响的药物应按其节律规定用药时间,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根据激素清晨分泌最高的特点,选定每日清晨给药以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

药物的服用时间应根据具体药物而定。易受胃酸影响的药物应饭前服,如抗酸药;易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而镇静催眠药应睡前服,以利其发挥药效,适时入睡。疗程的长短应视病情而定,一般在症状消失后即可停药,但慢性疾病需长期用药者,应根据规定疗程给药,如抗结核药一般应至少连续应用半年至一年以上。另外,疗程长短还应根据药物毒性大小而定,如抗癌药物应采用间歇疗法给药。

3讨论

药物治疗疾病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而合理用药是提高疗效、防止不良反应的重要保证。随着药物品种、数量的增加,所致药源性疾病发生率也逐年上升,因此,药物的合理使用越来越引起药剂人员的重视。据有关资料调查,大多数医院对住院患者的药物使用基本上有两种形式,一是,采取中心摆药制度;二是,由科室集中领药。不论是那种形式,其方法都是由药剂人员来调剂药品分发。再由各科室护士发放到每个患者手中,或者是由护士直接监督每个患者服到口中。因此,强化每一位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掌握合理用药知识,尤其是做为一个药剂人员,熟练掌握合理用药知识,认真调剂,将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药源性疾病发生率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中西药配伍两种或是两种以上联合用药的现象极其普遍,有的患者有时要将七八种药品一口吞下。但是,并非联合用药都是有益无害,不能忽视药物相互作用。有些药物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不理想,可能造成治疗的失败,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例如:地高辛与六神丸配伍用,六神丸中含有蟾酥,而蟾酥为复杂的强心作用的固醇混合物,故具有与洋地黄相似的强心作用。虽强心作用不强,但易引起心率紊乱,两药并用更易导致洋地黄中毒。再如,硫酸亚铁与牛黄解毒片配伍用,因牛黄解毒片中含有雄黄,而雄黄的化学成份为硫化砷,与硫酸亚铁可生成硫代砷酸盐,而降低疗效等。类似这样的配伍用药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物的给药时间也是影响药物治疗疗效目的及其药物特性。有饭后、饭前、睡前、必要时等不同给药时间。

近年来,时间药理学的发展对药物应用的最佳时间提出新的要求。已知人体各种生理活动如体温、呼吸、内分泌、尿钾排泄等表现出昼夜节律,药物作用也常呈现昼夜节律,这是由于药物吸收、代谢和排泄速率中任何一因素的昼夜节律都会影响药物效应。如根据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昼夜节律来安排皮质激素给药时间,可减轻药物抑制垂体的副作用,茶碱类药物在白天活动期吸收完全,夜间静息期吸收缓慢。药物治疗配合这种节律进行,可获得最大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目前,对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原理的研究处于发展阶段,有些新药的不良反应还有待于临床的密切观察,为了尽可能避免药物应用的不合理现象,要求药剂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知识,还要做到思想重视,精力集中,在调剂发放药品时要做到认真查对各种药品的配伍禁忌。熟练掌握药理学基础知识及临床合理配伍用药知识,积累临床用药经验也是一个药剂人员必须做到的。

上一篇: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运用多种方法才能解决教学中的困难